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歷史學有什麼用?

時間 2021-05-08 05:11:55

1樓:適途諮詢

歷史學是對過去事件進行篩選和組合的知識形式,研究包括人類社會的一切問題。

它不是信條、教義、文學。歷史學的目的就是盡可能地逼近真實情況。通過分析先人留下的文獻古籍,從而研究不同時期不同地區人們的生活和文化,探索人類的發展軌跡,為當今和未來的社會生活提供借鑑

學習歷史,更重要的是思辨,通過研究歷史,加深思考、培養德性、增加可能、拓寬認知邊界。有時回溯歷史看似遙遠的事,極有可能轉頭就落在自己身上,不然也不會有那句「歷史總是驚人地相似」,歷史雖是過去式,但某種程度上歷史學也是未來學

歷史記錄了擁有好奇心的人類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無時不刻在探索周遭的一切,鮮活靈動。關於歷史學者的作用,有位作家寫道:歷史學家們最根本的過人之處就在於擅長把支離零散、斷裂殘破、枯燥乏味的現存史料,點化成為讓人興味盎然的完整敘述,以期人們對往事的來龍去脈有更多的了解

這段話準確地描述了學習歷史學的引人之處——趣味敘事和嚴謹學術的奇妙融合。探索和好奇真是人類最美妙的體驗,無論是文科理科,歷史還是物理。就如和菜頭所說:

我們此刻不是站在終點回顧過程,而是站在中途回望過去。每乙個時代裡人類都在試圖找尋答案,在找尋答案的過程裡產生知識。正因為人類並不知道終極答案,也不存在全知全能的人,所以一路探索到現在。

回答選自這個長期被鄙視的「最沒用專業」到底有沒有用?

2樓:

乙個困擾了自己很久,並且依舊在困擾自己的問題。雖然大佬們已經說了很多,也很精彩,但大家說的往往是「歷史」之用,而非「歷史學」之用。二者還是有著非常顯著的區別的。

一點點淺薄的見解,歷史學可以用來訓練理性,傳承文脈;歷史則可以用來認識世界,洞察人生。(^_^)

3樓:lynnvic

高讚答主說得很好,歷史學習對個人的思維訓練分析能力的養成訓練是乙個長期且逐漸受益的過程。

學生總是在歷史課上問,學歷史有什麼用。

對於學生而言,歷史這種思維訓練的過程對他們來說太抽象,在當下並不能理解。每次的回答都不同,我給到最多的回答是,歷史能讓你們知道我們所生活的現在社會是怎麼慢慢形成的,這個社會的執行規則是如何出現並改變完善形成我們現在看見的樣子的。

曾經有一次問乙個瓦薩學院哲學系畢業生,學哲學有什麼用。他說,學完哲學能讓你了解世界上有那麼多的事情都是你無能為力的,學會的是接受這一切。我覺得學歷史也是,學習歷史除了讓我知道社會執行規則,還能讓我對社會變化產生無限興趣。

作為其中一員,我能在這樣的社會裡在大歷史面前,找到個人內心和外在都能達到平衡,找到讓我內心和生活都滿足的方式來度過這一生。

4樓:Skating

首先我們思考乙個問題,歷史是什麼,參考維基百科的定義「歷史指人類社會過去的事件和行動,以及對這些事件行為有系統的記錄、詮釋和研究。歷史可提供今人理解過去,作為未來行事的參考依據,與倫理、哲學和藝術同屬人類精神文明的重要成果。」也就是說,歷史涵蓋的範圍非常廣,一切和過去相關都屬於歷史的範疇。

然而現實中的很多人把歷史理所當然地認為是中華上下五千年,是圍繞各個朝代、皇帝、名人之間的奇聞趣事,是某年某月某日發生了什麼重大事件這樣的問題。如果這樣想,那讀歷史可能更多地增加你平時和朋友之間的談(cui)資(bi)資本。但是,如果你是學建築的,你會覺得學建築史沒用嗎?

如果你是學經濟的,你會覺得學經濟史沒用嗎?而如果你在10年前讀過日本戰後經濟史,現在都應該有幾套房了吧。正如魏徵所說「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對於自己從事的行業,了解相關歷史、對相關重要事件有自己的看法和判斷應是每乙個人必備技能。

所以再次回到這個問題,學習歷史學有什麼用?如果是和所處行業關係不大的歷史,短期內確實未必能發揮多大作用;而如果是行業相關的歷史,要想成為top,你必須成為這個行業的歷史學家。

5樓:不傷心

這個問題讓我想起閻步克先生十幾年前的文章,一言蔽之學習歷史是理性與良知的訓練後來在豆瓣先生的一篇高調即唱完中表現出了不限於學術範圍的悲觀情緒。文章後胡先生追溯閻先生青年時對知識分子的定義:知識分子就是社會良知的守夜人箇中滋味,令人感喟個人以為閻先生是在世學者中極有傳統士大夫風骨的。

只恨此生無能拜其門下。

6樓:不吃超市的SC

我覺得讀歷史的好處是可以能更多方面的看待乙個問題或乙個人。

秦始皇雖然是一位暴君,但他統一六國,統一衡量尺度。

孔子雖然是一位聖人,但他歧視勞作。

隋朝雖然命短,但溝通了京杭大運河。

唐太宗雖然自稱明君,但他篡改史書。

等等……

7樓:超級佛跳牆

就像某老師說的大人物學了有大用小人物學了一點用也沒有....

我倒是覺得不要非把所有東西都非要有什麼用學習中有很多樂趣就行了

8樓:直指繡衣大長秋

知道自己的過去才能知道自己是誰,知道朋友的過去才能知道如何更好地交朋友、對待朋友,知道敵人的過去才能知道敵人的本質和弱點何在、如何對付敵人。

總之歷史、考古都屬於非一日所能成就,從發生和發展歷程深挖事物本質的學科。

歷史學科不是說書講故事,也不光是中學教材作為政治課的輔助,對各國政治制度有目的的評說。我是從美國的歷史學家麥克尼爾的《西方的興起:人類共同體史》開始真正意識到歷史學科的意義的。

9樓:程程

學歷史最大的作用是自我的樂趣。當通過全方位的資料全面了解到乙個歷史人物時,會設身處地的理解人物的所做所為甚至所想,會理解歷史的侷限性以及被異化的無奈。

學歷史有時最有感覺的時候是自己對歷史深深的嘆息聲,你會有自己的想法,自己作為歷史人物會有自己的解決辦法,但最後得到的都是無奈以至同情。

10樓:

拿破崙說歷史是唯一的哲學

你可以理解為因為歷史也包括了哲學大師的產出。

歷史可以讓人想得開,比如你覺得你混得不好,不過比你牛的人也會遭遇滑鐵盧啊,沒什麼一定的,你已經做了你能做的最好選擇。

再簡單點,上流人士比較喜歡引經據典,下層人推崇能引經據典的人。

11樓:啊啊啊啊

你會知道在偉大的王侯將相繁華糜麗,過眼皆空你會發現塵土百姓千年後黃土一抔,不留下任何蹤影你會發現偉大的戰爭只不過一將功成萬骨枯,數萬數十萬的人為之犧牲,而且不為人知,泯滅不見

從而,你知道了,你的喜怒哀愁算個

屁!!!不會再那麼矯情

12樓:

學習歷史,可以有理有據地告訴全世界:

端午節是中國的習俗。

孔子是中國的歷史人物。

筷子是中國的發明。

我們為我們的歷史和祖先驕傲。

13樓:紫霞狼

以高中和文科實驗班的同學住混合寢室的經驗來分析,學歷史的主要作用是——吹比!

通宵達旦的爭論!

酒足飯飽的爭論!

正史野史的爭論!

以古喻今的爭論!

惡意隱喻的爭論!

<(`^)>

14樓:神筆書生呂落地

歷史學的概念不大懂,但是個人很喜歡歷史,所以簡單的說一說;

先說結論,學歷史可以使你能夠完好的處理好所有生活工作上的人際交往(當然要學的懂的情況下);

幾千年華夏歷史,現在能夠了解的被古人記載下來的都是在某些方面出彩的人;而歷史彷彿更側重於朝堂,一直以為朝堂是整個社會的智慧型的縮影,當今社會你所能遇到的問題都能夠在其中找到類似的事件,許多的歷史解讀使得我們去了解歷史並不是那麼困難,那麼在同樣的問題下,前人好的解決辦法是值得借鑑的;

當今社會應該大多數人接觸的層面都比不上古代朝堂上那些精英,所以不必擔心你接觸的人比他們難搞,既然這樣,看一件事情分析其涉及的人以及他們的動機,然後加以解決應該是很容易的;

至於未來,歷史與未來一直是有所傳承的,歷史上各個朝代開國君主對待功臣的態度大抵相同,新中國自然也是類似;

然而又有更多的改變,時代背景不一樣,科技的發展使得社會的架構早就不再像從前一樣了,世家和皇權作為核心矛盾的時代早就過去了,歷史上的諸多變革都是由人來進行主導,當今社會更像是人們考慮如何適應這個時代;

歷史學有什麼出路?

天差水長 我的同學大多都是公務員和老師,還有一批正在深造,也不知以後的選擇,但想來還是教育行業偏多吧。其他行業可就寥寥無幾了 寫下自己的經歷當個反面教材吧 我本科是個雙非一本,比題主多有不如 最初是抱著從事歷史研究的心思報考的歷史,也確實在這條道路上走了一段,或許是我心思太過跳脫緣故,我最後還是沒繼...

歷史學專業學什麼?大學學歷史學怎麼樣?

他們可能會說喜歡歷史和喜歡歷史學是兩碼事。可是起碼你知道你喜歡歷史 如果家境還可以的話我覺得大學志願不用填的太功利,按照自己的興趣來就好了。畢竟如果連喜歡歷史的人都無法確定自己是否真的適合歷史學。那更何況其他自己從來沒有了解過的專業。大家可能會說哪個哪個專業好,哪個哪個專業賺錢。但前提是你適合嗎?或...

為什麼歷史學研究生導師不讓學生讀歷史學的通俗讀物?

一,沒時間。好的書海了去了,需要提高的能力和知識多了去了。這一點你如果心裡還沒點數。不必讀下去了。二,文學比歷史學通俗讀物更好,你有時間還不如讀文學。三,導師是從研究角度說的,從興趣愛好來看,你想讀可以讀。 蜉蝣 其實很好奇啊,樓主既然都是研究生級別了,如果還分不清明朝那些事兒這種書的類別的話那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