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三國,真正的國力 面積 人口等方面對比是什麼樣(綜合分析誰弱誰強)

時間 2021-06-01 14:06:40

1樓:伏雲間

送分簡答題一道。

人口軍事對比:

國力和人口:魏》吳》蜀漢

面積對比:

面積三國差不太多,魏國因名義上占用西域而顯得大些。魏國的地盤最好,魏國所在的中原地區與關中地區,是兩個得到高度開發的地方,吳國的荊州與江東也是經濟發達、糧食充足的地區,而蜀國只有蜀地與未開發山林。

面積:魏》吳》蜀漢

2樓:

按所佔土地來講:

魏國擁有青冀並幽徐豫兗司雍涼十州,以及荊州北部三郡,曾短暫拿下過漢中,但後來被劉備擊敗,不過曹操遷走了漢中大部分人口(差不多有20萬)。

吳國擁有揚廣交三州,以及荊州大部分,湘水之盟時吳蜀各佔三郡,後來東吳偷襲荊州,夷陵又打贏後,荊州大部歸屬東吳。

蜀國只擁有益州一州,剛攻下益州時本來劉備擁有荊州五個郡,後來湘水之盟還了兩個郡以交換南郡,夷陵之戰後完全退出荊州。

按人口數來講:

魏國有種說法是戶口60萬3千,人口443萬2千,兵力80萬,吏三十萬左右。

吳國全盛時是戶口52萬3千,人口240萬,兵力30萬,吏十萬左右。

蜀國巔峰時應該是襄樊之戰之前,當時蜀漢還沒立國,具體有多少未知。劉禪投降時是戶口28萬,人口94萬,兵力10萬2千,吏四萬左右。

綜合來講,魏國國力最強,而且前期甚至要強於吳蜀之和。吳國國力次之,後期佔據廣交二州以及荊州大部後開始快速提公升。蜀國國力最弱,只有襄樊之戰前國力可能短暫性地略微超過了當時的吳國,夷陵之戰後國力極度虛弱,靠諸葛亮及其後繼者的數十年治理才恢復了元氣,但仍是三國中最弱的一環。

歷史上的周瑜不是三國演義中所寫的那樣,為什麼中學課本還要學草船借箭那一段?

界愛 知乎的風氣現在都成這樣了?課本上說了這段是虛構的了?這是初中的吧,初中有多少人讀過三國志?文學和歷史自然是不同的,但是又有多少人讀正史?誠然,他是個文學作品,但是真是的歷史作品就沒有文學性了?果然都是人均985的知乎!怕了怕了! 李合 親,不是中學語文課本,是小學語文課本 另外語文課主要從課文...

萌新想要了解歷史上的三國應該買什麼版本的三國志?

樂為孫伯符致死 中華書局的裴松之注不錯啊,書名人名有下劃線做標記,不會產生誤解。雖然裴注有爭議,但個人感受讀三國志不讀裴注會少很多樂趣。所以強烈推薦有裴注的版本。如果有一點古文底子的話最好不要買文白對譯,很多史家記敘的幽微之處是看原文才能體會到的,有對譯還是有一點依賴心理吧,看著看著就跑偏了 而且大...

歷史上的三國格局走向是怎樣的?

追呀跑呀 歷史上的三國,建議讀 三國志 在歷史上,三國的發展需要慢慢梳理。演義中重點刻畫了戰爭的場面以及尊漢的口號。在三國志中更多的是三國之間的博弈。三國志中有很多細思極恐的細節。別猶豫啦少年,快去讀一讀吧 與其沒有讀過來問別人,不如自己讀一讀體驗一下,再來交流。讀不了文言文就先讀白話的。一定會有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