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歷史上,劉備為何要三顧茅廬?

時間 2021-05-08 11:09:12

1樓:

歷史上也是三顧茅廬,三國志和出師表都提到了這件事,諸葛亮的人品還是很堅挺的,而且當事人還沒死光,這種事也沒辦法撒謊,就是「三顧臣於草廬之中」。

至於三顧,這是為了體現對人才的重視,還未必只針對諸葛亮,都是有先例的。譬如齊桓公聽說東郭野人很有才,去了五次才見一面,更不要說燕昭王千金市骨了。

諸葛亮本身就有大才,背景足,有人吹,重視是正常的。劉備跟他正式接觸後,自然如魚得水。

2樓:醉人清風

公元2023年,乙個不認識字的16歲文盲少女跑到還未登記的法國王儲查理面前, 聲稱自己看見過大天使,是神的使者,想要從法王那裡得到兵權去對抗英軍。結果查理竟然真的答應了她,並且讓她統帥法軍。這個少女後來被稱為聖女貞德。

有位歷史學家說:當查理王儲同意由貞德來領導他的軍隊並準備戰爭時,他很可能已經試過所有正規、理性的策略選擇,然而卻皆告失敗。

這個文盲少女和諸葛亮當然是有很大區別的。但那位查理王儲在當時的情況環境對比上和劉備卻有很大的相似。一心想要匡扶漢室的劉備在此之前也嘗試過很多很多辦法了,結果打了半輩子,還是依附人下,寄居新野。

突然幾個人都對他說,諸葛亮很了不起,對你一定有用,他當然要全力爭取。

換了曹操,或許心胸也寬廣,但已經佔據中原,謀士如雲的他,最多不過是光腳迎客,絕對不會去親自請什麼人才,這是乙個需求性的問題。

3樓:龍楚象

不說三國演義,說現實。真的歷史上,諸葛亮應該是荊襄集團的利益代言人,或者說是劉表之後,荊襄世家大族整合資源與劉備集團合謀利益的總經理。本質上說,劉備三顧諸葛亮是一次政治聯姻或者說聯營。

他倆結合在一起就是一次劉關張集團+荊襄集團的股份公司聯營,加上最後,以李嚴為代表的成都力量,劉備開創的蜀漢公司才可以穩定運營,進而對抗東吳和曹魏。

在這個大背景下,實際上劉大耳三顧的不是乙個人,而是一大堆戰略資源。此外,古人的二十歲,非我們現在20歲所能比,不能說諸葛亮20多歲沒啥軍政能力,實際上秦朝的時候甘羅十幾歲就拜將了,諸葛亮作為荊襄集團的利益代言人,其自身能力也不是年齡可以涵蓋的。

乙個如魚得水,已經很明白,水是一片資源,乃至乙個平台和根據地,不是乙個人。

4樓:巨人捕手

公元207年,當時劉備在新野小縣駐紮,只有萬把來人,先是招募了徐庶,幫劉備打了幾仗。徐庶跟劉備吹牛的時候說,我兄弟諸葛亮,有管樂之才,子房、呂望之志,你要把他請過來,何愁不滅曹,不過這個人比較吊,不能召過來,只能自己去請。劉備於是去了三次才見到,諸葛亮給劉備畫了個餅,劉備就吃了。

5樓:小湧

諸葛亮出師表了說了先帝三顧茅廬的事情,所以這事兒應該是真的。

劉備三顧茅廬也是情勢所迫,因為他急需乙個戰略家,而不是乙個會帶兵打仗的。

他仔細思索了半生戎馬歷程,發現自己最大的失誤就是沒有戰略規劃,瞎jb打,東一榔頭西一棒槌的。

曹操已經統一華北,孫權也有江東。群雄割據的局面已經接近尾聲,他卻只有乙個新野小城。

剩下的地方已經不多了,我想他一開始的想法應該是越過劉表奪取荊南四郡。畢竟這裡劉度,韓玄,趙范等人都是庸庸碌碌,見風使舵之輩,但是逼急了,人家投降曹操,也不會跟你劉備啊。

劉表在荊州,劉璋在益州,雖說算不上實力強,但比你劉備還是強出很多的,他又惹不過。

這個時候他自己是想不到啥辦法了,所以諸葛亮就成了他最後乙個希望。事實也證明,諸葛亮隆中對三分天下的計策是正確的。

諸葛亮他哥諸葛瑾在東吳上班,我想劉皇叔就是自己想到了聯吳抗曹,瓜分荊州,奪取益州的計策,他也需要乙個牽線的。諸葛亮就是這個牽線的。

諸葛亮是徐庶推薦給劉備的徐庶與諸葛亮交往密切,沒準兒平時兩人聊天就說過天下局勢,三分天下這個策略徐庶也知道,但是徐庶寒門出身,在東吳沒啥關係,孫權憑什麼見你呢?因此,這個計策不管是劉備陣營裡的誰想到了,都需要諸葛亮去實行。

別說三顧了,十顧也得顧出來。

6樓:王之Shawn

看過三國歷史就知道好的謀士的重要性了。

奉天子以令不臣就是謀士毛階提出來的,讓創業初期的曹操找到了方向;官渡之戰荀攸乙個聲東擊西就幫助關羽斬了顏良,後來就用計殺了文醜;之後又是郭嘉提醒曹操袁家兒子必亂可以靜觀其變,然後袁家果然亂了;再後郭嘉又用水攻的計謀滅了呂布;曹操爭關中也是用賈詡的計謀離間了韓遂和馬超才取得了勝利。

而劉備這邊在獲得謀士前到處流浪,得到諸葛亮後才找到了自己的方向;之後諸葛亮幫助劉備遊說聯合了東吳一起打敗了曹操才最終立足了荊州;之後根據隆中對入川,可惜龐統死的意外,但是得到了法正;其中絡城之戰剛開始一年劉備打不下來,也是靠諸葛亮張飛趙雲等人入川後才拿下的;後來法正在漢中用計幫助黃忠斬殺了夏侯淵。

法正不死,劉備夷陵之戰也不至於輸的這麼慘,所以求得一位謀士非常重要。

再回顧歷史,乙個頂尖的主公身邊必有一位以上的頂尖謀士,劉邦的蕭何張良,曹操的荀彧,苻堅的王猛,劉裕的劉穆之,朱元璋的李善長劉伯溫等等。

7樓:諸葛看山

你了解一下霍去病、鄧禹、賈復這些,少年出場,青年就功勳卓越,名震天下

諸葛亮二十多出山,中年立業,都算有點老了。古代壽命較短,年紀越大就越不堪用。

要是有人告訴劉備,某地有一群十五六歲的少年,堪稱當世鄧禹賈復,我看劉備就是爬也一定要爬過去。

8樓:Cerptcte

從剛逃亡到荊州,到劉表死後人多從之,拉攏士人本身就是劉備一直在做的事情。名士地位高,對待他們放低身位、多次相請也是君主慣用操作。劉備用自謙姿態拜問過很多名士並非不可能,只不過最後諸葛亮官至蜀漢丞相,他出仕時的細節就專門描寫出來。

9樓:秋梓

最主要的問題還是那個時候劉備知道了自己缺什麼。

駐新野時,劉備雖早已戎馬半生,自覺用兵不差人緣也好,但就是無法自立門戶割據一方。長此以往,自然離自己心中理想越來越遠。歸根結底他軍中都是大老粗,沒人能為其參謀和處理文職外交工作,這一點在徐庶到來後顯得尤為明顯(有徐庶和沒有徐庶差距實在是太大了,讓劉備嚐到養參謀的甜頭了)。

所以劉備自此便開始不再踐行原本走到哪算哪的草莽政策,轉而求賢若渴,大力尋求人才。這個時候,即將離開的徐庶向劉備推薦了諸葛亮,以劉備對徐庶的信賴,這個人是絕對不會放過了。

10樓:小豬快跑

因為劉備當時不僅三顧茅廬,也不僅招募了諸葛亮,作為三國頂級社交達人,劉備依附劉表期間主要的工作就是打仗加拉人。史料對此是有記述的:「荊州豪傑歸先主者日益多,錶疑其心,陰御之。

」「琮左右及荊州人多歸先主。」要知道,劉備在荊州毫無根基,只是乙個客將,劉表就算保守,但也是單騎定荊州的人物,魅力不差,能完成這麼大面積的人才流動,充分說明了劉備社交力度之大。甚至於東吳都知道,劉表死了,荊州民心在劉備,「肅請得奉命吊表二子,並慰勞其軍中用事者,及說備使撫表眾,同心一意,共治曹操,備必喜而從命。

」為啥三顧茅廬?因為劉備本就是廣撒網,大面積招募人才,更何況是重點結交的水鏡推薦的諸葛亮呢。是不是只有三顧茅廬?

大概率不是的,很可能其他豪傑那裡劉備也沒少來這種低姿態,只不過武侯太璀璨了,三顧茅廬成了經典而已。

11樓:臨安寧

好歹和曹操乙個亂世梟雄,乙個亂世奸雄,曹操可以有「吾之子房」劉備就不能有「水」了?曹操可以哭郭嘉,劉備為什麼不能三顧茅廬?

所以說,地攤文害人吶

12樓:斷續寒砧斷續風

關於三顧茅廬,先闡述一下我的看法。

1、《三國志》中有關三顧茅廬事蹟記載很簡明,就幾個字:劉備聽說諸葛亮大名,去了他家三次,終於見到本尊。

由是先主遂詣亮,凡三往,乃見

2、另一部史書《魏略》則和三國志唱了反調:諸葛亮主動北上仕官,劉備和他素不相識,看他又很年輕,所以很怠慢。

亮乃北行見備。備與亮非舊,又以其年少,以諸生意待之。

3、再來看看諸葛亮在出師表裡的自述:劉備不嫌棄我出身卑賤,三次到寒舍訪問,諮詢天下大事。我非常感激,決定出山效犬馬之勞。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

我相信丞相的人品,所以三顧茅廬為史實無疑。

接下來再談談能力這件事,能力和年齡掛鉤麼?非也非也。項橐七歲為孔師;甘羅十二為使臣;霍去病十七歲威震塞外;馬超十八歲被西羌奉為天人;蘇秦二十五歲七國掛相;周瑜二十六歲成託孤重臣;韓信二十七歲拜上將軍;岳飛二十八歲讓金人發出了撼山易撼岳家軍難的哀嘆。

歷史長河中這樣的例子多到不勝列舉,只要你願意聽,我能從天亮講到天黑。所以年齡和才能真的不能掛鉤。自比管仲樂毅的諸葛亮,用餘下的二十七年生命譜奏了燦爛輝煌的忠義之章,劉備行三顧之禮是超值的。

13樓:彼岸天

古之國君,有以千金求千里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於君曰:"請求之。

"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馬,馬已死,買其首五百金,反以報君。君大怒曰:

"所求者生馬,安用死馬而捐五百金!"涓人對曰:"死馬且買之五百金,況生馬乎?

天下必以王為能市馬,馬今至矣!"於是不期年,千里之馬至者三。

諸葛亮有大才,三顧茅廬自然是值得。即便諸葛亮無大才,三顧茅廬也是佳話,千金買馬骨,展示的就是態度,何愁沒有真正的人才來投?

14樓:天雷無妄

因為諸葛亮是劉備這麼多年來遇到的唯一為他做事業規劃的人。劉備能聽到諸葛亮的名字,是出於他所器重的徐庶和荊州本地大佬司馬徽的舉薦,而徐庶作為諸葛亮的好友,知道他的脾氣,於是對劉備說:「這個人不能讓他來見你,得你去見他。

」這可能也有給諸葛亮造勢的意思。有徐庶這個朋友做前期營銷,再加上劉備對人才的渴望和尊重,才會去找了諸葛亮好幾次。而見了面一聊,不得了,這個架子超大的小年輕居然能把當時的局勢說的一清二楚,對劉備接下來該怎麼實現復漢大業也是交代的明明白白。

劉備瞎混了大半輩子,只怕是頭一回把自己要走的路看得這麼清晰,自然會拿諸葛亮當寶貝。

有人說劉備是看上諸葛亮的人際關係,簡直可笑。劉備從一去荊州就開始拓展人脈,結果呢?「荊州豪傑歸先主者日益多,錶疑其心,陰御之。

」被劉表盯上了,還能有什麼發展?史書對劉備駐新野這七年的事蹟記載甚少,可見並沒有什麼作為。諸葛亮的人脈應該是直到劉備收劉琦部眾、領荊州牧之後才真正發揮作用,因為那時候才是荊州士人大量投奔劉備的開始。

如果把三顧茅廬時的劉備換成朱元璋,蜀漢之後的走向會怎麼樣?

真不是我看不起問問題和答問題的人動不動就能力個性打天下這些是基礎?這些問題都說不通還來問朱元璋如果換到三國時代很大可能性要GG 或者只能嘯聚山林 為什麼三國時代人口稀少知識被士階級壟斷社會上下層是割裂的這個時候你朱元璋出來能做什麼事?加強版孫堅或者加強版張梁 到了元朝地少流民多大量讀書人沒有出路政治...

在劉備三顧茅廬之前,諸葛瑾為什麼不向孫權推薦諸葛亮?

大白兔 分散政治投機是那個時代世家大族的基本保命策略。諸葛瑾在吳,諸葛亮在蜀,諸葛誕在魏。無論最終哪個國家統一,諸葛家都能有人站在政治舞台的前排。類似的例子還有 司馬懿輔佐曹丕,司馬孚輔佐曹植。無論最後誰繼承曹操的家業,對於司馬家族來說都穩賺。荀彧輔佐曹操,荀諶輔佐袁紹。誰贏了荀家都不虧。 開天闢海...

如果劉備沒有三顧茅廬,自比管仲樂毅的諸葛亮是不是就淪為天下笑柄?

愛上歷史 臥龍之名天下皆知,沒有劉備過於諸葛亮會退而求其次呢?但是不得不承認的乙個事實是你是一匹千里馬也必須有伯樂,不然也就和凡馬一樣等不可得。 Imi 孔明二十七歲得劉備知遇之恩,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伯約二十七歲得武侯知遇之恩,成都身死日,漢將有餘哀。三代人用忠勇和血淚演繹譜寫了閃古爍今的季漢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