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之時,為什麼秦國明君強臣那麼多,其餘六國又有哪些明君名將名相?

時間 2021-05-30 06:00:32

1樓:萬物大典

其他國家也有,不過明君都出現斷代現象,一百年就出那麼一兩個,根本不夠用,不像秦國那樣,明君輩出,一代接一代。

魏國:魏文侯,魏武侯

趙國:趙武靈王

齊國:齊威王

楚國:楚宣王,楚威王

南韓:韓昭侯

燕國:沒什麼存在感

2樓:長天

有肯定是有的,不過乙個國家的強大不是由一代君主打造的,而是要有連續幾代明君才能使其經久不衰。

戰國時魏國最先崛起,魏文侯用吳起變法,使得魏國異軍突起,在歷經武侯,父子兩把魏國打造的其餘6國都不敢打,魏武卒簡直就是死神的代表。然而到了魏惠王,很明顯沒有前兩代能幹,河西之戰秦國公孫衍殲滅魏軍8w,龍商自殺,這是秦國自春秋末期到這戰國,一百年來第一次打贏魏國。

齊國通過桂陵之戰,馬陵之戰直接把魏國打回了解放前,齊威王察納雅言,從諫如流,手底下有田忌,孫臏,縐忌等大將。天下中心從魏國移到了齊國,隨後歷經宣王,閔王,然而齊閔王與魏惠王便是乙個貨色的了,而且敗的更狠,齊國在他手裡時國力達到最盛,於是東打西打,搞得天下諸侯恐懼,又趕走田文,滅了宋國,於是招致諸侯的聯軍過來,樂毅直接一口氣連破七十餘城,齊國慘遭覆滅,隨後田單復國,但是奈何後續君主不給力,導致再也沒有起來過。

燕國國力一般,只出了燕昭王乙個有出息的,使蘇秦間齊,將齊國君臣搞得決裂,隨後派樂毅帶領聯軍,滅了齊國,滅了一代霸主,報了子之之亂時的仇。可惜繼承人不行,曇花一現。

趙國趙武靈王胡服騎射,全民皆兵,拓土千餘里,騎兵天下無敵,手裡又有大將,使得趙國在最後成了唯一乙個能與秦國抗衡的國家,趙奢,廉頗,李牧,這些都是秦國的肉中刺,眼中釘,趙奢早死,廉頗李牧秦國打不過,最後使用反間計,導致在無人能與秦國抗衡。

而反觀秦國,從秦獻公開始,到始皇帝,沒有出過乙個昏君,秦孝文王在位3天,秦莊襄王在位3年,雖無大作為,但沒有像其他國家那樣把家敗了,再到始皇帝,13歲繼位,22歲親政,花9年時間一統天下。

可以說,秦國沒有出過一代昏君,但是其他國家卻往往在經過前面幾代的發展後,突然蹦出個無能的當政,導致國家覆滅。也許,秦國沒有出過昏君才是能夠一統天下的根本原因吧!

3樓:見風

如其他答案所說,其餘六國不僅有,而且很多,並且明君強臣時期都使國力強盛了一陣子。

我分為①②③④四個時期吧,同乙個數字表示年代接近(個人主觀分的,不嚴密,只供梳理主線用)。①變法初期,②合縱連橫大征戰,③秦趙兩強對決,④秦國統一天下

①魏文侯、武侯、惠王-李悝、吳起時期,魏國到處征戰,各種兼併周邊小諸侯

①韓昭王-申不害時期,史記記載「國治兵強,無侵韓者」(可惜被強魏打爆了)

①齊威王-鄒忌、田忌、孫臏時期,齊國圍魏救趙、圍魏救韓,打爆最強的魏國;②齊威王之子齊宣王趁燕國內亂,差點滅了燕國。

②燕昭王-樂毅時期,燕國收復失地,差點滅了齊國,只剩莒城和即墨

②楚頃襄王時期,這個國君一般,但是有屈原、黃歇(春申君),楚國也算出了點風頭。。

①秦孝公-商鞅時期,鐵血變法奠定秦國基礎;②秦孝公之子秦惠王-張儀、司馬錯時期,合縱連橫,逐漸成為老大哥;②秦惠文王之子秦昭襄王前期-宣太后、魏冉等,只能算繼續維持吧,③秦昭襄王後期-白起、范雎時期,跟趙爭上黨,秦趙對決,坑殺趙軍二十萬(也有說四十萬),後圍困邯鄲

②趙武靈王時期,胡服騎射,建立趙國最強大騎兵,吞了中等諸侯國中山國;②趙武靈王子趙惠文王-廉頗、藺相如、平原君時期,繼續趙武靈王改革,成為山東六國最強;③趙惠文王子趙孝成王時期,仍然是廉頗等人,還有李牧,前期繼續改革征戰,然後韓獻上黨給趙,秦趙對決,悲劇了

後續:③信陵君竊符救趙,聯合各國將圍困邯鄲的秦軍打得落花流水。至此,各國都沉寂了一陣

沉寂之後

④秦昭襄王之曾孫秦王嬴政-呂不韋、李斯、王翦、王賁、蒙恬、蒙毅、李信...(能人多如牛毛),先誅少林,再滅武當,哦不對,是先誅南韓再滅趙國,燕國,水淹魏都大樑,卻匈奴七百餘里等等

④楚將項燕,整合楚國之力退了秦軍李信二十萬大軍的第一次進攻;第二次秦將王翦帥軍先對峙良久後突襲,項燕戰死。

總結:1. 戰國七雄都不乏明君強臣;

2. 秦國除了擁有本國的強臣(相對較少,樗裡疾,王翦家族,蒙驁家族等)外,對於他國的強臣,秦國要麼拉攏(第一批人才引進計畫入選名單:商鞅等XX人),要麼吸引(吸引的最多,張儀、呂不韋等),要麼離間(趙國李牧等),結果就是秦國越來越強,六國越來越弱

3. 秦國的外交政策也很有意思,太多了難以展現,比如欺楚懷王六百里,讓楚國主動撕掉齊楚和平條約等等。張儀時期秦國還沒那麼厲害,定的大原則是連橫而使諸侯相鬥,范雎時期國力更強了,定的大原則是進攻遠交。

4. (與本題關係不大)無論秦國的強臣下場好的並不多,跟其餘六國一樣。商鞅被車裂,張儀比較幸運逃到了魏國,白起跟范雎不和,長平大戰後被秦昭王殺等等。

本人最惋惜的是趙國李牧,抗擊匈奴也沒比蒙恬差到哪去,「趙嘗五戰於秦,二敗而三勝,後秦擊趙者再,李牧連卻之「。趙國已經垂危了居然還要換將殺李牧,唉…以上

4樓:求知

怎麼可能沒有

縱觀整個中國歷史,我可以說春秋戰中國人才是最多的

春秋戰國以趙魏韓三家分晉為分水嶺

趙國趙武靈王胡服騎射,創造了當時力量最強的騎兵部隊,名臣有廉頗,藺相如,李牧

魏國魏文侯,魏武侯兩代雄主,名臣有吳起(曾在魏國擔任西河長官),李悝

燕國燕昭王啟用樂毅,連下齊國72城,差點滅了齊國

楚國楚悼王任用吳起(擔任丞相),打下結實的基礎為楚威王時代崛起提供了很好的條件,另有屈原

南韓韓昭侯拜申不害為相,也成當時一方豪強,另有韓非,是法家代表人物,跟李斯是同學

齊國齊威王時代可以說是戰國七雄最強的一支,用鄒忌為相,田忌為將,孫臏為軍師

所以戰國時期明君賢臣還是非常多的,各個王國都有自己的輝煌,不然為何稱「雄」?

5樓:曦薇

衛鞅變法

刑上大夫,遇親不隱。

恩澤小民,立功得爵。

沒能力的世族都窩在櫟陽種田造人去了。

沒能力的平民在秦國根本就生活不下去。

有本事的世族子弟都是秦王的左膀右臂。

有本事的平民子弟都在為秦國衝鋒陷陣。

基本國策,會碾碎一切不臣,只留下需要的。

好比熬一鍋粥

秦國一邊加好公尺,一邊把石子老鼠屎挑出來,甚至在放進鍋裡之前已經篩了幾遍,你看到秦國的粥就是一片晶瑩白公尺。

列國公尺本身都沒有去糠,又有許多石子和老鼠屎,希望通過偶爾加一把上等珍珠公尺來改變粥的品質,齊國也和秦國一樣下鍋之前篩一下,可他的篩子很破有很多大窟窿,而且不是每一任掌勺的都用,列國熬的這鍋東西,想著都喝不下去。

6樓:信陵

有,而且還有很多,下面我舉幾個大家耳熟能詳的例子。

魏文侯及其大臣,李悝,吳起,西門豹,子夏,田子方,段干木等哪個不是赫赫有名。其繼承者魏武侯魏惠王。

楚悼王楚威王楚懷王

齊威王齊宣王齊閔王

燕昭王和樂毅蘇秦

趙武靈王趙惠文王

韓昭侯和申不害

其實,有個很簡單的方法,可以從諡號中帶有的字判斷是否有作為,像帶有:文武昭宣

悼一般都是有作為的;像帶有:靈桓哀出平一般都不會有好結果的。

為什麼地球歷史那麼多王難以出現明君呢?

jlf 人類歷史至所以會改朝換代,說明皆由昏君或暴君造成!那怕開國皇帝,初心要當明君,後期,也會被三宮六院,七十二妃逐漸耗能,腐敗,不理朝政,奸臣趁機獨攬大杈,甚至太監亂傳聖旨,陷害忠良,所以,要提倡清君側!時刻清除君身邊的奸人,來防止明君變昏君或暴君,方法雖好但當局者迷,巳是迷君了,誰來下令清君側...

為什麼明朝有那麼多姓楊的名臣?

顏令藻 我試著認真答一答。第一,楊姓本身是大姓。被認為是宋版百家姓 舊百家姓 的排序很明確 趙錢孫李,周吳鄭王,馮陳諸衛,蔣沈韓 楊 除去可能因政治因素排在前幾位的 趙,錢,孫 姓 唐代以後李姓排名兼具人口多 政治因素兩方面可能 楊姓勇居第八位。直至今日,在中國大陸地區,楊姓依然是第六位大姓。通常來...

黃明昊為什麼會被那麼多綜藝邀請?

阿俊的鎖骨 瀉藥本人NaNa 昊哥今年18歲,愛看綜藝的無非就幾類人 老人小孩年輕人老人看他會認為他是個孩子年輕人覺得是個可愛的弟弟小孩喜歡這樣子的哥哥昊哥綜藝感強,不會冷場,而且很多前輩都很喜歡昊哥,僅此而已 jjiangustin 因為黃明昊情商非常高,在舞台上面給人一種帥氣的感覺,而私底下是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