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虛無主義者如何存活下去?或者說為何不存在下去?它與抑鬱症又有何本質區別?

時間 2021-05-09 19:22:20

1樓:逸人

虛無是存在的對立。

虛無主義是價值的對立。

抑鬱是消極的情緒,器質性病變是抑鬱症。

你只需要解決消極的情緒,以及神經病變如果有的話。

你解決不了虛無,人類。

2樓:劉葉麗

建議閱讀有關美赫巴巴的傳記。

當然,作為中中國人,也建議閱讀宣化上人的傳記。

假如你的思維邏輯非常清晰、嚴謹,也建議研究一下法相唯識,看看自己現在處於-----現量境界、比量境界、非量境界------這三種狀態的哪一種?自我判斷一下,自己是否處於正常狀態。

3樓:

我的方法是把這個世界和自己解構到自己滿意為止,我也曾經以為自己會麻木不仁,再也感受不到歡喜和愉悅,不過這些會過去的,你還處於掙扎和辨認的階段,當你能做到不在意這一切的時候你會有不同的感覺,虛無主義者的最大豐收不正是意識到了世界的虛無(即使宗教構築的世界具有合理性,其依然虛無),而擁有選擇的自由嗎?當你脫離這種搖擺的矛盾之後,你只要任意做選擇,都會投入到新的感受當中去的。

每個個體的條件和經歷都不一樣,所以前人的某套理論決然不能滿足你的需求,這需要在博採前人經驗中自我構建出一套獨屬自己的三觀,是個長期掙扎的過程,所以..有條件就大刀霍斧收拾這些矛盾,沒有的話就慢慢來,一輩子那麼長,不著急,哈哈哈

Ps:我比較矛盾,性向是雙,社會角色傾向喜歡女性,個性角色想做gay那一面,目前傾向做gay,不知道碰不碰得上彼此喜歡又一起平凡生活的人,但是這事不強求,乙個人過日子就打算探索能使自己感官愉悅的事物吧。

4樓:

深有感觸

曾經想要無欲無求的活著

現在是滿足一切作為「人」的慾望活著

餓了吃困了睡

另外作為gay我還是相信真愛存在

只是不會發生在自己身上

但也無所謂

5樓:宋松

所謂社會的道德規範從來都是值得懷疑的,尼采說要重估一切價值,並不存在先驗的道德觀,積極的虛無主義給人一種按自己的價值生活的機會。

依賴上帝,道德等外在的價值生活,其實是一種自我放棄,人可以為自己選擇方向,確定價值,存在主義應該就是一種積極的虛無主義,也所以說存在主義是一種人道主義。

人脫不開自己的處境,但可以做出屬於自己的選擇。

加繆說當你覺得荒謬,反抗就是價值,世界是荒謬的,我反抗,所以我存在!

推薦西西弗神話。

個人繆想,見笑。

6樓:ALEX.CHEN

人生本來就是這樣的,很多人比你更痛苦,好在大家的人生在某種尺度上都是沒有意義的。虛無主義者像所有人那樣活.虛無主義者雖然和抑鬱症的區別在於,他們有的時候還是有快感的。

我作為曾經的虛無主義者活著的主要理由是怕死。現在,我存在著。

存在就是一切,一切為了存在。----閻錫山

7樓:

不知道你的虛無主義是一種什麼樣的狀態,我想不僅僅是一種對人生和世界終歸塵土的認知上的理解,這種認知很多人都可以理解,我也這麼認為,而且事實上可能確實是如此的:宗教、現代科學的很多結果都隱約指向了這一點。

但虛無主義不僅僅建立在理性上,更是在情感上沒有或沒有完整體驗過快樂、愉悅和幸福,沒有過這些感覺,那麼死亡、焦慮將會在每一天的生活中隨時出沒。

真正獲得自我實現的人,即使馬上就要面臨死亡,依然平靜地專注當下的事、享受當下的幸福,因為他有面對死亡而不恐懼、不焦慮的心理資源:他有過刻骨銘心的經歷使他得以自如地掌控一切慾望,就像《鐵達尼號》中老年的露絲,曾經的那段震撼的經歷可以持久地滋養她的心靈,對於一切的慾望都可以不在意,因為她的心已經滿了、充盈了。

我覺得人需要找到一種生活方式,就是可以讓自己得到快樂、愉悅、幸福的感覺的生活方式,即使自己會死亡,地球會滅亡,也許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會歸於無意義,但活著能夠體驗生命、體驗各種新事物、體驗各種情感感受,這些已經是一種無上的賞賜了,畢竟上億個精子中只有乙個有這樣的機會。

活著的虛無主義者是真正的虛無主義者嗎?

嘛呢搖搖 對於虛無主義目的的強硬揣測本身就與存在主義話題的反形上學實質矛盾。按照伊壁鳩魯學派的觀點,我死了我就不存在,所以死亡與我無關 因此在乙個人死了之後,他生前的觀點和主張,都與他無關。因此不存在 死了的虛無主義者 只有活著的時候才能構成虛無主義 者 如果死亡是窺探深淵的唯一結果,那麼 虛無主義...

如果人沒有活下去的本能,是不是虛無主義者都會選擇不活?

想了想,這個題目還是有問題的,既然沒了慾望和本能,也就是乙個會思考的植物人 本身有這個功能,但我估計不會去思考 如果把它理解成乙個生物計算機可能會好點 自身不會主動思考,因為沒有慾望 這樣的話存在不存在都沒有意義,也不會有是不是虛無主義的選項了。虛無主義是沒意義,如果連思考都不思考,也就不存在有沒有...

「半虛無主義者」是否存在?

我一直覺得 為活著而活著 是沒有價值的人生,但對原本既定存在的世界否定之後,人生無所依憑。這是虛無主義的第一層。那就到了第二層,按照我所賦予生活意義的方式去生存。生活中有各種事物,在虛無主義者看來是無法理解的,比如說 奮鬥 節日 紀念日等。但通過社會學 心理學等人文學科的學習,便會發現這些已經內化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