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學的科學屬性和人文關懷二者的關係是怎樣的?

時間 2021-05-31 18:15:56

1樓:

這是乙個老生常談的問題,談來談去基本也沒有答案。

根源就在於社會科學研究的物件是人及其行動與互動,我們不可能像面對物一樣,對人們的苦難和悲痛無動於衷。但是社會學自認屬於對社會生活的「科學」研究,如果不能從微觀層面的現象跳出來,上公升到某種機制或者結構性因素,社會學也就失去了自己的獨特性。所以「科學性」和人文關懷就是社會學的深層矛盾。

兩者相輔相成,同時又相互制約。

強調「科學性」不是要取消對人和弱勢群體的基本關注,而強調人文關懷也不是就忽視社會科學的基本規律。如何結合兩者,可以說是考驗每一位社會科學家的永恆命題。當然,每個人或者每個學派都有自己的價值立場,比如清華社會學就非常強調關注底層和改變/改善社會。

但是,光有改變的動力卻沒有深入研究結構性的制約因素,並不能從根源上理解問題。光有知識沒有行動則是走向了犬儒的一段。

怎麼辦呢?沒有誰擁有一勞永逸的答案。身為社會學專業的學生,或者從業者,大家只能不斷維持兩者之間的動態平衡,不斷反思,水多了加麵,面多了加水。

2樓:插標賣首的老七

沒有接觸過社會學,但就我個人理解。所有的人文科學都是為了解決人與人之間,國家與國家之間,不同文化背景下人群如何相處的關係。

因為,不了解政治,你就不會正確看待乙個國家。無論本國還是外國。不了解歷史,你就不會理解中中國人為什麼這樣,外中國人為什麼那樣。不了解地理,你就無從知道那些生活習慣是怎麼形成的。

一切人文學科的目的都是為了了解人類是如何生存的,解決人類生存的。如果說自然科學是解決硬體問題。那麼,人文科學解決的是軟體。

於是,人們有了思想,制度,文化。這些相輔相成的東西是為了解決最根本的問題。人與人之間如何相處。

無一不是從人的立場出發,雖然結論不同,但目的相同。他們殊途同歸,為的是人類的幸福。這大概就是人文關懷吧。

這一點,東西方的先哲都做過努力。我們曾經在人文科學上領先,因此才有了輝煌的封建時代。而西方則通過自然科學上的努力後來居上,才有了現代文明。

但是,解決未來的一定是中華文化。我們講究的是包容,反對的是一元論。

3樓:

推薦閱讀韋伯的兩篇演講《以學術為業》、《以政治為業》。

我覺得這兩篇就能很好地回答題主的疑問了。

韋伯認為社會科學研究是理性的過程,不涉及終極關懷。建議看看全文,短小精悍,沒有長篇大論,每句都是乾貨。

社會學和哲學真的不敢學嗎?

考博的蘇格拉底 哲學是所有學科之王。社會學是哲學的一方面實踐。它們都是有前途的專業,特別是哲學,已經漸成熱門。只要學習方法正確,也不難學。 就叫我混球吧 1,社會學需要抽象思維的天賦,也需要系統歸納的能力,還需要深入的觀察能力。就理論方面,對於完全的小白來說,你如果對哲學有一定的天賦,那麼對社會學理...

請問下有沒有東京大學人文社會研究科社會學專攻的前輩,這個專業是不是只招收本校研究生以及考入難度。

楊改之 這個專業是不是只招收本校研究生?以及考入難度?答 參考官方資料。本學合格率58.62 他學合格率16.29 雖然這個資料不僅限於中中國人留學生,但也能看出來研究生 本學 和非研究生 他學 比較大的差異了。 玉清元始天尊 東大人文和東大的法學政治學研究科是最難直接從外部考修士考進去的,如另乙個...

法學和社會學該選哪個?

想考研有名校情結的建議不要選法學,法學也有9成家裡蹲,讀到碩士啥專業的就業也都還可以,尤其名牌大學,法學對少部分人來說是如虎添翼,對絕大多數人來說是用來裝逼的 涼茉 聽我的,選法學。法學更實用,會了就是門技術,而且只要過了法考找工作要容易很多。別看那些法學本科生就業率低那些話,法律工作基本都需要過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