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科學家可以發現幾百甚至幾千光年以外的星系?

時間 2021-06-03 18:55:50

1樓:淋楓

當乙個物品反射或者散發出來的光進入你的眼睛的時候就算是看到他了,所以理論上來講人實際看到的物品與現實是存在時差的,只是時間很短很短而已。那麼幾百光年外的物品,雖然他反射或者散發出來的光從出發到進入我們的眼睛需要經歷幾百年的時間,但是人家出發早啊!那束光幾百年前就出發了,只是剛好這一瞬間被你看到了而已。

當然,你看到的他也是幾百年前的他了,畢竟有時差。

2樓:

「我們知道光年是光一年走過的距離,因此,是否可以這樣認為,要想發現在一百光年外的星系,應該需要兩百光年」

首先,不是我們知道,是我們定義,光年是我們定義的單位,並非客觀事實。

其次,不是需要兩百光年,是年。

還有,我們非得發訊號再返回?你每天眼睛都是發光然後接收反射回來的然後再看到?

很多天體,當我們觀測到的時候,可能已經不在了,夜裡星星,很多或許早消失了,雖然還在你眼裡閃耀。

3樓:蕭別離

問問題也要先做一下功課先,自學的能力很重要,隨便乙個有著基本物理常識的高中生也不會說出「幾百億光年」和「一千億光年」的。

4樓:半襲神裳

根據現在階段的資料,宇宙年齡大約在130億年,如果宇宙是靜態的,那麼人類可觀測距離最多應該是130億光年了。因為資訊最多以光速傳遞,最遠距離就這麼多了。

但是,現階段理論表明宇宙並不是靜態的,宇宙是以乙個點,開始,並且快速膨脹。那麼關鍵就來了,宇宙在某一時刻,半徑肯定是10億光年,20億光年,或者50億光年。那時天體發出的電磁波,也是在向四周發射的,當時宇宙最邊緣的電磁波也是一路向你奔來。

這就說明你可以看到宇宙的邊緣。

為什麼科學家可以不斷發現新的行星?

因為行星在宇宙中其實是個較為普遍的存在而不是什麼稀有天體 恆星在形成過程中是很容易形成伴生行星的,你參考太陽系的八大行星大部分都具有衛星就明白了。恆星系統形成的形態通常取決於其處於星雲期時各部分自轉的速度 自轉慢的部分會逐漸聚合並形成恆星,而自轉快的部分會逸散出去,自轉適中的則會處於各自軌道重新聚合...

為什麼普通人熬夜容易猝死,而科學家做實驗幾天幾夜身體依舊沒什麼問題?

阿吉萊加雷 普通人是長期經常性加班,身體素質逐年降低。科學家偶爾為之當然無事。就和資本家說他們天天加班到晚上十一點,早上五六點起一樣。加班的內容不一樣。普通人為了生存,省吃儉用,沒有時間健身。資本家看似勞累,實則很多時候都是在喝茶交通上。 被病毒按在地上錘 目的和意識不同吧 普通人玩遊戲猝死,是因為...

為什麼說到科學家就要扯上戲子?

十元 其實誰沒點B數,這是乙個走向了,有點思想或沒思想的都會跟,但比起演員的收入問題,真正讓人作扶手面的是溫婉那些人,帶壞了一批中小學生 paper cat 你見過身家十位數,暗中操控中等上市公司的中科院院士嗎?我見過,你可能沒見過 至於戲子人人都見過 所以人們傻乎乎地可憐科學家,不知道他們有的是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