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抗美援朝志願軍沒有大規模裝備頭盔?

時間 2021-10-26 09:40:32

1樓:鯨起

解放戰爭時期,我軍也沒有統一分發鋼盔,同時也沒有強制性的規定。人民解放的90式鋼盔,只分發給精銳部隊或者突擊部隊。

在抗美援朝中,90式鋼盔也是主要的裝備。由於戰爭初期北韓半島比較寒冷,因此,給每個志願軍戰士往往都會發棉絨帽。2023年11月,東北軍後勤部給第九兵團發放的衣物中包括了棉帽。

《抗美援朝戰爭後勤經驗總結資料選編軍需類》

志願軍的軍需標準中,也沒有對鋼盔的標準,還是在引用的圖書之中,根本沒有找到關於鋼盔的軍需標準。不信,請看下圖:

但是,這並代表著抗美援朝中,中國人民志願軍沒有任何鋼盔的使用。因為在解放戰爭、抗日戰爭以及抗美援朝中,我軍還是繳獲了很多鋼盔的物資。抗美援朝一些突擊隊的老兵就回憶了當時的史實。

許池漢就回憶了當時的歷史。

屬於中國人民志願軍第23團的政治部主任裴周玉在《綏遠方式的勝利》中講到了突擊隊會會得到必須要的物資。那也是物資緊缺的條件下,不得不合理分配物資,將僅有的鋼盔全部都用到最重要的突擊戰上。

關於繳獲的美國鋼盔,事實上志願軍有了新的用途。當時,志願軍的補給是很困難的。那就是拿鋼盔來燒水、當做洗臉盆,當做瓢。

毫無疑問,這拓寬了鋼盔在戰爭中的使用用途。未來的鋼盔,也可以具備類似的用途。

《血染金達萊:北韓戰場上的貴州各族兒女 (下冊)》

儘管很多時候有很有意思的事情,但是,為什麼國家有了一些鋼鐵,沒有大規模進行鋼盔的生產?那些生產出來的鋼鐵,到底拿來幹什麼了?即使沒有鋼盔,那麼國內可以進口很多的鋼鐵啊。

可是在當時的環境下,為什麼進口的鋼鐵也沒有做油桶呢?那就是因為,很多鐵皮都用來做油桶了。

抗美援朝戰爭後勤經驗總結資料選編軍以下後勤類下[M].北京:金盾出版社.

在當時的歷史環境下,鐵皮作了油桶。在被美英禁運的前提下,汽油桶也就成了禁運的戰略物資。在沒有大量採購鐵皮的前提下,於是我國開始想辦法利用現有的鋼鐵生產汽油桶。

黑鐵皮是主要的材料。當時國內還無法生產黑鐵皮,因此想辦法聯絡到了霍英東先生。霍英東先生在幾個星期內,就往深圳的蛇口運輸了幾千噸黑鐵皮,滿足了抗美援朝中所需要的黑鐵皮。

2樓:彭健凱

主要是人命其實不值錢,沒重視。頭盔成本其實不高,蘇聯也可以援助。

現在是和平久了,不了解戰爭的殘酷。而且那時也有自己的侷限性。

那個年代人命是真的不值錢。家裡有過參加過越戰的長輩,對越時候鋼盔開始都沒有後期才有的。這還是70年代後的事情了

還有國家最近是強大的太多太多了,原來我們是真心的窮,現在國內的治安算頂尖的好了吧,你們找父母了解下80 90年代那是的治安,大批工人下崗,很多年輕人大人都沒有活路,治安和墨西哥有的一比,後來可以去沿海打工了,加上嚴打才好起來

所以鄧總說的對經濟發展才是真的硬道理

具體可以看下洛克文工作室的走向存量殘殺的危險世界

抗美援朝的志願軍遇到侵華日軍結果會是怎樣?

少年遊 不過題主這個問題也是沒頭沒尾,你好歹給個時間地點作戰方式的標準啊?還有侵華日軍究竟從哪年開始哪年結束,是1931那一批還是之後的那些?再有一點就是,在二戰中真實發生的國際援助該怎麼算?很多人都覺得日本佔據了東北,志願軍那點人推不過去的,我也覺得拿日本一國之力的陸軍來堆,志願軍確實會被堆得損失...

二戰時期日本輕步兵和抗美援朝時期的志願軍輕步兵相較戰鬥力如何?

張如夢 常設師團及日軍中的主力師團基層戰鬥效率 大隊以下戰術水平,基本上能夠達到志願軍水平 二三流特設部隊差乙個層次 另外 聯隊和師團級別的指揮遠不如志願軍,進攻決心欠缺,這大概是客觀的評價。當然 志願軍物質和火力上在52到53年才達到正面戰場日軍水平,運動戰時期因為人均彈藥不足,戰鬥力肯定是不如日...

當年抗美援朝的時候蘇聯為什麼不出兵?

薛丁格的長頸鹿 派了空軍,的確做了比較大的貢獻,但是可以說沒有派出哪怕乙個步兵到北韓戰場上。反觀對面,大哥美國親自下場,百萬大軍一路平推,我們不出兵就真的飲馬鴨綠江了。而我們這邊,老大哥乙個步兵不敢出,承諾支援的裝備也縮水,試想我們能夠全軍蘇械,能少多少英烈。可見兩邊維護自己勢力範圍的決心不是乙個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