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資治通鑑》是帝王之書?

時間 2021-05-09 08:42:32

1樓:Vincent

「鑑於往事,資於治道」

雖然是編年體史書,但是裡面有政治,經濟,文化,還有如何處理民族問題以及軍事上的重要問題,都是些治國平天下的東西,普通人讀了何用。這部書妥妥的相當於社會主義下的馬哲,政經,毛概三本書的合集。

能弄明白了,

不是帝王也基本上是位極人臣

最起碼放現在公務員能進面試!

2樓:貝海吟

《資治通鑑》帝王看了,反而會衰落的。司馬光寫《資治通鑑》寫好後第一時間給大宋皇帝閱讀。然而,卻從中得不到什麼有價值的道理。

整套書就是乙個編年史流水帳,根本沒有歷史哲學的內容。因為司馬光的核心思想就是帝王要維護綱紀(拒絕變革),從而陷入保守和僵化。宋代的意識形態的主流保守僵化,不思變革,在邊患嚴重情況下,仍抱著守內虛外的外交國策不變,對內排斥王安石變法,導致了大宋帝國的沒落。

而黑格爾《歷史哲學》講了歷史變化的一些原因。體現了要順應歷史潮流而運動。帝王們學這個,要有啟發。

3樓:如是我聞

首先,史書乙個重大的作用就是為帝王提供治平之策,屬於秘府書籍之一。官修史書,很有限的人才能看到這些史籍。

其次,資治通鑑就是專為帝王俢撰的歷史帝王般圖書,鑑於當時變法的鬥爭司馬光將先王之法與自己的政治意圖也反應在這部書裡,表達自己的政治理想和理念。

4樓:

錯了。是教育幼年、少年皇子建立三觀的書。

再直白點:

盜亦有道,何況帝王。不能明察、仁義不施,則攻守之勢異也。

類似現在的濃縮版科普書籍

為了編這套書,匯集的文獻資料浩如煙海。普通人一輩子都看不完。

讀了這套書會覺得自己聰明,靠權謀足以能治天下的,都是裝逼犯。

讀了這套書覺得自己很無助,知道治天下其實很難很難,那是正常人。

5樓:葉臘石鼓

作者司馬光為北宋當時的皇帝寫的,所以叫做帝王之書。

可以理解為教皇帝怎麼做皇帝。

也可以理解為教皇帝做人。

相當於對皇權的一種潛移默化地勸誡。

既是統治階級內部的一種利益分配,

也是為了統治階級利益的最大化。

在當代,

可以當做一種管理書籍吧。

最適合董事長看。

其次是管理層。

基層員工看看也有好處。

6樓:虎銳Hooray

1、奉皇帝之命;

2、國家有預算,當朝皇帝撥款;

3、皇帝時不時親自過問編撰進度;

4、以皇帝視角寫史,以賢明士大夫(保守派)假想的集前朝有影響力的帝王的優點於一身的「完美帝王」的口吻評價前朝風雲往事,當然這位「完美帝王」一般都有個假託:「臣光曰」。

這還不算帝王書?

可惜「天子讀書者有幾?」

7樓:布衣之人

因為儒家學者希望拿這本書來忽悠皇帝,信他們那一套理論,比如一開始第1個故事,說智瑤就暴虐,趙襄子就仁義,所以智瑤就敗了,這不睜眼說瞎話嗎?

8樓:錄音機

大家都看見解讀《資治通鑑》了吧?

所以我說不應該阻攔學習繁體字,誰還有異議?

我知道我是傻瓜亂說話,我是說給比我還蠢而不自知的人聽的。

我管你簡體字是不是從古代草書來的,我就想問,重要的古代經典用的都是什麼字型?

我家有套資治通鑑,還沒有一本辭海厚的。我初中時候家長買的,到現在都沒怎麼讀。因為那不是休閒讀物。

第一感覺就是,人家是奉旨寫的好吧。就像玄奘法師的《大唐西域記》,不可能沒有傾向的。

然後,是從三家分晉開始寫的。

所以我想到了,孔子的成就是《春秋》是《周易》是《禮記》。

不是《論語》不是《大學》。

司馬光的成就不是砸缸,孔融的成就不是讓梨,王安石的成就不是春風又綠江南岸。

真正有志於學的人,應該好好考慮一下。能不能受得了那麼多辛苦。

真正的君子也不該太在意《靜夜思》寫得有多妙。

真正好的老師也不該沉溺於書本知識。

孔子再世最有可能是個大科學家。

我也有點才華,也不得志。我寫點什麼呢?

根本寫不出來什麼啊。

所以,我有三個巨集願要完成,其實難度也不高:

收集齊《近代以來海外涉華藝文圖誌系列叢書》

《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語言,政法,哲學,經濟,歷史)

《牛津通識讀本》全套

其他的,我就不搶各位生意了。

我就是那麼膚淺幼稚,什麼都說。

9樓:資治通鑑權謀

張翔:皇帝的運營系統揭秘[帝王術]資治通鑑

1 皇帝職責就是做運營,運營好乙個國家。企業家的職責也是做運營,運營好乙個企業。男人的職責也是做運營,運營好乙個家庭,乙個家族。

2 我們一定要有運營的思維。運營比管理重要,運營就是保證系統的正常運轉。管理就是管理人,管理事,管理錢,管理異常。

3 管理,必須服從運營。運營的方式決定管理的方式。

4 我不喜歡用經營這個詞,我喜歡用運營這個詞。經營這個詞,用起來沒有感覺。當我們用運營這個詞都能夠感受到活力感受到生機勃勃感受到春意盎然感受到我們必須要行動。

必須要讓整個系統運轉,我們才能夠算運營。

而經營,沒有讓系統正常運轉的意味在裡面。

5 運營,我們一定要有屬於自己的運營工具和運營哲學。

6 稻盛和夫的運營哲學是敬天愛人,它的運營工具是阿公尺巴組織。

7 現代企業,他們的整個運營哲學基本是。銷售額最大化,成本最小化。是精益生產。他們的運營工具是流水線作業,是分工合作。是外包。

8 古代皇帝的運營哲學是有三個:王道,霸道,仁道。而運營工具有遠交近攻歃血為盟,耕戰軍功制度,有周禮。

9 其實周禮他是乙個運營工具。是古代帝王運營乙個國家最重要的乙個工具。才能夠保證乙個國家自然有序的運轉。

上下尊卑,等級清晰。在它開始的時候還是非常的有生機非常的有活力的。只是任何乙個制度發展到後期的時候都會出現它腐朽的一面。

有你在保障社會穩定,這方面還是做出了不小的貢獻,不過發展到後期的時候。它讓很多人失去了上公升的通道。

10 在周禮這個運營制度之下。皇帝需要做的事情就是分封。就像老闆。

請一些管理人員。比如區域經理,某某Quattroporte,其實管理就是相當於以前被分封的諸侯。只是他分的內容和形式不同。

老闆沒有土地,只有辦公點。沒有農民,只有員工和使用者。但是本質上是一樣。

11 分封最重要的就是分名,分利,分任務,分資源,分風險,分責任。然後讓這些裂土封侯的管理,為企業的總目標艱苦奮鬥。誰完不成目標就處罰誰。

如果屬於長時間完不成目標。那就取消他的一切諸侯待遇。

12 周禮,就是用文化確認下來,誰是老大。他有他的約束性和保護性。

他的約束性就是約束那些有實力而狼子野心的人。

只有實力,沒有正統名份,你就沒有當老大的資格。

當老大,是需要有許可證的。是需要持證上崗。

13 而怎麼樣獲得上崗證書呢?必須獲得上一任老大的認可。這就是他的保護性。

他可以保護上一任老大的人身安全,財產安全。可以保護整個社會,整個系統的穩定。

14 如果你只是做乙個區域性的老大。直接分封就可以了。

如果你想要做整個天下的老大,那麼你就要想盡一切辦法,用盡一切手段,讓前一任老大禪讓。或者你替天行道。君權神授。獲得另外乙個天老大的認同。

15 人是管不住人的,人總有弱點,總有不如別人的地方。

總有人比你聰明,總有人比你有力氣。總有人比你身強體壯,總有人野心勃勃,總有人比你有錢。

你怎麼管他?

16 用系統的力量,用制度的力量,用運營系統,把他的力量,把他的智慧型。吸收掉,消化掉,發揮出來。而周禮,就是乙個運營系統,無論你再有智慧型,無論你在有力量。

你都會受制於一人——帝王。

17 帝王乙個人,一句話,可以生萬民,可以死萬民。那些智慧型者,那些力量者。都會為此勞碌奔波。這就是運營系統的力量。

公號:資治通鑑權謀,送電子書 《權謀108招》。

10樓:韋伯

去把第一卷開頭那段臣光曰:君之職莫大於禮,禮莫大於分。好好看幾遍,看明白就明白了,不明白也沒法明白了

說資治通鑑講的是權謀的,司馬光會被氣死,皇帝用權謀治國,這可是亡國之兆。

11樓:青眼

之所以成為帝王之書,是因為這是每位帝王接棒前必須接受的教育,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嘛。

每位儲君讀此書時,理解的深度肯定比一般人強,尤其是比現在普通人的理解深度深,這個不用辯駁,人家的環境就決定了他有一般人不具備的視角,理解也很深。

再說下這本書,還是很可以的,我自己看了不到一遍,感觸很多。很多生活中的瑣事都是可以找到很好的解答,還是很不錯的,大家有時間可以翻翻。

12樓:

自全民教育以前,所有的讀物都是流通在統治階級。

所以說,資治通鑑可以是帝王之書,可以是諸侯之書,也可以是村長之書。

根本說,是上級之書。

13樓:秋倏

家裡有兩個版本的資治通鑑,其中,內蒙古大學出版的資治通鑑,是文白對照的,但內容嚴重不足。

如果有機會能買毛爺爺註解版的資治通鑑,我一定要收藏一套。

閒話休提,先回答題主問題。

資治通鑑本就是寫給皇帝的書。

我之所以說內蒙古大學出版社出版的資治通鑑不全,除了章節裡的內容缺失,還缺少了「臣光曰」的整理總結。

我以前看過一遍資治通鑑(高中,白話文版本),如今又準備重讀一遍(純古文,翻字典的那種)目前,在看週紀。

資治通鑑給我的感覺,就是「戰國繼承人」的戰爭。

就是告訴皇帝怎麼挑選繼承人的。

智家立子不肖,致使三家分晉。

魏文侯自三家分晉以後,脫穎而出,使魏國強盛,任人唯賢。戰國時,兩大改革家吳起商鞅,皆在魏國逗留,公叔痤設計趕走吳起,又到了晚年才推舉商鞅,致使這兩個人乙個去楚,乙個去秦。

趙武靈王胡服騎射,讓趙國自諸侯之中脫穎而出,其雄才大略,可見一斑。然而,就是這樣乙個人物,卻因宮廷政變,餓死宮中,這裡面的權利鬥爭殘酷的讓人惋惜。

秦出公被臣子所殺,母子皆被沉江,秦獻公之時,國弱民弱……到秦孝公,他奮發圖強,張貼告示,遍求各地人才,因此,商鞅自魏而至。

賈宜在過秦論裡開篇就說,秦孝公據崤函之固,擁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窺周室,有席捲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之意,併吞八荒之心。當是時也,商君佐之,內立法度,務耕織,修守戰之具,外連衡而鬥諸侯。於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其餘的,像是一些無道之君,司馬光也不吝惜筆墨。

孟子有篇章,說,宋小國也,將行王政,齊楚惡而伐之……與孟子的旁徵博引不同,司馬光所引用的事件,更具有針對性,說宋康王昏庸無道,射天笞地,後來,終其他諸侯所滅。

甘寶搜神記,記載宋康王奪舍人韓憑妻的故事,最初讀韓憑故事的時候,對宋康王並無感覺,如今再看,倒是有「溫故而知新」之感。

齊湣王滅宋以後,驕傲自大,自稱為帝,恰恰好好詮釋了能力不足不要裝逼。齊湣王稱帝,四方來伐,出逃以後, 楚將淖齒來了一波欲加之罪,給直接殺了。

《資治通鑑》為什麼說秦始皇是呂不韋的兒子?

李超利 呂不韋一生誤人嬴政是自己兒子,其實趙姬生下嬴政時,只是碰巧不足10個月,故意讓呂不韋認為是他的孩子,異人從開始到最後懷疑不是自己的孩子,可是此時已經沒有自己說話的權利了,被呂不韋獨攬大權,為贏氏王族子嗣中成jiao埋下隱患。趕快證實吧。 努力 對,看資治通鑑週紀末秦紀初的時候發現上面說秦始皇...

資治通鑑為什麼從三家分晉開始寫起?

大明慈父朱洪武 為什麼以此為起點呢?首先,這是 續 的問題。資治通鑑 的起點主要是以儒家衛道士自居的司馬光本著 續傳不續經 的原則而定的。這其實由執筆 資治通鑑 魏晉南北朝部分的劉恕點明過 恕蒙闢寘史局,嘗請於公 司馬光 曰 公之書不始於上古或堯舜,何也?公曰 周平王以來,事包春秋,孔子之經,不可損...

為什麼《資治通鑑》裡要提到這麼多次日食?

國學默默 因為這是古代的科學。建議查詢史料記載的律曆志一章。春秋左傳正義 正義曰 食既者,謂日光盡也,故云 既,盡也 月體無光,待日照而光生,半照即為弦,全照乃成望。望為日光所照,反得奪月光者,歷家之說,當日之沖,有大如日者謂之暗虛。暗虛當月,則月必滅光,故為月食。張衡 靈憲 曰 當日之沖,光常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