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為什麼諸葛亮不學司馬懿先投奔曹操,幫助打天下,統一三國後然後奪取曹魏政權還政於劉?

時間 2021-05-06 02:44:41

1樓:葉叔叔

諸葛同學小時候生活在徐州琅邪國,然而碰上了曹操正攻打徐州。曹操之父曹嵩被徐州將領張某殺害,為報父仇,曹軍所過之處下令屠城。小諸葛被曹軍的殘暴驚到了,幼小的心靈自此種下了偏見。

試想一下,誰會到殘暴之人帳下效力?何況諸葛亮自詡正人君子仁人志士!

2樓:晨與橙與城

奪取曹魏政權還政於劉?

曹魏第一權臣諸葛孔明在提出還政於劉x的那一刻就會被手下們砍死,然後再集體推諸葛瞻上位……

越和諸葛家關係近的砍得越狠……

好好的新朝開國元勳,就因為你這麼乙個操作變成劉皇帝清理的物件,換誰來都得跟你拼命……

3樓:時間領主抓根寶

奪取曹魏政權還政於劉?

曹魏第一權臣諸葛孔明在提出還政於劉x的那一刻就會被手下們砍死,然後再集體推諸葛瞻上位……

越和諸葛家關係近的砍得越狠……

好好的新朝開國元勳,就因為你這麼乙個操作變成劉皇帝清理的物件,換誰來都得跟你拼命……

4樓:落塵之痕

因為條件不允許,第一當時別說曹操了,就是孫權手下人才濟濟,最不缺的就是謀士,去了也混不到高的位置,所以選擇劉備是當時最好的選擇。第二,司馬懿能奪取曹魏政權是有很大氣運存在的,活的久熬死了曹操,曹丕,曹睿這三代人。曹操手底下老一輩的手下陸續凋零,後代曹氏子孫不給力。

再加上有外敵諸葛亮,才有登上舞台的機會。第三,真的讓曹操一統天下了,飛鳥盡良弓藏,會留下這個隱患給後代子孫嗎,不現實

5樓:冠希乃

1.司馬也是走一步看一步的,司馬是為了奪取曹的政權而投奔曹的?2.

如果一來就帶著顛覆對方的政權而來,曹老闆肯定會有所洞察。3.以曹的政權組織形式,諸葛家族與司馬家族就篡權而言應該沒有優勢。

4.如果諸葛早期加入曹的政權,而且按題設一統三國,以曹魏的價值取向,頂多也是篡出了個新的政權,不可能再有劉漢什麼事了。當然,瞎扯的問題,就瞎扯一番。

6樓:黎楊成

據說司馬懿曾經對他兒子司馬昭說過,他自己都沒想到自己能活這麼長,也沒想到他的老闆曹東家們這麼不經活!更沒想到他的對手們(魏,吳,蜀)的敵人或者對手要麼不抗活,要麼憨憨的不抗揍!同樣的諸葛亮也是沒想到啊!

沒想到!要是諸葛亮什麼都能想到,不要說統一三國啦,統一世界都有可能啊!還用得著什麼投靠!

所以正常的是人生,不是神!是人只有堅定自己理想和意志!經過堅持不懈的努力才有可能成功!

比如教員!

7樓:

你還真是個鬼才。。。

就算諸葛亮掌握了曹魏大權,無非兩條路,一滅蜀吳,匡扶大魏。二,取代魏國。建立自己的政權。

諸葛亮不是那種人。。。而且就算都按樓主說的,諸葛亮奪得曹魏大權想還政劉家。我不知道你這裡的劉是說劉備,還是其他劉姓宗親。

如果是前者我只能說題主去看看病吧。如果是後者那諸葛亮廢了一大圈圖啥?

8樓:

少開上帝視角多讀書,話說知乎三國問題裡上帝視角一直很嚴重。

司馬氏得天下是由非常多的因素共同達成的結果,包括但不限於:曹家統治者連續兩代壽命太短,司馬懿身體壯實壽命長,司馬懿能力出眾而軍政人望都極高,曹家皇族選出乙個又作又貪的曹爽當託孤大臣,司馬懿的兩個兒子極其爭氣,穩固住了父親的遺產並發揚壯大。

缺少其中任何乙個因素,司馬氏一統天下都不會發生。

而諸葛亮除了自身能力出色外,其他條件他能必定確保哪個?

確保上帝視角?

不要陰謀論腦補,司馬懿不是天生就有野心的

9樓:喝著公尺酒泡咖啡

問的好諸葛瑾在孫家,那時候諸葛亮未出山,沒有輔助劉表的意思。

我總感覺諸葛亮是家族給曹操留的,劉備當時根本沒資格去爭奪,要不咋三顧茅廬呢?躲都躲不了。

按曹操那裡的人才儲備來說,恐怕諸葛家也就諸葛亮能玩出氣候了。

可惜被劉備逮住了

10樓:桐人

不要總把偶然現象當成必然現象,首先跟曹操不一定能做到一把手,做到一把手了自己兒子不一定會支援還政於劉。

不懂那種想法怎麼出現的,荀彧不就是你說的那樣。給個盒子讓你自殺。別找太遠就找當時

11樓:徐珝銣笙

提出這種問題的人,要麼就是大奸似忠大偽似真之人,要麼就是不忠不義之徒。但說到底你是忠還是奸?忠於漢室但你忠於信任你的大魏嗎?你忠於自己的道義嗎?還玩無間道呢?

如果你真心是這麼想的,那我告訴你當初曹操也想過信不信?屠龍少年終成惡龍。你敢這麼做,乙個結局就是未果就成為孤家寡人被人反死;另乙個結局就是被新主不放心給做了還背上乙個二臣罪名。

另外《巡迴檢察組》裡面馮森說得好——豫讓為什麼不假裝投靠趙襄子再找機會刺殺?非要毀容變聲弄得自己非人一般再去刺殺?因為這才是真正的忠義,不利用別人的信任做卑鄙的事,又不忘記昔日舊主對自己的恩德。

況且曹魏雖是「賊」,但也不是什麼作惡多端濫殺無辜的胡人政權,說白了只是名不順的另乙個漢人政權。孔明也知道天下安定對百姓好,但是他的忠只能讓自己勞民傷財耗死在統一的路上。如果他選擇了魏,不說人才濟濟有沒有他施展的空間,他就算一樣成了二把手,他也不再是諸葛武侯。

12樓:Joker

巧了,近代也有一位才俊是這麼想的,

他相貌俊雅,和孔明旗鼓相當,他在當時的地位稍差於孔明在蜀國的地位,但也算是風雲人物,各路諸侯見到其人,不說趨之若鶩,幾分薄面是要給的,他能力遠遠落後於濟世的諸葛孔明,不過在當時,也算是拔尖兒的好人物,人們說起他,都不由自主的翹大拇指。

他的名字叫汪精衛。

13樓:孫策孫伯符

大概是諸葛亮喜歡仁君吧,因為諸葛亮算是徐州人,曹操屠城導致他沒什麼好感,劉備雖然當時事業不太好,但符合諸葛亮心中想的。

還有一點,魏國謀士太多了,他去了沒有發展空間

14樓:張冉

你不覺得這是個荒誕的謀略嗎?可能你沒有工作,或者沒有做到管理層。你說的這個策略是不可能實現的。

因為作為經理,你只是在處分你自己的業務,更多的人事權掌握在老闆手裡,你不可能控制足夠多的親信奪取公司領導權。(現實中也有,比如陳曉,當然他也失敗了)

歷史上確實有採取這個策略的人,當然是因為他對政治一無所知,而且結果也愚蠢的失敗了。這個人就是郭松齡。當然這也僅僅是郭松齡個人的說辭,並無物證和旁證。

據他自己說,他原本是國民黨員,在廣東追隨孫中山。考慮到要打倒軍閥,所以有意潛伏到奉軍。因為比較有軍事才能,得到張學良的追捧,成為奉軍陸大派領袖。

後來(主要是因為和楊宇霆矛盾激化),發動奉軍內戰。他的主張極其可笑,拒絕了湯玉麟等奉軍老將的投降,揚言將老奉軍一網打盡(這些土匪確實無藥可救),自己統治東三省三年,然後奉還少帥。這個荒唐的策略今天看來也莫名其妙。

但實際上,奉軍老將投降失敗,反而穩定了張作霖的後方。郭松齡還拒絕了關東軍的試探,最後,本來就缺乏補給的郭松齡在張作霖和關東軍聯合討伐下迅速瓦解。奉軍主力(奉軍就這麼點兒有戰鬥力的部隊)在這次荒唐的內戰中消耗殆盡,之後聯合吳佩孚,但連馮玉祥都打不過,北伐中一潰千里。

郭松齡的行為,可以為你提出的策略做一註腳。

假如三國司馬懿是為劉禪服務,諸葛亮為曹丕曹叡服務會是什麼樣的場景?

犀首 西元前226年魏文帝曹丕駕崩。太子曹睿繼位,大將軍曹真 大司馬曹休 尚書陳群 司徒諸葛亮作為輔政大臣。兌誓言仲達伐中原,急先鋒子龍立奇功。魏文長奇襲子午谷,曹子丹敗走南安城。出奇兵仲達逼長安,拜都督孔明擒孟達。戰街亭諸葛敗司馬,守陳倉趙雲斬夏侯。敗石亭曹休病故,出陳倉趙雲遇伏。急功利曹真自刎,...

諸葛亮和司馬懿最後一戰,為什麼火燒司馬懿而不是萬箭齊發?

鐘荀cp粉solo人員 北伐打的艱難就是因為後勤補給跟不上,萬箭齊發?造箭的木頭還好說,箭頭可不是哪兒不哪兒就能煅出來的。所以,能省點就是點兒吧。 逐玉 諸葛亮其實是火系法師你不知道?他自己也說過 我平生專用火攻 至於為何火滅了還不放箭,可能是當時有火的時候他已經開始蓄力假哭技能而火滅的太突然沒回到...

為什麼諸葛亮不效仿司馬懿家族架空皇帝?

知乎史圈最喜歡問的問題就是 拉良人下水,勸妓女從良 諸葛之所以有身前功身後名,不就是貌似權臣卻不敢越雷池一步。你們卻總想讓他去賭九死一生,身敗名裂,去抽你們看不起的 司馬彩票 是眼紅了嗎? 已登出 劉禪不就是個空殼麼,他手裡有誰?他手裡就只有諸葛亮。諸葛亮說東他會往西嗎,不會的他根本就不知道怎麼往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