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三國時期諸葛亮忠於曹操,那麼魏國會不會提前統一三國?

時間 2021-05-09 22:17:22

1樓:燕京夜語

在東漢末年,劉備可謂白手起家,曹操則是位極人臣。劉備沒有驕傲的資本,故唯才是舉,才讓蜀國活下來。曹操則是大權在握,他任人唯親也無可厚非,因為他可用之人多。

歷史的結局是,唯才是舉的蜀國先滅亡。任人唯親的曹魏統一了三國。但是後期曹操的子孫沒有任人唯親,啟用賢明的司馬懿,反倒丟了天下。

可見,任人唯親並不值得詬病,何況當時曹家文采斑斕,名揚天下。乙個團隊裡,有親情的存在,往往同心力會高一點。

2樓:煎餅卷鹹菜

如果發生了,大概率是司馬懿藥丸,不是藥丸,只是沒機會了。

諸葛亮投曹操肯定不用嘔心瀝血,大概率能夠多活十來年。以其能力大概率為曹睿託孤大臣,曹丕那裡有點難,投靠晚,地位上不去。

司馬懿高平陵之戰應該不會發生,沒有司馬家那一幫皇帝,中國休養生息,五胡亂華應該不會發生。而且說不定可以多發明一些民用品軍用品。。。不引申了

從這個意義來講,丞相效忠大漢,卻無意中放棄了拯救漢族的機會。

3樓:

都說了是如果,怎麼沒人順著說?

咱們按先主傳時間順著說:

1、如果諸葛亮投了曹操,那麼就沒人給劉琦出主意,劉琦不外走,等劉表死的時候,他必然被劉綜害死。

2、劉備看曹操來了趕緊逃命,過襄陽的時候,雖然諸葛亮建議他攻打劉綜,但劉備沒聽。所以此處無影響。當陽被弄,歷史無影響。

3、跑到夏口與關羽水軍會和,雖然劉琦已死,但以劉備的威望實力,我覺得夏口守軍頂多抵抗兩下,還是會投降。

4、孫權還是會派魯肅來和談,就算沒有諸葛亮東渡,也不會妨礙孫劉聯盟,因為孫權在周瑜和魯肅的支援下,本來就是要抗曹的。

5、孫劉聯合的部隊,因為沒有劉琦的幫忙,也許會少幾千人。但我還是認為不會影響大結局,畢竟主力是周瑜的部隊。赤壁孫劉勝!

6、關羽守荊州,劉備在龐統的輔助下找劉璋玩兒。法正、張松等賣主求榮,劉備拿益州沒影響。

7、劉備攻漢中,用法正計,黃忠斬夏侯淵,沒毛病。只是沒有諸葛亮坐鎮蜀中,後方可能不太穩。但應該也不至於立即造反。

8、失了荊州,死了二爺,劉備伐吳,有沒有諸葛亮他都攔不住,沒影響。

9、永安託孤,只能是許靖了估計。

10、之後的蜀中,恐怕就剩下魏延耀武揚威了,像楊儀這樣的早就被魏延砍死了。但魏延不是三國演義那個,並無反骨,只是自不量力又剛愎自用。

11、沒有丞相鞠躬盡瘁的操勞,以貧弱的益州,年幼的阿斗,想對抗曹魏,本就不現實。再加上魏延窮兵黷武又不懂政治,恐怕蜀國自己很快就會內訌。

12、所以蜀國先滅,而後東吳,還是魏晉的天下,事實沒影響,但時間會早很多年。雖然再早也不可能輪到曹操,還真有可能輪到文帝或明帝,畢竟蜀國滅得越早,東吳也就死的越早。

所以,我認為本題的答案是:會。不是因為曹魏強了,而是因為蜀國弱了。

諸葛亮是劉表親戚,可劉表水平不行不會重用人才,所以諸葛亮寧可躬耕。

諸葛亮哥哥在東吳為官,孫權是很會用人的,但諸葛亮也未投靠,還是悶頭躬耕。因為諸葛亮「每自比管仲樂毅」,他是不出山則以,出山就要做二號人物的。

三國演義埋汰周瑜「既生瑜,何生亮」,我看諸葛亮才是真要感嘆:既生亮,何生瑜。如果孫權手下不是有個「兄事之」的周瑜,有個仲父般的張昭,恐怕諸葛亮真的會投靠東吳。

而當時曹操已經人才濟濟,有名有姓的謀臣武將都夠踢隊內足球比賽了,就算諸葛亮真去了,座次又能排到哪兒?再怎麼也不可能擠到荀彧前面吧?荀攸、郭嘉、程昱、鍾繇、毛階……誰也不是吃素的。

我不是說諸葛亮不如那些人,而是諸葛亮這個人就是這麼倔,遇不到最合適的,絕不湊合著去投靠。

諸葛亮不是神,不會借東風。是劉備這個平台最適合他,他也最有眼光,能選中這個最適合自己的平台。

4樓:玄玄

我不太計較細節,我比較看重總體趨勢和事態。由此來說說自己的看法。

那些說諸葛亮絕對是不會跟隨曹操的,我覺得吧,目光有些許淺薄。就好像說,一方欠了一方錢賴賬不還,雙方以後就不再做生意了一樣。大能者有大度,他們會不計前嫌,目光長遠,主要還是看回報值不值得他們去做。

如果諸葛亮發現跟著曹魏同樣能實現他的政治抱負,或者更有效,你看他會不會投靠曹魏。

諸葛亮的才能我覺得和曹操不相伯仲,不過我覺得曹操還是要優秀一點。三國最精彩的部分或許就是赤壁之戰和諸葛司馬的鬥智鬥勇。赤壁之戰我們提出來看,暴力分析就是曹操VS諸葛亮+周瑜。

可以認為曹操輸在瑜亮合作,同樣暴力分析,瑜亮組合才能打敗曹操,曹操能力比他們二人單人都強。以及後來諸葛司馬的蜀魏之戰,打得難分難解,難分勝負,所以司馬懿和諸葛亮的才能幾乎大致相當,但是司馬懿在曹操晚年去世之後才站出來,可以認為他一直被曹操壓制,他的光芒被曹操掩蓋。所以從這兩點來說,曹魏在曹操時期,曹操才是文治武功第一人,諸葛亮最多只是錦上添花,和司馬懿一樣。

這就是唯一的情況,諸葛亮在曹操還在的情況下,加入曹魏,也就是說沒有三顧茅廬,沒有孫劉聯合,沒有赤壁之戰。歷史就會改寫,劉表劉備被殺,孫權周瑜投降,然後曹操舉兵西進,益州俯首稱臣,曹操一統天下。

但是我們得考慮可能性是不是。

首先曹操自己已經是個頂級人才,手下還有司馬懿。諸葛亮雖在隆中,卻知天下事。所以諸葛亮清楚,曹操在位之時,他最多算個謀臣,和楊修之類的差不多。

曹操過世之後,諸葛亮以他的地位背景,肯定是爭不過土著司馬懿,最後可能落得名敗身死。也就是說諸葛亮發現,跟著曹操不能施展他的才華,不能實現他的政治抱負,這條路走不通。回頭看東吳,一時瑜亮,那個周瑜你又不知道他是短命鬼,去了東吳還不是一樣。

所以,你認為諸葛亮選擇劉備是看玄德的誠意十足嗎?其實諸葛亮設計隆中對是極好的,覺得自己可以利用劉備這個平台實現自己的理想。只是沒料到八百里火燒聯營,劉備輸的這麼快這麼慘,後續一切計畫都難以如期實現。

5樓:

6樓:「已登出」

政治立場不一樣,假設前提是不成立的。諸葛亮站在漢室一邊,實際上是站在士族、舊勢力一方的,曹氏集團是代表反對這種秩序的力量的,既然要反對,當然就有破壞,對乙個秩序進行破壞時,常常難以立刻建立新的秩序,反而會帶來很多混亂,這對很多人是有影響的。曹氏集團內部司馬氏倒是站在士族、豪強的立場上,所以諸葛亮不會倒向曹氏,司馬氏也最終篡奪了魏統。

司馬氏篡權後,曹魏的內部矛盾就被彌合了,同為舊勢力的情況下,蜀漢政權只是漢室殘餘,所轄區域經濟規模小,人口也不足,北方的人心就不會再想著是否投向蜀漢,但這個時候,諸葛亮已經去世很多年了。

7樓:舍予

諸葛亮投靠曹操,對於曹操智囊團實力增長來說其實不大,因為曹操智囊團本來就人才濟濟,諸葛亮特別受重用的可能性也比較小。但是對於劉備來說,失去諸葛亮是個特別大的損失,諸葛亮的主要才能在政治方面,治理地方能力特別強。劉備失去諸葛亮,在治理蜀國上效果肯定沒那麼好。

其實,諸葛亮投靠曹操,不是曹操變強了,而是劉備變弱了。

8樓:苟或

就像孫權招諸葛亮一樣能用但不能盡用有幾個掃地僧願意把一聲武功捨棄不用啊說句不謙虛的三國你還能找出個想諸葛亮全能又樣樣精的嗎?對不會看病是他一大黑點能力到如此的人會甘心做乙個小吏嘛當然這只是曹操時期諸葛亮到了曹丕時期憑他的能力和出身一樣可能位列三公不濟也會和陳群司馬懿乙個等級

9樓:開天闢海

諸葛亮評價他那幾個投曹的朋友:「魏殊多士邪!何彼二人不見用乎?」當初他要是自己投了曹,估計也就是這個結果。

諸葛亮能在劉備集團獲得那麼高的地位,因為劉備當時是個四處流竄的小勢力,急需用人。而諸葛亮有家族勢力支援,有名士加成,所以才能一出山就拿到那麼高的地位。等到了劉備站穩腳跟後,後加入的龐統,給的官職已經小了許多,氣得龐統一上來消極怠工。

諸葛亮要是直接投曹操,那麼大乙個勢力,能給他什麼官職?有多少人排在他前面吶。

其實都不用說曹魏,就是在蜀漢,劉備死前諸葛亮連帶兵都輪不上。真要是投了曹魏,怕是要當一輩子中層文職了,哪有出頭之日?

哪怕你腦子裡的《三國志》是光榮公司出的,也該明白,如果你選的勢力是赤壁之戰前夕的曹魏,你手下有沒有諸葛亮,對你何時統一全國,取得遊戲勝利,能有多大影響?

10樓:種瓜不得豆

曹操不是劉備,不會給他太多權力。

荀彧,荀攸,郭嘉,程昱,劉曄,賈詡,司馬懿哪個像糜竺孫乾之徒?

中原派系不比益州土著盤根錯節?

根本施展不開手腳

11樓:

諸葛亮一生都在為興復漢室而奮鬥,大家都知道戰鬥靠的是意志,堅持靠的是決心。

如果諸葛亮忠於曹操,那他就不是我們熟知的諸葛亮,只是乙個知識分子。

12樓:遺臭了

第一,就算諸葛亮跟了曹操,也沒什麼用。

第二,諸葛亮不可能跟曹操。

原因:第一,諸葛亮家裡不窮,沒必要趟曹操趟很深的渾水;第二,諸葛家在魏國有代言人了,不需要諸葛亮;第三,諸葛亮還是忠於漢皇室的,曹操這種權臣他還真看不上。

最後,諸葛亮和徐州屠城沒半毛錢關係,人家是青州人(琅邪屬於青州)。只是南遷的時候路過徐州……

13樓:何悲秋

以曹操的陣容來說多諸葛乙個不多,少乙個不少,對劉備來說,只要曹操死追猛打聯吳抗曹就是必然的局勢,除非能一榔頭打死劉備。諸葛為劉備勾畫了戰略藍圖和發展方向,當時的劉備沒有這方面的規劃。要是沒有諸葛,劉備磕磕碰碰也能闖下一片基業,最少割據蜀中是沒問題的。

蜀漢政權靠的是劉皇叔的招牌和其人格魅力,諸葛的智謀很重要,但絕不是最重要的。

14樓:

如果諸葛亮得了斯德哥爾摩症候群那也許會跟隨曹操。(參考徐州那件事)

求求以後別再提這種問題了!一黑了諸葛亮,也黑了曹操。。誰喜歡跟隨誰是人家的想法,至於這麼較真麼?

15樓:溫酒師i

楊修不就是個很好的例子麼?

諸葛亮加入曹魏,除了給他幾個兒子權利鬥爭中增加幾分精彩外?我實在想不出還有什麼了,曹操謀士本來就多,自己還是個多疑的人,按照演義來說,諸葛亮這種能內政能帶兵的人,曹操肯定會壓制他,以防臥龍篡權,而且最大的問題是,曹操不是特別喜歡這種傳統好男人,他更欣賞的是郭嘉。這裡說的是謀士,並不包括武將。

而且曹魏這裡還有大腹黑司馬懿。

司馬懿,諸葛亮二人都是求穩求勝的人,而且倆人在權謀詭鬥方面諸葛亮可能真的不如司馬仲達。他倆會惺惺相惜,但時代就是這樣,倆人要麼共同輔佐曹丕,要麼分主而侍。但這個假設的前提就是演義,那麼就是兩個結果,曹丕登基,諸葛看不慣曹丕的一些荒唐的事,上鑑,結果曹丕記恨,找個理由斬了諸葛,另外一種就是諸葛跟著其他的藩王,以諸葛亮的內政幾年之內必然有謀反的實力,但臥龍這種忠義之士,必然不肯造反,所以肯定會被藩王囚禁或者斬首,然後就尷尬了,臥龍不出必然不是司馬懿的對手。

所以能不能天下更早的統一不好說,但是諸葛臥龍肯定會像辛棄疾一樣,一生壯志未酬。

以上僅供娛樂,切勿當真,本就是關公戰秦瓊的事,各位千萬別較真。

三國時期如果給諸葛亮十噸土豆,那麼季漢能否擊敗曹魏入主中原

魂大爺 土豆不適合做軍糧 1,土豆含水量太高,能量密度低,在提供相同能量的情況下,穀子一噸相當於土豆10噸,這會使運輸成本劇增。2,土豆不易長期儲存,穀子不受潮就行了,土豆不受潮會發芽,受潮會腐爛,發芽會產生毒素。3,土豆難以烹飪,古代行軍食物只能煮,大土豆煮熟了小土豆就煮爛了,小土豆煮熟的時候大土...

諸葛亮和曹操誰是三國第一人?

知乎文字獄 劉邦是漢高祖還是張良是漢高祖?劉邦和曹操比如何?曹操強吧?張良和諸葛亮比又如何?張良不弱吧?主公和謀臣怎麼比?諸葛亮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但很可惜,他來前劉備一塌糊塗,死後劉禪開心的要死 曹操同樣的鞠躬盡瘁,生前自己風生水起,死後他的下一代人才輩出,可惜後後代不大行。曹操 能文能武,沒有大...

三國時期如果給諸葛亮不限量的健胃消食片,那麼季漢能否擊敗曹魏入主中原

樓上的你們想的太簡單了,諸葛亮當年為什麼星落秋風五丈原?因為他七星燈續命失敗。七星燈續命為什麼會失敗?因為魏延踢翻了七星燈。如今諸葛亮有了不限量的健胃消食片,他就可以治魏延,續己命,幹司馬,入洛陽,最終光復漢室,成就一段千古佳話。所以各位知乎,快去穿越時空,給諸葛亮投送健胃消食片去吧。 Imi 題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