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崔浩對於諸葛亮的評價?

時間 2021-05-11 14:36:31

1樓:丘九

要考慮歷史程序對不同時期人們的影響

漢末時期的入蜀,讓人第一時間想到的是進而奪漢中、取關中,高祖因之取帝業,所以無論是合法性、實用性都是很高的。

而崔浩可是經歷了兩晉十六國時期的人,在他的認知中,入蜀都是些什麼臭魚爛蝦?

成漢?譙蜀?

跟這些蟲豸一樣,怎麼能復興大業

2樓:布丁的慈父

當崔浩跪在地上,45度抬起頭來,迎接索虜噴射的大黃尿的時候,會不會依然瞧不起諸葛亮呢?

謀身之能尚且如此,還敢口出狂言,瞧不起諸葛亮的軍國才能?

3樓:

其實就是崔浩順口一答,談不上多正式。

崔浩說的是諸葛的不足,但基本沒有考慮諸葛等人的處境,諸葛亮輔佐劉備是半路出山,北方已經全部落入曹操之手,劉備缺兵少將,有的只是名聲和義氣而已,這時候要劉備渡長江,太不現實。後期諸葛北伐崔浩先是說諸葛膽小,不敢放手一博。又說諸葛攻城不利被司馬懿看穿堅守不戰。

平心而論,這是很經典的評價,只是諸葛當時的情況實在無奈,崔浩能體諒是風度,不能體諒也是應該。

最後談談崔浩這個人,的確是人才,戰略家,可以比魏國的賈詡,可惜他從他評價諸葛亮來看此人既眼光獨到,又剛愎自用,喜歡用自己的長處去揣度別人。

4樓:

可與趙他為偶,而以為管蕭之亞匹,不亦過乎

崔浩這句話點評的不算有問題吧。畢竟知乎各大v提到諸葛亮的功績時也只能強調蜀漢以侷促之益州敵三分天下有其二之魏國,以弱擊強,突破不到關中,最終蜀漢輸了,諸葛亮沒輸。

這裡崔浩舉得例子沒舉錯啊,趙他,也就是南越王趙佗,當年佔據嶺南一隅,對抗統一之漢帝國,傳到漢武帝,南越國才併入漢版圖,也是以弱敵強。以佔據中原的崔浩看來,兩人作偶,正是一對啊。畢竟崔浩又不需要忠漢復國情懷加身。

5樓:UvUmeow

歷史人物的事蹟,始終都是處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的。後人評說古人總會犯同乙個毛病,那就是站著說話不腰疼。所以不妨把兩人稍稍做個對比。

崔浩,清河崔氏出身,頂級士族。效力於拓跋鮮卑,北方霸主。

軍事上最高光的時刻是北破柔然,力排眾議,從徵,一舉而克。並且屢次料敵皆中。模擬於三國,是近似郭嘉的角色。最多加上一小半荀彧。

沒有從無到有的創業。沒有單獨指揮過大規模軍事行動。沒有全面主持過一國的政務。沒有以弱敵強的戰績。

諸葛亮呢?效力於劉備時,眾不過一旅,地不足一州。卻在西邊硬生生撕下一塊根據地,把南北朝變成三分天下。

數次北伐,親自擔任統帥,以一州敵一國,且終其一生,曹魏政權沒有辦法對其戰而勝之。

自蜀漢以後,四川盆地再也沒有第二個政權,能夠在南北方對峙中取得這樣舉足輕重的地位。

諸葛亮的名聲真不是《三國演義》吹出來的。魏晉以降,無不推崇備至。

崔浩有機謀才識,卻不免喪身於凶險的政治鬥爭之中。可見他料事並不總是那麼透徹。對於諸葛亮的看法,也是他看得不透徹的事情之一吧。

6樓:武的化身呂奉先

何看之有?

巴蜀貧瘠,不能東吞孫權北伐曹魏,那你北魏身居中原,既南伐有天險不能成,何不取五路大軍北上取蒙古、吞北亞、入主歐洲,以為天下之主?

實力不濟?你枉得長江以北,大半中國,一條斷脊之犬,只知在丞相墓前狺狺狂吠,卻不知汝與三族一同身死,可丞相還活的好好的,意欲在汝墓前嗤笑「我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哩!

7樓:王明

崔浩事胡虜,還嘲笑諸葛的忠誠,乃有此報。

諸葛亮的後代流傳後代,東晉渡江後還有王葛並稱,就是不知道崔浩如此nb,被尿滋被誅九族的時候哭的響不響

8樓:陳子浩

【抖機靈】我記得對比諸葛亮司馬懿的問題下面有用足球做比喻的,我姑且加上崔浩做一下比喻。

世界盃賽場上,諸葛亮就好比中國男足教練,不但帶領男足打入世界盃,小組賽輸過球,但一路各種驚險逆轉,連續淘汰法國荷蘭阿根廷闖入決賽。決賽中對巴西隊猛攻90分鐘還進了一球領先,巴西隊都被逼擺出10.0.

0陣型了。最後在傷停補時被扳平,硬挺過加時賽,點球大戰告負。而司馬懿正是那個巴西隊教練,這個大力神盃拿的還是心驚膽戰的。

而崔浩相當於德國隊的助理教練,多年後德國隊四平八穩的殺入了決賽,一路上因為分組好,都是墨西Greiz典丹麥這些二線強隊,憑藉優秀的傳控場面還挺漂亮,最終沒有懸念的奪冠。賽後這位助理教練說「諸葛教練就是個弱雞,一路上打的這麼驚險,全是他的錯。排兵布陣就是二流的,哪像我場面這麼好看」。

多年後,有人問崔浩評價諸葛亮中不中肯,有些崔浩的粉絲說:「當然中肯,崔浩拿過世界盃冠軍,而且一路踢得比諸葛亮好看多了」。

那麼各位球迷大家覺得這三人誰更厲害?

9樓:諸葛看山

朱敬則:「神人無功,達人無跡。張子房元機孤映,清識獨流。

踐若髮機,應同急箭;優游澹泊,神交太虛,非諸人所及也。至若陳平、荀彧、賈詡、荀攸、程昱、郭嘉、田豐、沮授、崔浩、張賓等,可謂天下之菁英。帷幄之至妙,中權合變,因敗為功,爰自秦漢,訖於周隋。

」然而崔浩在後人眼裡也沒有諸葛亮的檔次。

然後可以看看崔浩在作為乙個政治人物是怎麼折騰的。

崔浩自己崇尚道教,就要毀滅佛教,導致朝野怨聲載道。

還想把人分三六九等大搞種姓制度。

不管皇帝的阻止私自派官上任。

國史之獄淪為政治的犧牲品,連死都沒死個明白。

某些亮黑在這裡狂吹崔浩狂扁諸葛當笑話看看就可以了。

10樓:劉易

我認為崔浩的評價有很大的侷限性,他的評價是典型的從事件結果分析人物動機,沒有從各因素多方論證。

完全無視了隆中對的既定策略,並把季漢總體的鍋歸納給了諸葛亮,然後批判了其人一番。

這種人放在知乎,是要被掛起來裱的。

要是按他這個方式評價人物……舉個栗子:

崔浩不識華夷之辨,不體君心民意,不知恪盡職守。貪戀財物,以小失大;雖能言善辯,才智淵博,然不過許攸楊修之流,蓋其屢遇明主,方能稱雄一時罷了。

然而以上這段話就是典型的無意義批判。

自行尋找槽點及相似度。

1:我不想具體分析一波崔浩到底是什麼實力,只是沒太懂什麼時候評價諸葛亮還必須得是軍政大佬並親臨過一線才有資格評價了。

2:還有就是不太懂為什麼只要xx的實力強,地位高就等於他說的對了。

分析歷史人物不應該結合史料論證麼?

崔浩的三國史學功力誰來石錘一下好麼?

崔浩要是個知乎大v事情說不定事情早解決了。

比如:「崔大仙能先解釋一下什麼叫做『委棄荊州』麼?還是您覺得昭烈託孤後諸葛亮應該無視各種危機並當著魏國不存在然後繼續去懟吳國對麼?

『守窮崎嶇之地』又是怎麼得出的結論?諸葛北伐您不了解一下麼?

既然後面您又說北伐是不識好歹,那到底該窮守還是該怎樣?就應該直接投降是麼?這裡的觀點您是用來自抽的麼不是很懂?

『嚴威切法,控勒蜀人』???崔大仙您真的看過書麼以下省略萬字」……

崔浩自相矛盾的觀點並不是因為他是亮黑,借助談古來抒發自身觀點是古人的常見操作。

至於這個觀點具體的價值,當然是要結合史料進行具體分析。

反正我看來是沒啥價值。

11樓:「已登出」

崔司徒是否有資格批判孔明我不感興趣,我只知道拋開背景,拋開實際去打嘴炮就是在耍流氓。我們先來看看崔司徒原話。

不能與曹氏爭天下?拜託,人家曹操可是佔據著華北地區,當時最繁榮的地區,兵馬數十萬,良將千員,反觀玄德公,只有一兩萬人馬,新野小城一座,無險可守,幾乎沒什麼資源可用,崔司徒大概是想讓玄德公和孔明用頭去抵抗曹操吧?即便是佔據著荊州,也是處於四戰之地。

不去圖謀益州,難道還能在荊州安心養老?曹操孫權會讓他安心養老嗎?吾舊主益州牧劉璋,非守業之君,益州早晚為他人所據,曹操虎視益州,孫權有二分天下之意,更兼張魯在北。

劉皇叔是等著曹操一波推了益州威脅孫劉呢?還是等著孫權奪取益州把皇叔包餃子呢?巴蜀張魯也有可能在整個巴蜀地界傳播五斗公尺教呢!

麻煩崔司徒您告訴我,除了取蜀,玄德公當時還有別的選擇嗎?反正我法正愚鈍,想不到別的選擇?不要告訴我去打孫權的主意,更不要告訴我直接投降曹操。

如此看來,崔司徒並沒有去設身處地的分析當時的形式,只是胡亂打嘴炮。或者就是對邊遠地區的天然鄙視。

12樓:

崔浩有沒有資格點評諸葛亮?

有,當然有。只要是個人都可以點評諸葛亮,何況崔浩還是北魏重臣呢?

那崔浩的評價是否正確呢?

崔浩此言之荒謬,已有答主說明。

但有些人就是喜歡混淆概念,彷彿只要證明了崔浩有資格點評諸葛亮就能證明崔浩所言非虛。

更有甚者,直接起手就是「清河崔氏如何如何顯赫,那諸葛亮一族是如何如何的落寞」,以此為由彷彿就能宣布崔浩比諸葛亮更為傑出;又以崔浩為北魏重臣,協助北魏統一北方,便說崔浩是魏晉南北朝歷史跳不開的人物,直接嘲諷諸葛亮只是小邦丞相只值一提。

這樣的言語,令我只想起一句話:「術生年已來,不聞天下有劉備。」

四世三公的汝南袁氏何等顯赫,清河崔氏此時只不過為其庶子打下手,堂堂後將軍看不起乙個織蓆販履的落魄宗室又算什麼?

但結果呢?

袁老爺和崔老爺生前都是體面人,大家給碗血水再撒泡尿就可以走了。上香?上什麼香?名門望族繁衍千年,自然有數不盡的孝子賢孫,香火鼎盛,不勞我們這些平頭百姓上香。

那一對只值一提的小邦君臣還要擠在一起,等著我們去可憐啊。

13樓:並盛町守護動物

吳哥女神你在你自己的對比中不僅詳細對比了諸葛亮王景略的後人情況還語氣非常惡毒的嘲諷了諸葛亮後人的落魄麻煩女神你能不能給我們這些猥瑣的亮粉乙個明確的標準 ?

14樓:「已登出」

崔浩評價諸葛亮姑且不論,按照 @沃金 的邏輯,他評價崔浩的那一大段耍小聰明且歷史基本事實不明的文字也毫無意義嘛。畢竟崔浩即便按照沃金描述(謬誤居多)也是「副國級」(拿今人官職對應古代已經是大謬),你沃金呢?部落大酋長?

15樓:「已登出」

竟然有人說崔浩不配指點諸葛亮。

emmmm,比較一下

拓跋燾嘛一代雄主,比劉備那可是強多了。所以好像這點諸葛亮可能有點吃虧。

但其他方面來看吧,丞相為報先主之恩,吭哧吭哧來回做長途折返跑,辛苦有餘,成效不大。

崔老師雖然嘴兇了點,好歹作為心腹,輔佐拓跋燾一統北方,順便參與籌畫北破柔然,南破水宋。成就來說還是很可以的。

當然平台不一樣,丞相大約算是小球隊核心,年年和強隊能過過招,就是出不了線,小組賽就站著死。

崔司徒怎麼說好歹也差不多算是歐冠冠軍級別球隊的第二核心吧。

指點一下諸葛亮很丟臉嗎?

成就這個東西當然在貴粉眼裡可能不一樣,你們覺得諸葛亮帶著部隊年年北伐好像很牛掰的樣子,但放歷史上可能就是個贏一場(怒奪二郡),拿一分,進一球(張郃腦袋和甲首三千)的水平吧。

崔司徒指點的人多了去了,從劉裕到慕容垂,從慕容恪到王猛,哪個不是時代一流人物,哪個不是當世豪傑天下梟雄。偏偏崔浩還都說的挺對的。這裡面的粉絲誰敢說崔司徒不配指點了嗎?

合著就你們亮粉能點評天下人物,其他人就不配是吧。

當然你們可能覺得這些人都比不上諸葛亮吧。

單純比情懷,比知名度,確實比不上。

作為偶像,諸葛亮粉絲爆天爆地,這幾個人也比不過。

其他方面嘛。emmmm

如何評價正史之中的諸葛亮?

格古洛 諸葛亮可以說是頂好的政治家,在他那個時代能跟他比的,那還得說是荀令君荀彧曹家政務一把抓的人大佬除了曹操之外誰不怕荀彧,在劉備軍裡諸葛亮也是除了劉備誰都不怕。用漢初三傑打比方的話那就是蕭何加張良等於諸葛亮,荀彧也是如此 遺小失 其實唐朝杜甫在 八陣圖 裡已經很精闢評價了呀。元未羅貫中才寫的 三...

日本人如何看待諸葛亮?

華萊士鷹雕 我記得有個日本作家,寫了本書講諸葛亮轉世到日本打二戰 是的你沒聽錯,諸葛亮幫著正在侵華的日本打二戰 最後勝利的故事。 陸安 三國演義確實契合了日本文化的一些方面。在整個三國裡面,人,無論你是誰都無法逃離命運,逃離時代的洪流,所有人都被時代命運所裹挾前進。曹操在短歌行中說慨當以慷,憂思難忘...

如何評價諸葛亮 霍光這類權臣?

三千瞌睡 諸葛和霍光區別還是有的,主要是私心,孔明行君事,但看事實結果可以說幾乎都是為了理想和責任。霍光行事可以說有30 的出發點是為了自己和家族。而孔明連5 都未必有。 董休昭 諸葛亮和其他權臣得區別 諸葛亮及其受六尺之孤,攝一國之政,事凡庸之君,專權而不失禮,行君事而中國人不疑,行法嚴而中國人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