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正史之中的諸葛亮?

時間 2021-05-06 06:00:10

1樓:格古洛

諸葛亮可以說是頂好的政治家,在他那個時代能跟他比的,那還得說是荀令君荀彧曹家政務一把抓的人大佬除了曹操之外誰不怕荀彧,在劉備軍裡諸葛亮也是除了劉備誰都不怕。用漢初三傑打比方的話那就是蕭何加張良等於諸葛亮,荀彧也是如此

2樓:遺小失

其實唐朝杜甫在《八陣圖》裡已經很精闢評價了呀。

元未羅貫中才寫的《三國演義》。

中國從古到今都是提倡忠孝仁義的。

所以不管羅貫中有沒有寫《三國演義》。

《出師表》,學生們還是要背的。

3樓:小卡卡西

東漢三國時期,最璀璨的一顆明珠。正是有了他,就算把這段歷史放在歷史長河中縱向對比,也絲毫不遜色

諸葛丞相,神人也,怎麼神話他都配得上

4樓:助宣重光

分享一篇文章。關於諸葛亮的錯誤腦洞開啟方式示範

1,禁慾型:

夫志當存高遠,慕先賢,絕情欲。

「夫酒之設,合禮致情,適體歸性,禮終而退,此和之至也。主意未殫,賓有餘倦,可以至醉,無致於亂」

2,霸總型:

「如何禁止孝直使不得行其意耶!」

3,虐心型:

「君昔在陌下,營壞,吾之用心,食不知味;後流迸南海,相為悲嘆,寢不安席;及其來還,委付大任,同獎王室,吾自以為與君古之石交也。石交之道,舉讎以相益,割骨肉以相明,猶不相謝也,況吾但委意於元儉,而君不能忍耶?」

「去婦不顧門,萎韭不入園,以婦人之性,草萊之情,猶有所恥,想忠壯者意何所之?」

4,祥林嫂型:

「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

「先帝慮漢賊不兩立」

「伏願陛下清心寡欲,約己愛民,達孝道於先君,」

5,腹黑型

「若就其不動而睦於我,我之北伐,無東顧之憂,河南之眾不得盡西,此之為利,亦已深矣。權僭之罪,未宜明也。」

6,白月光型

「將戰,宣王戎服位事,使人密見武侯,乃乘素輿葛巾,自持白羽扁指麾,三軍隨其進止。宣王嘆曰:『真名士也』。」

「今奉雞舌香五斤,以表微意。」

「孔明若留從卿者,孤當以書解玄德,意自隨人耳……諸葛丞相德威遠著,翼戴本國,典戎在外,信感陰陽,誠動天地」

7,高冷/呆萌型

「遂抽刀刺山,投刀不拔而去,行人莫測。」

8,溫潤如玉型

「士之相知,溫不增華,寒不改葉」

9,傲嬌型

「每自比於管仲、樂毅,時人莫之許也。」

10,傑克蘇型

「儒生俗士,豈識時務?識時務者在乎俊傑。此間自有臥龍、鳳雛。」

「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

「公,天威也」

「尊兄應期讚世,配業光國,魄兆遠矣。夫變用雅慮,審貴垂明,於以簡才,宜適其時。」

「真乃天下奇才也」

「忠武英高」

「惟君體資文武,明睿篤誠……神武赫然,威鎮八荒,將建殊功於季漢,參伊、週之巨勳。」

「諸葛大名垂宇宙」

5樓:洛離

除了不寫詩賦,別的都被大佬們寫了

PS:如果有人以此黑諸葛亮的文學成就,建議回初三把出師表的成語好好數一遍,我現在還不知道有二十多少個

6樓:依琳

李白:赤伏起頹運,臥龍得孔明。

杜甫: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

李商隱:管樂有才真不忝,梁父吟成恨有餘。

杜牧:子夜星才落,鴻毛鼎便移。

元稹:英才過管樂,妙策勝孫吳。

劉禹錫:軒皇傳上略,蜀相運神機。

白居易:前後出師遺表在,令人一覽淚沾襟。

孟浩然:誰識躬耕者,年年梁甫吟。

陳子昂:猶悲墜淚碣,尚想臥龍圖。

岑參:遺廟空蕭然,英靈貫千歲。

楊萬里:四川全國牙旗底,萬里長江羽扇中。

王安石:武侯當此時,龍臥獨摧藏。

范仲淹:留侯武侯者,將相俱能任。

王陽明:八陣風雲布時雨,七擒牛馬壯秋風。

蘇軾:諸葛來西國,千年愛未衰。

辛棄疾:看淵明,風流酷似,臥龍諸葛。

朱熹:英姿儼繪事,凜若九原作。

羅隱:時來天地皆同力,運去英雄不自由。

文天祥:天下皆傳清獻節,人心自有武侯碑。

陸游: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

鍵盤大神:正史不出名,演義吹過頭。

7樓:未設定

讀三國演義的時候,覺得諸葛亮是在吊打一群人。

我覺得很扯,哪這麼厲害?

讀三國志的時候,我發現諸葛亮是小心翼翼地吊打一群人。

就這麼厲害。

8樓:夢殤

諸葛亮一生"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助蜀漢先帝光復漢室,諸葛亮曾幫先帝出隆中對,讓蜀漢打下了堅定的基礎。他又幫先帝出謀策劃,又與孫權抗擊曹魏,赤壁之戰後,三分天下,曹丕曹魏,孫權東吳,劉備蜀漢,蜀漢最弱,先帝逝世,他又盡心盡力地輔佐後主,南下半亂,七擒孟獲;又多次北代中原,都以失敗告終,最後病逝於五丈原,享年五十多歲,他死後,蔣琬等人繼續輔佐後主,而姜維又繼承孔明,繼續北代中原。諸葛亮的功績千秋記在人們心裡,唐代杜甫《蜀相》中有這麼一句: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來讚頌諸葛亮和對他的宛惜之情。

9樓:Sir李小齋

人啊,記過總比記功記得牢靠,一張嘴恨不得能吞掉萬丈光芒留下佝僂背影,這可比魏晉清談有意思的多,因為好多人會覺得,但凡忤逆自己的,都是不可饒恕的惡。

10樓:顧城瑞

洩藥。此何疑焉?自比管仲樂毅。

但是這裡要標記一下,管仲何人?有何功績?實幹家,可能是中國史上第一位以實際結果為導向的,不以道德標準為導向的政治家。

再回頭看諸葛亮的隆中對,每句話都實實在在,充滿了可操作性,可有半句空話。後來入蜀,在對法正的態度上又採取了細膩的政治姿態。可見其自比管仲非虛言。

11樓:湘雲漫楚天

「千古一相 」

看乙個人實力要看對手

龜龜,好好看看都是有哪些小可愛吧:

曹操, 周瑜,司馬懿,曹真,張郃...我覺得中國歷史上都找不出能打贏這些人的人來。

直教太公豎眉,項王卻步。

玩過遊戲的都知道,司馬懿塔下猥瑣,你鬥戰勝佛來了也是一點逼法沒有。

12樓:諸將死戰非我之功

我的意見就和陳壽一樣——治理內政還行,武功完全是外行。

我在想這傢伙跟著劉備那麼多年,和那麼多謀臣、將軍打交道,戰略性居然那麼差。說是北伐,二十萬人打的戰績我感覺就是在擾邊。

至於司馬懿好評,諸位,不是我要扇你們耳光。你們自己去看看,戰陣多美,諸葛亮結下的戰陣還是他創新出來的。要知道孫武創造了理論上可行的十個戰陣。

但是諸葛亮按照自己的理解就創造了五個,還實現了乙個。你們誰比得上?就憑著就可以和孫武相提並論了。

司馬懿稱讚?就算在今天,我們也不能不稱讚。

其他人完全就是因為司馬懿這種稱讚才不敢藐視諸葛亮,另外後生也沒有幾個幹得出這種創新戰陣的行為,你不羨慕?你不稱讚?所以有那麼多人稱讚我覺得一點不為過。

但是,打仗不是打戰陣如何,這是要比戰略和膽略的。別人堅城自守,你用戰陣打得過高牆?這種只能攻不能殲滅敵人的東西,適合評價武功嗎?

諸葛亮在軍事上也只有能創新戰陣,增強軍隊攻殺敵人的能力。完全就沒什麼戰績可言啊。這種事你告訴我他武功很好的話,我只能說你開心就好,但是國家要有難派你當將軍,我第乙個當逃兵。

13樓:非衣二公子

他是乙個儒法並重的政治家,在他的字典裡,有法家的從嚴治國的策略,也有明知不可而為之的進取精神。

他是乙個堪比司馬懿一樣能夠隱忍不發的人,司馬懿忍了曹爽十二年,諸葛亮在劉備身邊與群僚周旋了將近二十年。

他會讓自己成為乙個果斷的謀略家,也可以成為乙個圓滑處事的和事佬。

他不相信別人的能力,且對待事情認真負責,所以一切事情,親力親為。

強於政治,但也不一定是短於軍事,因為諸葛亮畢竟勝利的不少。

14樓:

先說軍事:

1..晉朝派人前往蜀中學習諸葛之練兵軍令;

2.讓擅長機動戰的司馬懿領天下十倍之兵而只敢龜縮自保;

3.衛公李靖。

再說人心:

1.讓一心想聽人拍自己馬屁的桓溫掃興而歸。

2.在官方禁止祭祀建廟的情況下,民間出現了大規模的私祭,私建廟的情況。

3.門前上書昭烈廟,百姓只道武侯祠。

再說治國:

陳壽奉晉武帝司馬炎令,寫諸葛亮傳,可見是呈給晉武帝過目的。在這種情況下,陳壽依舊能寫其治國才能不下於管仲蕭何,可見這即使在當時也是三國都清楚的事實。

因此,就算沒有演義加持,也是三國no1

15樓:xialaxiu

瀉藥。既然是談正史,三國志已經寫得很清楚了:

諸葛亮之為相國也,撫百姓,示儀軌,約官職,從權制,開誠心,布公道;盡忠益時者雖仇必賞,犯法怠慢者雖親必罰,服罪輸情者雖重必釋,游辭巧飾者雖輕必戮;善無微而不賞,惡無纖而不貶;庶事精練,物理其本,循名責實,虛偽不齒;終於邦域之內,鹹畏而愛之,刑政雖峻而無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勸戒明也。可謂識治之良才,管、蕭之亞匹矣。然連年動眾,未能成功,蓋應變將略,非其所長歟!

另附同時代人的評價,

劉備: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

劉禪:惟君體資文武,明睿篤誠,受遺託孤,匡輔朕躬,繼絕興微,志存靖亂;爰整六師,無歲不徵,神武赫然,威鎮八荒,將建殊功於季漢,參伊、週之巨勳。如何不吊,事臨垂克,遘疾隕喪!

朕用傷悼,肝心若裂。夫崇德序功,紀行命諡,所以光昭將來,刊載不朽。今使使持節左中郎將杜瓊,贈君丞相武鄉侯印綬,諡君為忠武侯。

魂而有靈,嘉茲寵榮。嗚呼哀哉!嗚呼哀哉!

孫權:丞相受遺輔政,國富刑清,雖伊尹格於皇天,周公光於四表,無以遠過。諸葛丞相德威遠著,翼戴本國,典戎在外,信感陰陽,誠動天地,重複結盟,廣誠約誓,使東西士民鹹共聞知。

孟獲:公,天威也,南人不復反矣。

賈詡:諸葛亮善治國。

司馬懿:真乃天下奇才也!……亮慮多決少。……亮志大而不見機,多謀而少決,好兵而無權,雖提卒十萬,已墮吾畫中,破之必矣。

16樓:旁觀鳥

三國志筆下的諸葛亮給人一種窮兵黷武的感覺,三國演義也沿襲了這種風格。但是如果縱向看歷史,不難發現,雖然蜀漢政權有天險可以依靠,但是因為自身經濟的貧弱,一般都是第乙個亡國的……我又看了一下諸葛亮一生,曹操時期相對算是魏國最貧弱的時候,而蜀國相對遠離戰亂,還算是相對富裕的時期。孔明肯定知道憑藉巴蜀和坐擁中原沃土的曹操打後期是不可能的。

加上孫權就像貓看魚一樣旁觀,劉備一心光復漢室,這時候不打就真的打不過了。

但孔明畢竟不是神,畢竟光復漢室是連三國演義裡面的妖怪都做不到的事。三國演義裡面的諸葛亮確實被神化了,但是諸葛亮也確實算是那個時代的一流人才了,個人認為略優於周瑜魯肅荀彧,但絕不會有三國演義裡面那麼誇張。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我認為本來是禆將,後來以訛傳訛成皮匠了……也就是三個副官等於乙個諸葛亮,應該就是這樣啦。

但是孔明的忠誠,就算在歷史長河裡,那也是排的上號的。以孔明的智慧型,不會不知道阿斗扶不起,但他在託孤後終其一生都為阿斗鞠躬盡瘁。我想,也許孔明在第一次北伐時候,就帶著絕望和必死的決心了。

為什麼有人說正史諸葛亮比演義裡面的諸葛亮厲害?

上級騎士 因為想要吹。但實際上演義的諸葛亮有兩點,正史的諸葛亮就永遠比不上了。而且這兩點大家都很熟知,但容易忽略。第一點就是借東風,第二點就是七星燈續命。正史諸葛亮拿什麼打?七星燈復活嗎? 無所不知無所事事 瞎說的。演義裡的才是神化了,正史裡面的人很 普通 的。正史裡,諸葛亮不會打仗的,他被司馬懿吊...

如何看待這種「諸葛亮在正史中沒有可吹的」觀點

老狗識途 小學生才吹,正經人誰吹誰。首先諸葛亮是不是權臣?答案是。以權臣的標準來說諸葛亮確實是個權臣,皇帝如傀儡,軍國大事皆取決於諸葛亮一人。政事無鉅細,鹹決於亮。但是你見過那個權臣內政無論大事小事都要他,你見過那個權臣不但要統軍北伐,平日還要練兵治軍,軍營裡二十棍以上都要經過他?你見過那個權臣累死...

王猛比之諸葛亮如何,是不是超過諸葛亮?

克拉克 王猛之所以投靠胡人,原因還是在於江南東晉的世家政治作祟,寒門出身的王猛來到南方必然出處手肘,東晉幾大士族必然會竭力消滅這個敢撬動他們勢力的傢伙,說白了皇帝都是傀儡,桓溫北伐也是為了擴大自己在朝廷的影響力,王猛投靠之,難道桓溫還能像苻堅一樣殺掉皇帝和士族大家改革新政,桓溫不是苻堅,他也是士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