諸葛亮為什麼選擇劉備,就因為三顧茅廬嗎?

時間 2021-05-30 20:31:38

1樓:歷史環遊記

還是先說一下歷史上這件事情大概是個怎麼回事。劉備本來是在北方參與了當時的混戰,後來他實際上是鬥不過曹操,於是就南下到了荊州,在荊州一待就待了七年。

荊州刺史劉表對劉備不錯,但是也提防著劉備,因為劉備人緣太好了,他在荊州待著,就有好多人都想著要投奔劉備,劉表就覺得對自己是乙個威脅。

但是如果我們仔細把史料梳理一下的話,會發現願意追隨劉備的,大概是哪些人呢?其實基本上是一些鬱鬱不得志的人。

當時荊州是這樣乙個狀況,北方戰亂,很多人就待不下去,流亡到荊州來。荊州本土也有一些大家族,本土的大家族肯定是支援劉表不喜歡劉備的,因為他們也沒有什麼太大的野心,基本上想的就是我在本地的特權地位不要受到影響。

像劉表這樣乙個沒有野心的荊州牧,對於他們來說,剛好是乙個特別好的領導,等到劉表去世了,他們也想了,反正北方誰是強權,我們就認誰是統治者就完了,你不要影響我的地位就行。像什麼蔡瑁,還有蒯氏、黃氏、旁氏,這個都是荊州的大家族,他們就這麼想的。

另外還有一些,就是北邊逃過來的大家族,如果說他們很有野心的話,他們也就不會逃到荊州長期窩著了。野心比較大的,像曹操身邊有個很有名的謀士叫荀攸,荀攸在荊州待了時間不長,他就回到北方,跟著曹操一塊創業去了。一直留在荊州的,心態上都是比較求穩的。

《三國演義》裡面也提到其中一些人,比如說什麼潁川石廣元、博陵崔州平、汝南孟公威,這些人都是諸葛亮的朋友,《三國演義》把他們寫成了是高潔的隱士,所以劉備請他們出山他們不願意。其實不是,他們就是出身很好,但是人生也沒有特別大的追求,想著我能夠做乙個郡守、刺史,差不多也就滿足了。對於劉備這種創業團隊,他們沒有什麼興趣。

當然作為有文化教養的人,他們也不會把這種不滿、把這種不客氣擺在臉上,所以都是婉拒劉備。

劉備比較容易吸引到的是什麼樣的人?比如說像徐庶,史書上對他介紹說他是單家子,這個單家就表示家族人單勢孤,不是什麼大家族。《三國演義》就把單家子理解錯了,因為這個單是個多音字,也念「善」,《三國演義》就設計出來徐庶曾經化名單福的情節。

劉備所吸引的,還有很多人其實都說不上名字,地位應該還要更低一點。

但有乙個重要的例外,諸葛亮。

2樓:斷續寒砧斷續風

諸葛亮選擇劉備,並不僅僅是三顧之禮。

1;諸葛亮忠於漢室,他的三觀注定了他不可能給曹操孫權做事。

2;談古論今,你覺得兵多將廣,人才濟濟。幅員遼闊,實力雄厚的全國百強企業前兩名曹魏和東吳,他們的董事局主席會自貶身份不拘一格的去請乙個名不見經傳的農民擔任CEO麼?這樣的事情,童話裡都沒見過。

3;從某些角度來看,諸葛亮像極了竹林七賢的山濤,表面上裝著和崔州平、石廣元、孟公威等人飲酒、縱歌,瀟灑人間,輕蔑仕官。實際內心極度渴望著能有個君主禮數周到的請出山,施展畢生所學,實現人生抱負。

括而言之,不會有比劉備更合適的人選了。

3樓:

因為他的志向。

歷史上記載的是,諸葛亮笑而不語。但是我們知道,三國志裡諸葛亮一直是把自己和管仲樂毅做比較。

他是想成就偉業,出將入相,經天緯地。

諸葛亮是「待價而沽」的,曹操旗下謀士如雲,曹操自己就是乙個頂尖謀士。他去了,能在什麼位置?他能取代誰?

郭嘉、荀彧、程昱等人,跟著曹操出生入死。歷史上的諸葛亮可不是三國演義裡那麼超神。

孫權?他手下一文一武,周瑜和老張。這二人跟孫家關係密切到「登堂拜母」

劉表?這老爺子還是算了吧…

那麼,具有成就霸業的潛力,又處在創業階段的有誰呢?除了劉備,還有誰?

劉備雖然是個赤裸裸的「五姓家奴」,但是英雄本色,屢戰屢敗,顛沛流離,雄心不死。野心巨大,兩個兒子:劉封?劉禪? 封禪?只是巧合嗎?

有背景(雖然太薄),得人心,帝王志,極勤奮,善人事,永不放棄…就是指揮戰鬥的水平實在不敢恭維……

我是諸葛亮,我也選劉備。

4樓:乘化歸盡

昔皋陶謩虞,呂尚歸昌,德協允符,乃應帝王,夷吾相桓,漢登蕭張,草廬三顧,臭若蘭芳。是以道隱則蠖屈,數感則鳳睹,若棲不擇木,翔非九五,雖曰玉折,雋才何補。

5樓:炸魚海塘

諸葛亮選擇追隨劉備的因素有很多,三顧茅廬只是其中之一:

首先,諸葛亮在未出山之前,他只是「躬耕隴畝」,並沒有一官半職,只是在自己的小圈子裡有點名氣,「每自比於管仲、樂毅」,可惜「時人莫之許也」。雖然身負大才,但無人賞識,臥龍一直在蟄伏。

而這時候劉備卻找上門來了,你能說劉備運氣就這麼好嗎?就找了這麼乙個人,還是個千年難遇的匡扶宇宙之才?

顯然不是,劉備在新野期間,肯定是遍訪賢士。不僅僅是三顧茅廬而已,有可能還拜訪過草廬、雪廬等等什麼廬,不知道是真的假的名人賢士,挨個訪問了個遍,而且都要擺出一副禮賢下士的姿態,這才撈到了諸葛亮這樣一條「大魚」。

所以,不僅僅是劉備有誠意的問題,還要有真正能識別人才的眼光啊!萬一碰見一些大忽悠,滿嘴跑火車把劉備繞進去了,劉備不能慧眼識人,豈不是要坑死自己?

其次,除了能識人用人,劉備本人的實力也很重要啊。雖然劉備顛沛流離半生,但也是享譽天下的「皇叔」,無論是袁紹、曹操還是劉表,都對劉備禮遇有加,可見皇叔的人格魅力。

而且雖然寄人籬下,劉備身邊卻始終有一批忠心耿耿的下屬,其中就包括關張一類的「萬人敵」。再加上劉備自身的軍事能力也不錯,已經形成了有一批骨幹人才的軍事集團,有逐鹿天下的資本了,諸葛亮選擇加入這樣有前途的團隊,是完全可以的。

第三,劉備素有天下之志,能給諸葛亮足夠大的空間去發揮才能。一直讓他擔任蜀漢集團最核心的位置,甚至去世之前舉國相托。這份恩遇足夠諸葛亮鞠躬盡瘁去報答了吧,所以他選擇劉備不是很正常嗎。

如果劉備沒有三顧茅廬,自比管仲樂毅的諸葛亮是不是就淪為天下笑柄?

愛上歷史 臥龍之名天下皆知,沒有劉備過於諸葛亮會退而求其次呢?但是不得不承認的乙個事實是你是一匹千里馬也必須有伯樂,不然也就和凡馬一樣等不可得。 Imi 孔明二十七歲得劉備知遇之恩,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伯約二十七歲得武侯知遇之恩,成都身死日,漢將有餘哀。三代人用忠勇和血淚演繹譜寫了閃古爍今的季漢傳奇...

到底劉備三顧茅廬是真的,還是諸葛亮主動見劉備才是真的

Simona 我很喜歡上面答主的學識,但是這個問題肯定不能同意。1 三顧茅廬是出師表裡說的,肯定是真實的。出師表是諸葛亮給皇帝寫的,編造貌似是欺君啊,諸葛亮這麼重視封建禮儀的人,當然知道這個道理。當然某些腦洞帝說諸葛亮權力比皇帝大,想說啥就說啥,這我也無言以對 2 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 ...

如果劉備三顧茅廬時諸葛亮每次都在,但態度十分狂傲無禮,往死裡貶低劉備會怎麼樣

遙遠懦夫斯基 劉備給劉禪說毋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 打人是惡吧不知道三顧時候的劉備有沒有到這個精神層次 但是無論如何劉備帶著關羽張飛呢 這不打一頓不得上房揭瓦 白傾城 那就只有一顧茅廬,然後相忘於江湖了,說不定還會挨一頓毒打劉備和諸葛亮是相互成就的,要是一見面,諸葛亮什麼乾貨都沒給,直接一頓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