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崇禎帝缺乏帝王教育,什麼可以稱為帝王教育?

時間 2021-05-09 05:14:25

1樓:肥貓

我不認為明朝皇室有啥「帝王教育」。

我反而覺得「帝王教育」論的人倒真是地攤歷史什麼厚黑學之類的看多了,。

這是純屬「白日做夢」。

2樓:彬哥大大

什麼是帝王教育呢,作為乙個藩王繼位皇帝的,雖說沒有像儲君一樣正兒八經的受過帝王教育,但是基本常識還是有的。崇禎的問不在於他的業務水平,而在於他性格上的缺陷導致他無法做到可以挽救大明的江山。事實上當時的情況就算是真正明君也不一定挽救大廈將傾的明朝

3樓:haha kim

所謂的帝王教育,說穿了,不過是把「外儒內法」的本質講明白而已。

就拿《鄭伯克段於鄢》來說,明明是欲擒故縱(俗稱放長線釣大魚,厚黑學之補鍋法)的權謀,卻偏要冠以「多行不義必自斃」的名義。

為什麼要請大儒、還要熟讀儒家的經典著作?因為要用聖人的話解釋自己行為的正當性啊。

聖人的話是用來進行解釋的,不是用來辦事的。

帝師的職責就是要把這層意思講清楚。

4樓:

拿足球比喻就是

崇禎應該學的怎麼當好乙個裁判。可他原本定位是親王,學的是怎麼做一位文明觀眾。

結果倉促上場,被球員一起鬨,腦子就懵了,一通亂掏牌,把比賽愣是給攪黃了。

5樓:「已登出」

帝王教育就是權術和心術,也就是制衡分化大棒加胡蘿蔔,崇禎最大的失誤就是搬倒了魏忠賢沒有再扶植新的大太監,東林黨沒人制衡,收不上稅求也沒用。

像這種皇帝種地用的是金鋤頭式的帝王教育簡直搞笑, 還不識民間疾苦,逗笑了,帝王教育需要了解民間疾苦然後為民做主,對吧? 電視劇集看多了,帝王教育得目的就是為了維護統治, 封建王朝的統治基礎就是鄉紳士大夫階層,如何維持朝政各方勢力平衡才是帝王應該學的。

6樓:顧姜傑

7樓:carltoon

崇禎不是缺乏帝王教育,恰恰是被老師們教傻了,老師們眼裡的好學生基本就是聽老師話,親賢臣遠小人的的君主,這種教育指向乙個目的——尊重在野地主的利益,不要老想救濟貧民,老師眼裡的好學生上台後基本就是幹一些挖自家牆角的蠢事,例如宋仁宗、嘉慶、崇禎,甚至包括漢宣帝。反而那些童年就即位的兒童皇帝,受過做皇帝還被管教的憋屈,親政後敢作敢為,直接把滿朝大臣按在地上摩擦,例如宋哲宗

8樓:劉成昊

辦公室歷史學的知乎果不其然。

都拿嘉靖做例子,真是爆笑。

嘉靖那丟人到被蒙古又圍了首都的還被捧了,不就是辦公室史學愛好者的內戰內行嘛。

明亡是個多層次全方位到因素,哪怕是皇帝,在這上面也不能起到決定性因素。

說大一點叫歷史的偶然無法阻止歷史的必然

說小點是,大廈將傾,豈獨木能支?

9樓:狂亂

高票回答都解釋太複雜了。

簡單的說,乙個腦子正常的成年人,被別人一頓忽悠就不知道東南西北,別人說什麼就信什麼,要什麼就給什麼。

這種傻蛋缺的不是帝王教育,是智力

明朝上乙個傻蛋叫建文帝,和這個一樣丟了皇位。

崇禎他就是不學無術的小青年意外得了皇位。顯然,他沒有當皇帝的本事…越忙越亂,越努力越作死。

為什麼說《資治通鑑》是帝王之書?

Vincent 鑑於往事,資於治道 雖然是編年體史書,但是裡面有政治,經濟,文化,還有如何處理民族問題以及軍事上的重要問題,都是些治國平天下的東西,普通人讀了何用。這部書妥妥的相當於社會主義下的馬哲,政經,毛概三本書的合集。能弄明白了,不是帝王也基本上是位極人臣 最起碼放現在公務員能進面試! 貝海吟...

有哪些意境開闊的帝王詩?為什麼勛貴出身的帝王詩歌反而不如布衣天子?

天水星火鉗劉明 乙個人的作品風格主要受其所處環境影響吧。譬如劉邦南征北戰,摧勁楚滅強秦,有大氣點的作品是自然的。難道指望身處宮闈的劉徹有什麼磅礴的作品?讓宅男僅僅腦補,搜腸刮肚也不見得會多大氣。至於李世民,他雖也曾出征,不過畢竟也主要是治世之主,其實大氣點的也不是沒有,只是達不到辛棄疾那樣的 壯詞 ...

為什麼生命教育缺乏?導致很多人想不開失去生命?

大郎 我的生命的意義就是 用我的理論 貢獻論 大郎公式 去實現按貢獻率分配再分配的倒金字塔分配制度,用50年時間 還剩45年 消滅人類心靈的霧霾和沙漠變綠洲,引領人類重返人工智慧高科技的伊甸園即人間天堂大同世界,實現人類可持續發展的終極目標! 生命教育不缺乏,也會有很多人想自殺好吧?你以為自殺的那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