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諸葛亮眼裡,占有荊益兩州真的能奪取天下嗎?

時間 2021-05-12 19:55:32

1樓:用雙股劍的saber

第一步佔荊州就沒做好。劉備放不開,沒有對劉表下手,劉表死了也沒馬上動手。結果曹操打來,荊州北部就被曹操占領了,劉備一開始就沒能完全拿下荊州。隆中對第一步已經不完美了。

聯合孫權,做的已經夠好了,有矛盾正常沒矛盾才奇怪。但是魯肅死的太早,如果魯肅再活幾年,能勸孫權不偷襲關羽,趕快去搶江淮。

取益州劉備超水平發揮,取漢中是劉備的人生巔峰了。沒啥說的。

總體來說如果糜芳不投降,二爺不死退回江陵,等曹操一死,天下有變就來了,就可以二爺一路攻中原,劉備一路攻關中,孫權攻江淮。隆中對就徹底實現了。

2樓:蘭迪

事實上劉備有一次全盤勝利的機會,就是佔據了荊州加漢中。這個時期對長安和許昌都形成了進攻態勢,主動權在劉備這邊。這個時期如果能繼續鞏固孫劉聯盟,以戰勝曹操為共同目的。

同時出兵合肥,荊州,漢中。讓曹操三路作戰。應該說孫劉勝率很高。

諸葛隆中對中說佔據荊州益州,這是乙個能達到戰略平衡的形勢,然後進一步可以取漢中從漢中佯攻再從荊州大舉出兵。

3樓:知愉

真的是時也命也,倘若君侯拿下了襄樊,或者是糜芳在南郡能夠堅持一兩個月,對於季漢來說都不至於變成最後的結果。

丞相隆中對裡說的「天下有變」,在君侯兵敗麥城後連續發生了兩次,一次是曹操之死,諸子爭位,另一次就是曹丕篡漢,只要這兩個時間點被劉備諸葛亮抓住一次,突襲隴西,複製諸葛亮一伐路線,再派個可靠將領鎮守街亭(沒有夷陵之戰,馮習張南傅彤黃權等中堅力量就都還在,甚至張飛黃忠馬超都還在,形成斷隴之勢,再拿下涼州,進逼長安,曹丕如果穩定局勢再慢一點,甚至長安都有可能被拿下,到時候曹魏再想壓著打就很難了)。

所以說為什麼季漢粉對東吳背刺深惡痛絕,沒有孫權搞事,只要迎來曹操之死的良機,一舉平定雍涼都大有可能,而不是最後只守著乙個小小的益州,每次北伐都要拼盡全力,最後因為一次失誤就不得不前功盡棄

4樓:十里坡劍神

隆中對裡諸葛亮這麼說的

「自董卓已來,豪傑並起,跨州連郡者不可勝數。曹操比於袁紹,則名微而眾寡,然操遂能剋紹,以弱為強者,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

今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而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

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

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劉璋暗弱,張魯在北,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於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若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

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

簡單理解就是若天下無變,據荊益二州可以雄踞一方,當個土皇帝還是沒問題,若天下有變,出師北伐光復漢室一統天下。

5樓:缺心眼法師

把隆中對完整看下就知道,不是佔荊益兩州可奪天下,而是有了爭天下的基礎。成不成,還得看對手和盟友。

另外多個嘴,丞相的隆中對可能唯一能稱得上有瑕疵的是把孫吳高看了。第一是高看了他們的政治智商,第二是高看了他們的人品底線。

政治智商很好說,背刺的時機真的很不好。蜀漢荊州畢竟只有一半,北伐後方說穩也不穩,曹操北方還有那麼大,蜀漢即便做大要全盤拿下也非一日之功,真等關中亂了,蜀漢荊州方向手伸太長了 ,自己拿下徐州那個時候背刺蜀漢才是能夠二分天下抗衡的最好時機,這樣,萬一蜀漢後繼者不力,還有些許成為最後贏家的機會。所以,孫吳的背刺時機真的不合適,只是被二爺和漢中的局勢迷了眼,而孫十萬又被合肥嚇破了膽,只想著拿了荊州自己就能再曹魏面前有足夠底氣苟延殘喘,殊不知這樣最好的局面也只是三國鼎立。

人品底線就更好說了。顯然丞相是認為孫吳既然一開始就主要抱著守家底的心思,那麼對於蜀漢這種沒有掃天下實力又從沒血腥清掃諸侯的盟友應該是天然親近的(這方面,皇叔的口碑是真的好,其他諸侯都有血腥滅族或屠城的前科)。更不用說,皇叔宗室身份和衣帶詔占有漢室法理。

但可惜,丞相高估了孫吳人品底線,以為與他們畢竟合作過,對皇叔也算是認可了諸侯大佬的實力,結果殊不知,孫吳是寧可在曹魏這等忘恩不義的大奸臣名下做小弟也不願看你乙個織蓆販履過的比自己好,說白了,在他們孫吳世家眼中,可以受辱於曹操等世家大公,絕不能與劉備這等下等寒門同堂共席。

6樓:愛吃肉的嗶嗶

不能這麼理解,隆中對準確來說,應該是乙個巨集觀的戰略規劃。

飯要一口一口吃,天下也要一點一點打,有一才能有二,有二才能有三。

當時的劉備,連一州之地都沒有,只是寄居在劉表之下,用一窮二白來形容也不為過。

而當時的天下局勢,曹操在北方已經實現了統一,以劉備的實力去拼是以卵擊石,而江東的孫氏歷盡三代,根基也十分穩固,動搖不得。

所以諸葛亮給劉備做的戰略規劃,是先得到理論上比較好獲取的荊州(諸葛亮自己本身就是荊州士族),讓劉備從從0變成1,然後再奪得益州,從1變成2。

而跨有荊州與益州還只是諸葛亮隆中對中的初級目標,完成這個初級目標後,再是打下雍涼和關中,進而一統天下。

所以說這個戰略規劃,並不是諸葛亮相信不相信的問題,而是對劉備來說,這個戰略規劃是最實際也是最可行的。

7樓:四七

其實這個問法蠻奇怪的。

我猜是題主因為充分必要條件沒分清楚。

諸葛亮的大意是,如果我們跨有荊益,等到天下有變的時候,我們操作一番,老百姓也很配合,這樣我們奪取天下的把握就很足了。

換句話說,諸葛亮想表達的是,有了荊益兩州,我們才有了爭奪天下的資格。

而不是只要我們有了荊益兩州,就一定能奪取天下。

很簡單的乙個漢語理解題,活生生被變成了理論水平題。

果然啊,只有明白漢字的意思,你才能讀懂文章。

但不是你認識了文章中所有的漢字,就能理解這篇文章。

對吧,開馬自達,你根本沒有資格參加這個會嘛。

8樓:蒼天饒過誰

不是大魏吳王力挽狂瀾,可能漢室已經三興了。

事實上,關羽圍樊城襄陽之時,曹操面臨的局面其實是很差的,中原(豫兗司徐)由於連年征戰,民變不斷,漢中新敗,曹操損失很大。關羽北伐,其實就是劉備出巴蜀入關中的前奏,以關羽軍在中原牽制,劉備進入關中,使曹操首尾不能相顧。如果戰略達成,即便不能一舉消滅曹操,也可佔關隴巴蜀荊州,西望中原,攻守之勢逆轉。

而歷史上,佔關隴巴蜀以西向東統一天下的,前有秦漢,後有北周(隋)。然而,誰也想不到的是,我孫大帝居然有滅蜀之心

9樓:王羊

歷史上真實發生的故事,樊城襄陽丟了,黃河以南就不歸曹魏所有。

諸葛一出祁山如果能斷了街亭的話,那麼曹魏西邊就只剩下乙個關中瑟瑟發抖了。

就這樣,百姓還要簞食壺漿迎接劉備。

10樓:Xiuquan Yu

不能諸葛亮奪取天下的核心是秦川

得關中基本等於得天下

想要關中必先得漢中

想要漢中必先得益州

那為什麼要先取荊州?

因為諸葛亮和劉備當時就在荊州……

劉表又老了

不佔白不佔

荊州本身就是起到大後方和牽制的作用

沒人能想到關二爺有一天能水淹七軍逼著曹操遷都

11樓:xcvfoxl

可以,諸葛亮是清楚曹操的才能與其面對的政治環境的。

事實上也差一點成功了。

說大魏吳王立不世奇功,不如說機遇來了劉備一方還沒準備好。

12樓:河東節度使

諸葛亮出山時,曹操已定中原,挾天子令天下,孫權佔據江東,文武人才眾多。如是,剩下荊州,益州,和關中雍涼。 劉表年老,劉璋自守,都無大志,可圖。

荊州,益州之後是雍涼關中和襄樊,其實孫權不背盟,完全有可能實現。

乙個佔據關中雍涼益州荊州的政權,有成都平原,關中平原作為糧倉,有長江,漢江水運,有雍涼騎兵,四川山地步兵,有荊州水軍,進可以出潼關,從荊州北伐,掃平中原。退可以據守險要自守。完全有機會統一天下。

參考秦漢,北周。

13樓:莉格露·奈特巴格

那諸葛亮在隆中對裡該怎麼對呢,不如把宛洛前面那段直接刪了,將軍現在直接派兩撥人宛洛秦川兩手抓兩手硬,來個九死一生,一波捅贏了直接霸業可成漢室可興,捅不贏直接下一把?

14樓:張公尺

查地圖就可以理解,如果從荊州出發進攻襄陽(關雲長差點拿下了),再圖南陽,許昌就在眼前了。

但是從漢中翻越秦嶺,最多能打到西安,因為後勤跟不上。

蜀漢要奪天下,非先得荊州不可;所以丞相七出祁山目的是可疑的,我不認為其真的要攻打曹魏,而是以最小的代價掠奪更多的物資和人口。

15樓:父慈子孝孫仲謀

諸葛亮沒說過這麼沒譜的話,人家沒鍵盤俠那麼會YY,諸葛亮說得很明白,跨有荊益兩州,並且能保證乙個足夠的穩定程度,是劉備集團暫時能達到的最高高度。

其他曹操,孫權的地盤,乙個也別想啃,都啃不動。

想啃怎麼辦?那就必須要等到天下有變了,說白了,就是自己不犯錯等曹操孫權犯錯。

諸葛亮這個說法其實還是比較靠譜的,奪天下哪能像鍵盤俠想的那麼簡單,上去咔咔兩下就奪取了,玩遊戲呢?

而天下有變,變到什麼程度算?諸葛亮自己也說不明白,這種事也不可能說得明白,所以後面什麼二路出兵就基本等於講故事了。

隆中對最準確的地方就是規劃了劉備集團階段性可以達到的乙個最優上限,不知道後世為什麼會把這玩意當成乙個奪取天下的政治綱領?人諸葛亮說的很清楚,曹操和孫權都不可爭,不可爭談什麼奪取天下啊?

16樓:殊影

先說答案,可以。

如果二爺晚一年出手,水淹七軍,威震華夏之後,緊接著曹操去世,恐怕中原都可以傳檄而定了。

回歸正題,如果沒有孫權背刺,關羽和徐晃接戰後,大概率是會退回江陵的。而且沒有夷陵之戰,劉備也會晚幾年去世,黃權馬良這些個人才也不會喪失。然後次年曹操去世,劉備在漢中經過了一年修整,關羽在荊州消化了3萬戰俘。

至少在劉備這一代還於舊都長安,應該問題不大。

17樓:

首先,必須說一下,諸葛亮只是個古人,並不能開啟上帝視角,他看不到之後的歷史上沒有人可以據巴蜀而帝業的。但是他知道劉邦以巴蜀之地席捲天下。

而要北上關中,從漢中出兵雖然是很困難,但從荊州可以說是根本不可能。而且從荊州進關中,必然是打到南陽走武關。如果到了南陽,面前的就是河南的洛陽和潁川的許都,題主覺得當時還有必要進關中而不是直取洛陽或者許都?

劉備在劉表那會,先看一下天下形式。曹操基本統一北方,關中群雄並立,孫權鼎足江東,劉璋盤踞益州,劉表稱雄荊楚。

劉備最大的對手是曹操,最強的對手也是曹操。然而其實劉備根本無實力與曹操對抗,劉備要成一番事業,那必須要有自己的根據地。自張繡投降曹操以後,連線荊州和關中的南陽郡,就落入了曹操手裡,雖然劉表有過讓劉備北上與曹操爭奪,不過應該是失敗告終。

自然而然,關中對於劉備是沒戲的。

剩下來的荊州,益州,江東三個地方,如果劉備不取荊州就直接攻劉璋或者孫權,也沒這個實力。荊州是四戰之地其實並不算一塊理想的根據地,要對抗曹操的話,荊州很難守禦。要擴大地盤的話,孫權和劉璋二選一。

題主會選擇哪個呢?

可以說隆中對是沒有辦法的辦法,至於諸葛亮這個戰略方向偉大不偉大,懶得說。

即使益州、荊州二路出兵,好像也沒什麼能詬病的。司馬炎滅吳又出了幾路來著?

諸葛亮帶兩萬人能守住街亭嗎?

天問我何惜 先說答案,能守住!其實街亭有沒有失手影響並不是特別大,諸葛亮撤軍主要是因為趙雲鄧芝敗了,諸葛亮把漢中的兵都帶去隴右了,漢中空虛,趙雲鄧芝守的那條道就是直通漢中的。街亭失手很久了,諸葛亮才知道,因為馬謖跑了,是王平一直在頂著張頜,別說什麼為啥王平八百人能頂住張頜一兩萬人,那是乙個很窄的峽谷...

諸葛亮北伐的時候吳國在幹什麼?

你微笑時好美丶 東吳出兵不比蜀漢少,期間陸遜還整了個曹魏正式立國間三大慘敗之一的石亭之戰此戰還把曹休折騰死了 三慘敗另兩個是姜維洮西和諸葛恪東關,這都是已經各種迴護魏晉的三國志和晉書裡各種承認損失慘重的大失敗 不過此戰是防守反擊,而且深刻體現了陸遜自己都對東吳陸上野戰沒多大資訊。孫權之所以敢稱帝也跟...

諸葛亮的智謀在今天看來是什麼程度?

諸葛亮作為劉備戰略的總設計師,不但襲取荊州的計畫不被劉備採納,連他自己規劃的入蜀行動,本來都是不讓他參與的,只讓他管後方三郡錢糧,後來龐統死了才召他和張飛一同入蜀,張飛趙雲兩路勢如破竹長驅直入,就他被擋在和張飛分兵後近在咫尺的德陽。後來漢中大戰也用不著他的所謂 謀略 只是讓他足兵足食 東征這種國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