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一次分母方程式怎麼解?

時間 2021-06-09 12:22:37

1樓:只有Kevin沒有哥

/*以下回答僅供參考*/

解分式方程的一般步驟——

1.去分母:方程兩邊同時乘以最簡公分母,將分式方程化為整式方程;若遇到互為相反數時,不要忘了改變符號。

(最簡公分母:①係數取最小公倍數②未知數取最高次冪③出現的因式取最高次冪)

2.移項,若有括號應先去括號,注意變號,合併同類項,把係數化為1 求出未知數的值;

3.檢驗:求出未知數的值後必須驗根,因為在把分式方程化為整式方程的過程中,擴大了未知數的取值範圍,可能產生增根。

驗根時把整式方程的根代入最簡公分母,如果最簡公分母等於0,這個根就是增根。否則這個根就是原分式方程的根。若解出的根都是增根,則原方程無解。

如果分式本身約分了,也要代入進去檢驗。

在列分式方程解應用題時,不僅要檢驗所得解的是否滿足方程式,還要檢驗是否符合題意。

一般的,解分式方程時,去分母後所得整式方程的解有可能使原方程中分母為零,因此要將整式方程的解代入最簡公分母,如果最簡公分母的值不為零,則是方程的解.

★注意(1)注意去分母時,不要漏乘整式項。

(2)増根是分式方程去分母後化成的整式方程的根,但不是原分式方程的根。

(3)増根使最簡公分母等於0。

(4)分式方程中,如果x為分母,則x應不等於0

具體到這個方程,基本上也是照套

1.去分母:X+4與X-4的最簡公分母應該是(X+4)*(X-4),兩邊同時乘以(X+4)*(X-4)

2.化簡:

然後就變成

3.去括號以後變成

等號左邊提取公約數『6』,剩下『X-4』與『X+4』相加得2X,所以等號左邊就是『12X』

然後就有:

把等號左邊的12X移到等號右邊即可(也可以移右邊的2X^2-32到左邊,方程變成-2X^2+32+12X=0,再提取『-1』就得到2X^2-12X-32=0)

直接就變成乙個二次方程。

剩下的就根據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了。

根據韋達定理有 ,代入得

最終有這就完了?哪有這麼快?!

還得回過頭,代入原來的方程再檢驗:代入x=8有 ,可以;再代入x=-2有 ,也可以

結果就是

2樓:劉水清

中中國人也在古代很會解方程。但是,你看了笛卡兒的數學書,你就會發現,笛卡兒對方程的認識是多深!他對方程的形式進行了理論上的研究-這,正是我們缺少的!

當然,他也不喜歡負根,稱為"虛根"。古希臘數學家不承認無理數深深影響了後來的歐洲數學家。我們今後要重視理論理性方面的探求。

一元三次方程如何巧解?

一般的一元三次方程的標準解法見我這個回答 如何計算一元三次方程?至於所謂的巧解,一般是高中生做高考題時遇到的吧?就是先湊出乙個有理根,因式分解後再求另兩個根 這種問題給正反兩種思路 正面思路就像高讚答案說的 對於整係數多項式 如果有理數 且 互質 是 的根,那麼 且 具體證明過程你隨便找本高等代數教...

2X 3 2X 4是一元一次方程嗎?

首先你要知道什麼叫元,什麼叫次。元指的是微小的變化量,通常簡稱微元,既然是變化量,那自然就是未知的數,就是X。而次指的是未知數次數,那為啥叫次呢?因為是一次一次的相乘,那x乘了多少次,就是x的最高次冪,即最多有幾個x相乘。那麼上式就是一元一次方程,只不過方程無解。方程是指含有未知數的等式。是表示兩個...

二元一次方程怎麼解,求推薦有哪些實用的解題技巧?

寧靜致遠 主要是消元,倆種消元方法 代入消元 一般將乙個未知數的係數化為1,代入另乙個方程中,即可求出另乙個方程的解,然後剩下乙個隨便代哪個都行,就可以求出來 加減消元法 找方程組同一未知數係數的最小公倍數,然後採用加或者減的方式實現消元,進而可求的乙個未知數的解,同上可求出另乙個未知數的解 比較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