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代的各方豪傑對諸葛亮是如何評價的?

時間 2021-05-06 17:49:13

1樓:君與此魚孰鹹

陳壽:是外連東吳,內平南越,立法施度,整理戎旅,工械技巧,物究其極,科教嚴明,賞罰必信,無惡不顯,至於吏不容奸,人懷自厲,道不拾遺,疆不侵弱,風化肅然也。……亮之器能政理,抑亦管、蕭之亞匹也,而時之名將無城父、韓信,故使功業陵遲,大義不及邪?

蓋天命有歸,不可以智力爭也。

司馬懿:真乃天下奇才也

司馬炎:善哉,使我得此人以自輔,豈有今日之勞乎!

桓溫:桓宣武徵蜀,猶見諸葛亮時小吏,年百餘歲。桓問:「諸葛丞相今誰與比?」意頗欲自矜。答曰:「葛公在時,亦不覺異,自葛公歿後,正不見其比。」

2樓:禁與千尋

複製路過。

漢末三國

司馬徽:儒生俗士,豈識時務?識時務者在乎俊傑。此間自有臥龍、鳳雛。

劉備: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

孫權:丞相受遺輔政,國富刑清,雖伊尹格於皇天,周公光於四表,無以遠過。諸葛丞相德威遠著,翼戴本國,典戎在外,信感陰陽,誠動天地,重複結盟,廣誠約誓,使東西士民鹹共聞知。

傅幹:諸葛亮達治知變,正而有謀,而為之相。

孟獲:公,天威也,南人不復反矣。

賈詡:諸葛亮善治國。

劉曄:諸葛亮明於治而為相。

楊洪:西土鹹服諸葛亮能盡時人之器用也。

馬良:尊兄應期讚世,配業光國,魄兆遠矣。夫變用雅慮,審貴垂明,於以簡才,宜適其時。

若乃和光悅遠,邁德天壤,使時閉於聽,世服於道,齊高妙之音,正鄭、衛之聲,並利於事,無相奪倫,此乃管弦之至,牙、曠之調也。

張裔:公賞不遺遠,罰不阿近,爵不可以無功取,刑不可以貴勢免,此賢愚之所以僉忘其身者也。

司馬懿:真乃天下奇才也!」「亮慮多決少。亮志大而不見機,多謀而少決,好兵而無權,雖提卒十萬,已墮吾畫中,破之必矣。

楊戲:忠武英高,獻策江濱,攀吳連蜀,權我世真。受遺阿衡,整武齊文,敷陳德教,理物移風,賢愚競心,僉忘其身。

誕靜邦內,四裔以綏,屢臨敵庭,實耀其威,研精大國,恨於未夷。

習隆、向充:況亮德範遐邇,勳蓋季世。

劉禪:惟君體資文武,明睿篤誠,受遺託孤,匡輔朕躬,繼絕興微,志存靖亂;爰整六師,無歲不徵,神武赫然,威鎮八荒,將建殊功於季漢,參伊、週之巨勳。如何不吊,事臨垂克,遘疾隕喪!

朕用傷悼,肝心若裂。夫崇德序功,紀行命諡,所以光昭將來,刊載不朽。今使使持節左中郎將杜瓊,贈君丞相武鄉侯印綬,諡君為忠武侯。

魂而有靈,嘉茲寵榮。嗚呼哀哉!嗚呼哀哉!

張悌:諸葛、司馬二相,遭值際會,託身明主,或收功於蜀漢,或冊名於伊、洛。丕、備既沒,後嗣繼統,各受保阿之任,輔翼幼主,不負然諾之誠,亦一國之宗臣,霸王之賢佐也。

兩晉南北朝

陳壽:諸葛亮之為相國也,撫百姓,示儀軌,約官職,從權制,開誠心,布公道;盡忠益時者雖仇必賞,犯法怠慢者雖親必罰,服罪輸情者雖重必釋,游辭巧飾者雖輕必戮;善無微而不賞,惡無纖而不貶;庶事精練,物理其本,循名責實,虛偽不齒;終於邦域之內,鹹畏而愛之,刑政雖峻而無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勸戒明也。可謂識治之良才,管、蕭之亞匹矣。

然連年動眾,未能成功,蓋應變將略,非其所長歟!

傅玄:諸葛亮誠一時之異人也。治國有分,御軍有法,積功興業,事得其機,入無餘力,出有餘糧,知蜀本弱而危。故持重以鎮之。

袁準:行法嚴而中國人悅服,用民盡其力而下不怨。及其兵出入如賓,行不寇,芻蕘者不獵,如在國中。

其用兵也,止如山,進退如風,兵出之日,天下震動,而人心不憂。亮死至今數十年,中國人歌思,如周人之思召公也,孔子曰『雍也可使南面』,諸葛亮有焉。

司馬炎:善哉,使我得此人以自輔,豈有今日之勞乎!

郭衝:亮權智英略,有逾管﹑晏,功業未濟,論者惑焉,條亮五事隱沒不聞於世者,寶等亦不能復難。扶風王慨然善衝。

張輔:諸葛孔明達治知變,殆王佐之才。

常璩:治國以禮民無怨聲,不濫用私刑,沒尚有餘泣。

王羲之:荀、葛各一國佐命宗臣,觀其轍跡,實奇士也。然荀獲譏於憂卒,意長恨恨,謂其弘濟之心,宜被大道;諸葛經國達治無間然,處事而無玷累,獲全名於數代。

至於建鼎足之勢,未能忘已,所謂命世大才,以天下為心者,容得爾乎?

崔浩:夫亮之相劉備,當九州鼎沸之會,英雄奮發之時,君臣相得,魚水為喻,而不能與曹氏爭天下,委棄荊州,退入巴蜀,誘奪劉璋,偽連孫氏,守窮踦?區之地,僣號邊夷之間。

此策之下者,可與趙他為偶,而以為管蕭之亞匹,不亦過乎?謂壽貶亮非為失實。且亮既據蜀,恃山嶮之固,不達時宜,弗量勢力。

嚴威切法,控勒蜀人;矜才負能,高自矯舉。欲以邊夷之眾抗衡上國。出兵隴右,再攻祁山,一攻陳倉,疏遲失會,摧衄而反;後入秦川,不復攻城,更求野戰。

魏人知其意,閉壘堅守,以不戰屈之。知窮勢盡,憤結攻中,發病而死。由是言之,豈合古之善將見可而進,知難而退者乎?

王司徒:諸葛村夫。

3樓:

前面大佬說的很全了,補充幾個。

①發言人:跳槽達人孟達

出處:《費詩傳》

前門牙將王衝因為懼怕李嚴,叛逃了,蹲到了孟達那裡,不懷好意的給孟達吹耳邊風:知道嗎?我們那位諸葛丞相非常痛恨你的背叛,要殺光你的妻兒!

幸好昭烈帝沒有聽從,這才叫你的妻兒逃過一劫。

誰知孟達反而說:諸葛亮看待事情了解原委,照顧我善始善終,他絕不會這樣做的。孟達不相信王衝的話,雖然背叛了,卻依舊對諸葛亮傾心仰慕。

鴻曰:「間過孟達許,適見王衝從南來,言往者達之去就,明公切齒,欲誅達妻子,賴先主不聽耳。達曰:『諸葛亮見顧有本末,終不爾也。』盡不信衝言,委仰明公,無復已已。」

②發言人:東吳張溫

出處:《張溫傳》

劉備死後,孫權派張溫出使蜀漢,孫權說:「唉本來也不想叫你遠行,就是擔心諸葛亮不了解我們與曹魏往來的用意,故委屈您跑一趟……」

張溫謙虛了一番,表示自己其實沒才幹:「我對朝政沒做過啥謀劃,外交也沒應對的才能,怕是沒有前人的能力和成績。倒是諸葛亮這個人見識深徹,深謀遠慮,一定能了解您的神明和權宜,加上朝廷恩惠,我推測諸葛亮定不會猜疑。

」溫對曰:「臣入無腹心之規,出無專對之用,懼無張老延譽之功,又無子產陳事之效。然諸葛亮達見計數,必知神慮屈申之宜,加受朝廷天覆之惠,推亮之心,必無疑貳。」

③發言人:呂凱

出處:《呂凱傳》

劉備死後,南中雍闓等人造反,呂凱在郡中任五官掾功曹率領官兵抵禦叛軍。雍闓數次勸誘呂凱,希望呂凱早早投降,呂凱義正言辭的拒絕了,反而勸說雍闓回頭是岸。

「如今的諸葛丞相英才超群,明察事物未然之始,受先主臨終託孤重任,輔佐蜀漢隆興,公平公正,從不偏袒忌諱,獎賞功績不念小過。如果將軍你能夠翻然醒悟,重新走上正道,又何止管理永昌這一小塊地方?

今諸葛丞相英才挺出,深睹未萌,受遺託孤,翊讚季興,與眾無忌,錄功忘瑕。將軍若能翻然改圖,易跡更步,古人不難追,鄙土何足宰哉!

4樓:王鐵堯

天下奇才。司馬仲達如此評。

天下之龍。三中國人士評孔明。

君才十倍於曹丕。劉備評。

治戎為長,將略為短。陳壽評。

得孔明輔,天下安。司馬炎評。

諸葛亮對劉備到底是怎樣的忠誠?

樂平 這個看出師表就有一定的知道 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這是報答劉備的知遇之恩。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來,夙夜憂嘆,恐託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 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

如何評價章太炎認為關羽是被諸葛亮害死的?

JONATHAN 諸葛亮是個表面低調內心高調的人,怎麼說呢,蜀國需要這樣的謀臣,因為蜀國是弱國,所以不能用發展的方式戰勝對方,只能尋找戰機,而諸葛亮心理很清楚這一點。但是諸葛亮有多少計策是可以行得通的應該仔細想想。歷史上對諸葛亮已經符號化了。很多時候我常想乙個不低頭看人的人即使智力極高也難以很好的治...

如果司馬懿的養寇論是真的話,諸葛亮要如何利用這一優勢才能成功北伐?

小黑 沒有如果,還如果 鹵城之戰是兩人第一次交手,其結果 眼巴巴看諸葛亮吧麥子割了,洗褲子尾隨不敢戰,要不是手下笑話他膽小,這才硬著頭皮上 遣張合攻王平的南圍,愣是一根毛的便宜沒撿到,仲達率主力攻諸葛亮的北圍,反被諸葛殺的丟盔卸甲,大敗而歸。諸葛亮因為糧盡退兵,張合追之,史書上寫膝蓋中箭,給五子良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