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滅六國,為什麼反秦都要以楚國為旗幟或口號天下就聽從響應?

時間 2021-05-05 20:50:20

1樓:阪泉君

可能是因為楚中國人和其他幾國的差別實在太大,其他幾個包括秦國都是華夏諸侯,而楚國在春秋時期是蠻夷子爵。秦國統一其他幾國像普魯士統一德國,雖然不願意接受,但主要是出在制度上,而不是文化上。而統一楚國有點像德國吞併俄羅斯,你說楚中國人能不反嗎。

2樓:兆 愚

個人大致劃分了一下秦末「農民起義」的人文地理,原楚國被劃為三個版塊,韓魏太小,不好標註。

天下響應?反了的只是舊六國被秦始皇鯨吞的地方,秦始皇滅齊到死亡只間隔12年,原六國百姓對自己的亡國奴身份記憶猶新。

楚國的殘存勢力最大,反秦思潮最猛,反秦旗手捨我其誰?

韓趙魏到被秦始皇吞滅的時候,其實也沒剩幾塊地了,又和秦國的核心區域交通方便盯得緊,而燕中國人口少,就是給七雄湊數的。到秦始皇去世的時候,天下反秦,韓魏趙燕只能來敲邊鼓。實力殘存僅次於楚國的齊國大概是沒出多少猛人的原因,蹦得沒楚人歡,但也是自主復辟後堅持最久的,還和項羽劉邦在楚漢爭霸中都有交戰,田橫五百壯士讓齊國的最終滅亡硬氣了一把。

大家印象中的楚國,春秋稱霸和戰國早期時主體在南楚,但對於秦末的楚人來說白起攻克鄢郢已經是五十多年前的事了,考古發現的湖北秦簡寫了很多楚人集體逃跑或為盜的案件,楚人的主體遷移到了西楚,這也是在東楚混出來的項羽為何叫西楚霸王的原因。

以當時來看,各國起碼有四五百年歷史底蘊,早就形成了對應的民族主義,你要是穿越到前250年的魏國說秦國將來要滅魏統一天下,連乞丐聽見都會朝吐你一口老痰,這是後世大一統下御用文人理解不了的,廣大楚人無論貴賤普遍認為殘暴貪婪的秦始皇不顧兩國的世代姻親發動了不義的滅國戰爭。

戰爭的性質並非後世所定的階級戰爭農民起義,而是六國對秦的民族復仇戰爭。秦始皇的死訊一出,楚人奔走相告,主少國疑,咱反擊的機會來了,凎就完事。

3樓:Comic.Works

1.反秦並沒有都以楚國為旗幟或口號;

2.戰國時期,楚國是六國之中實力最強的。秦滅楚動員的軍力最多。六國戰敗後,楚地應該也是「餘孽」最多的;

3.楚地在南方,在交通聯絡上不如中原與關中緊密,平時更難被秦監控。鎮壓也更花時間;

4.因為戰國時期,秦楚國力最強,勾兌也最多,相互滲透也厲害。這種狀況一定會反映到楚地的反秦勢力上;

5.第乙個大舉義旗的就是打著楚國的名號,後面望風景從的,自然也要用這個旗號;

6.反秦爆發在楚地;

7.七國之中,楚國的戲份最多,而且貫穿始終:從昭王南征到齊桓公徵楚,從楚昭王一鳴驚人到朝秦暮楚,從孔子適楚到王子朝奔楚。

儘管有「我蠻夷也」的梗,但楚國的歷史影響力實際上是七國裡面最大的。

4樓:wang shaun

帶頭反秦的陳勝吳廣是楚人,後面稱霸天下,滅掉秦軍主力的項羽是楚人,最後登天子位的劉邦還是楚人,而且曾是楚王的臣子。自然關於楚的記載和聲勢要大的多。

在陳勝吳廣起義後至在鉅鹿之戰前,六國紛紛復立,大體上還是各自為政,後面項羽勢力太強,大家不敢輕易違拗罷了。

5樓:

除了秦國,楚國是最有希望一統天下的,六國貴族復國運動中,楚人反應最快,氣勢最大,楚人對秦國的牴觸心理也是遠高於其他五國,劉項遵奉義帝,義軍直接間接聽從新楚軍號令。有點像明末抗清,農民軍義軍都自去國號遵奉明朝正朔。

6樓:

根本不用看這個回答下的所有答案

這群人都是些民間愛好者,也就是些歷史學家的研究成果搬運去圖書館找一本《春秋與漢道》,北大陳蘇鎮寫的裡面有一章節專門講楚國做反秦盟主的理由及過程,比王靖海寫的好很多

7樓:

這句話出自《史記·項羽本紀》,前面還有一句「楚雖三戶」。三戶,目前史學界的解讀有不同意見:有說是三戶城,有說是指楚國三大氏族景、昭、屈。

「楚雖三戶,亡秦必楚」連起來的本意是「楚中國人團結起來,一定會打敗秦國」,只是表明了被秦欺負後,楚國統治精英們的信念。

楚懷王被囚並死於秦國,楚南公說了這句話。它當時就是一種情緒,類似於你們村你家死對頭害死了你爸爸,你作為後代咬牙切齒地說:「葉赫那拉只剩乙個女人也要滅了你大清」(不好意思亂入了,但是其實從歷史長河來看沒區別)。

顯然,這不是一句讖語。只不過歷史總會出現一些驚人的巧合。

問題裡這麼問,是不夠嚴謹的。

秦統一後,六國貴族都有過不同程度和影響的反抗,不過礙於自身勢力的不同,只有楚國所剩勢力最為強大,鬧出的動靜和反抗影響力最為深遠,導致了我們以為當時的起義軍只有楚或者只打著楚國旗號。這是典型的「倖存者偏差」。

當時的六國遺民的反抗畫面,大致是這樣的(待補充):

其實到這裡這個問題就回答完了。後面要回答的問題,應該是這個——

「為什麼秦末唯獨以『楚』為旗號的起義聲勢如此之浩大?」

-未完待續-

8樓:紫荊銀杏

在涿鹿一戰,黃帝、炎帝與少昊等族聯手,打敗了當時最強大的蚩尤部落,他們被迫南退到楚國一帶,成為了中原人口中所稱的南蠻。

楚人與當時中原不一樣,以鳳為圖騰,以左為尊。楚人的宰相名為令尹,也與中原人官職不同。因此,楚人被中原視為南蠻異類,買櫝還珠,刻舟求劍,畫蛇添足,以子之矛攻子之盾,這些傻瓜故事都被安排在楚人頭上。

楚國第一任君主熊繹,受封為楚國之君時只是一位子爵,中原大地上,就連很多不起眼小封國,也是侯爵伯爵起步,而楚國與宋國魯國燕國這些一開國就是公爵的諸侯國,更是天壤之別

楚國的所謂領土也大多是未經開闢的荒野大澤,遍布不甘馴服的當地野人,那時候,楚國貧窮到朝貢周天子的禮物只能是濾酒的苞茅和做箭桿的棘枝等野生之物,飽受諸侯國嘲笑。

在諸侯國中,楚國更是毫無地位,每當諸侯朝覲周天子時,同樣是一方諸侯的楚君主只能在宴席外面跑腿打雜,照看爐火,與賤役無異。

但是就是這樣一位小國寡君,在昭氏,屈氏,景氏三大家族的支援下,不斷開疆拓土,實力不斷擴大,成為雄霸天下的超級大國和整個中原的心腹大患

從楚君熊通開始,楚國僭稱王,從乙個小小子爵直接晉公升為與周天子平起平坐的王爵,開創了諸侯僭越稱王的先河,這種冒天下之凶險,因為楚國兵強馬壯,天下諸侯也未能把他怎麼樣。

楚人有很多獨到之處,他們最先發明了影響華夏歷史數千年的弩,他們鑄造的銅劍,其材質天下第一,長度幾乎能達到中原兩倍。

他們還最先創造了中國沿用至今的行政縣制度,為世人創造了一種新的統治模式,撼動了周人的分封制。

其實如果沒有秦國的崛起,最有可能統一天下本該是楚國。

秦昭襄王四十年,八月既望,王出函谷關,帝隨行華山谷口,會盟楚威王於周都洛陽,當是時也,旌旗千里,顯赫一時之盛。

帝年六歲,側掩銳士之軍,下見楚王,語昭襄王曰,「我遇楚,而知天下之大。」

就在這次會盟中,少年時期的嬴政燃燒了對楚人強烈的征服慾望,和對楚國巨大富饒土地的統治之心。在後來秦始皇掃六合的過程中,趙國早在秦昭王時期,長平大決被打殘,楚人也成為秦始皇滅六國過程中,最難一關。

秦將王翦一舉消滅楚國的時候,其實是粉碎了大秦帝國前進路上最後一塊巨石。

秦王政二十二年,秦軍滅韓趙魏,敗於楚國,天下震動。

歲末,秦軍東出函谷關,次年春,六十萬大軍攻楚,伏屍百萬流血千里。

秦王政二十六年,嬴政在咸陽加冕十二冕旒,稱始皇,楚南公信誓旦旦:『楚雖三戶,亡秦必楚」。

而此時楚人的風骨已經沉沒在雍州的流水中,化為歷史的塵埃,皇帝高坐在咸陽宮的帝位上,目光空洞地越過重重雲天,去向沒有盡頭的遠方。

他的腳下,萬臣馴服。

9樓:唐小兵

你錯了,最開始是楚地的人造反,在楚地造反不打楚國旗號打什麼?後面史記也記載了原來的五國貴族紛紛打著五國的旗號重新復辟五國,他們難道也打著楚國的旗號?

至於為啥天下響應,秦朝施政不得人心唄,太嚴苛,對百姓壓榨太慘,目前能找到很多記載說戰國時期民眾在拼命逃離秦國,比如長平之戰之前上黨投降了趙國而非秦國。

所以秦始皇在統治天下方面照劉邦差得遠,劉邦就知道天下初定要休養生息,選的繼任者也都這麼做,漢朝也就穩定下來了。

反觀秦始皇統一天下後反而更努力折騰,和找死沒區別,於是就二世而亡了。

10樓:今夕何夕兮

因為楚懷王熊槐。

懷王是乙個天真的國王,被秦相,秦君忽悠,於會盟之時被軟禁,客居於秦。最後客死異鄉。「楚人皆憐之,如悲親戚。」後秦滅楚,有傳言「楚雖三戶,亡秦必楚」。

所以,第乙個反秦的陳勝吳廣國號「張楚」,而後各路反秦軍共尊楚王室後裔熊心為義帝,亦號「楚懷王」。

但是本質上,熊槐熊心,無非都是乙個藉口,乙個給大家集中起來共同反秦的理由名號而已。

11樓:大huge大Giant儒

因為大秦72望族裡面,幾乎沒有乙個望族是楚中國人的。六國也不傻,除了楚國,你不管以任何乙個為旗幟,就算打贏了,你還是得妥協72望族裡面的某幾個望族。但是以楚國為旗幟就不一樣了,只要打贏了,清除掉72望族,不需要再妥協於任何乙個貴族,想想都美啊。

就像我遇到的乙個儒,它說關中的風氣是不會變的,哪怕就是變法了,也不會變的。。正如王靖海腦補的大秦72望族的存在是不會變的。

但事實上,風氣是會變的,至少李斯認為風氣是會變的。

臣聞吏議逐客,竊以為過矣。昔繆公求士,西取由余於戎,東得百里奚於宛,迎蹇叔於宋,來丕豹、公孫支於晉。此五子者,不產於秦,而繆公用之,併國二十,遂霸西戎。

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風易俗,民以殷盛,國以富強,百姓樂用,諸侯親服,獲楚、魏之師,舉地千里,至今治強。惠王用張儀之計,拔三川之地,西並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漢中,包九夷,制鄢、郢,東據成皋之險,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國之從,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昭王得范雎,廢穰侯,逐華陽,強公室,杜私門,蠶食諸侯,使秦成帝業。

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觀之,客何負於秦哉!向使四君卻客而不內,疏士而不用,是使國無富利之實而秦無強大之名也。

但事實上,六國清除要毀掉秦國的根基,就必須滅掉72望族。72望族是就是沒有楚人,那麼以楚國為旗幟,再適合不過了。

12樓:

楚國對秦國有狠啊。

秦昭襄王 忽悠楚懷王,武關會盟,扣押楚王,脅迫割地。可楚王也有楚人的硬氣,拒不割地,使秦國一不能得地,二不能以所簽訂盟約為藉口攻打楚國。最後堂堂一國之君,客死秦國,梓棺返楚,「楚人皆憐之,如悲親戚。

(《史記·楚世家》)」

秦滅六國的時候,為什麼其他國家不援助?

老趙 當時除了楚國,其餘各國早已被削弱的不堪作戰了,從秦兼滅戰來看,只有趙 楚進行了抵抗,其餘各國已經拿不出像樣的武裝了。譬如今日世界形勢,假如中俄被削弱,你認為還有國家能抵抗美國嗎? 景大狗 當時南韓已經是秦國偽軍了,就差主動投降 燕國 齊國不用秦國出手,就已經快被趙 楚 魏打沒了,這三國實力上純...

為什麼在戰國後期,六國不聯合抗秦?

不恥下問 六國恩怨很多其他也回答了,還有就是誰來當統帥哪,打仗的誰先上呢?齊國離的最遠那麼糧草誰來提供呢?打下秦國的城池齊國和燕國又不挨著,地盤怎麼分呢?所以六國要聯合很難 敏敏 六國一直有合縱連橫的行動,然而相互之間相互猜忌,恩怨糾葛實在難以理清。信陵君竊符救趙算是六國最後一次較為成功的聯合行動。...

六國知道秦要乙個個滅了他們,為什麼不能合心合力一舉把秦滅了?

藍城 六國論宋代 蘇洵 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不善,弊在賂秦。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或曰 六國互喪,率賂秦耶?曰 不賂者以賂者喪,蓋失強援,不能獨完。故曰 弊在賂秦也。秦以攻取之外,小則獲邑,大則得城。較秦之所得,與戰勝而得者,其實百倍 諸侯之所亡,與戰敗而亡者,其實亦百倍。則秦之所大欲,諸侯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