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民航飛機降落要半個小時以上?

時間 2021-05-08 17:10:42

1樓:空中三輪會飛

你算算就知道了,都說萬公尺高空,也就是說飛機一般飛行高度為10000公尺,一般飛機下降率為每分鐘1000ft,也就是5公尺每秒,所以下降到地面需要2000秒,也就是大約33分鐘

2樓:我阿狸還能秀

首先你要知道座艙高度是什麼,座艙高度指的是客艙內部壓力所對應的標準大氣壓,飛機巡航高度一萬英呎,空氣密度小,氧氣含量低。這時飛機通過cpc控制外流活門的開度從而來調節飛機客艙壓力,與你所說的慢慢降真心關係不大,飛機確實不可能太快降落,但也不用四十分鐘,他直接調節客艙壓力便可使得客艙達到最適狀態,你所遇到的降落慢的情況多於降落機場空域流控管制有關,極端情況還有空中放油之類的。。。望採納。

3樓:豆爸爸

按照每個公司的《執行手冊》和《sop》,要求客艙機組在落地30分鐘之前的時候做好下降準備,旅客會聽到「叮咚」一聲的響鈴,這個是駕駛艙裡給客艙的訊號,意思是我們還有30分鐘就落地啦,這個下降準備包括旅客知道的繫好安全帶呀,收起小桌板,開啟遮光簾啊等等。

拋去規章手冊來說,飛機從高空到地面也是有時間的,這期間,管制員會指令飛機下高度,調速度,有可能進場落地的飛機比較繁忙,管制員還會雷達引導,偏離飛機原來的航線,試想,開車從50公里用100邁的速度,大概用30分鐘,那麼前方擁堵,只能開到40邁,時間是不是就相對的延長了呢,在空中也是一樣的。而且在飛機下降期間,飛機可能穿越雲層,會遭遇顛簸,旅客和乘務員這時候是要坐在座位上保護好自己,民航局規定,發生兩人(含)以上的顛簸受傷的人員就是一般事故徵候,這個處罰和飛行員落地把起落架砸斷了一樣嚴重,可想各個公司對於落地前30分鐘的這項規定的實施會有多嚴格。

4樓:張大牛

呼市到鄭州的飛行時間是70min。

前後半小時,加起來乙個小時。

就給我們上廁所的時間只有10min。

當然我從來也不上。

但是有些小孩子可能就憋不住了吧。

5樓:TOUchAnDgO

給大家的公開原因不一定當真的嘛。。。各種限制因素讓你調速,管制員要求你也沒辦法。。管制員又是應其他因素要求也沒辦法。。。

誰不想低碳環保呢,現在有CDO程式的機場越來越多了,但是都是半夜才能用,說明平時確實是有各種因素不能實現國外那種一步到位的執行的嘛。。。有一點可以確定,就是如果可以連續下降一步到位,大家都樂於去執行的。

6樓:柏林以北

媽吖知乎是監控我的腦電波了嗎?

之前在美國坐飛機,機務通知乘客飛機開始下降之後大概十幾分鐘就落地了。

國慶在國內坐了4趟飛機,每次都是通知降落40分鐘之後才落地。因為通知下降之後就不能調座椅靠背和用小桌板了,很不方便。我就在內心小小疑惑加吐槽了一下。

結果,知乎就給我推了這個問題!!!???

7樓:胖胖王

飛機從巡航高度下降到地面,一般下降率為600公尺每分鐘,萬公尺高空最多也就17分鐘到地面了。

但是航路不是自家的,別的飛機也在執行,舉乙個簡單例子:A高度8900,地速900千公尺每小時;B高度7500,地速800千公尺每小時;A、B在同一航路,A在B後面,A比B快,如果A下降到7500剛好和B小於安全間隔,這就是出事了。

希望大家理解這多出來的時間就是為了確保每架飛機的安全著陸。

8樓:森叡

一般大型民航飛機的飛行高度層都在37000英呎到42000英呎折合成公尺就是10000公尺以上了,受飛機下降率影響,下降時間就都在20min以上了

9樓:鏈錘

下降速度快我受不受得了我不知道,但老實說我覺得剛開始飛起來,就宣布要下降了,各種電子裝置耳機要關閉,無奈忍受很長時間的「無聊降落」挺難受的。

10樓:

我之前玩戰爭雷霆,都是飛到機場上空從5000公尺垂直衝到500公尺然後迅速平飛,接著放起落架和襟翼同時左右搖晃飛機就可以直接降落了。

後來第一次坐飛機,降落過程竟然花了乙個小時,給我嚇得還以為出了啥問題

11樓:Times

國內的航班就是這尿性,提前40-50分鐘開始龜速下降,浪費乘客時間。

作為對比,香港或者到新加坡就好得多,從39000英呎到著陸最多隻需要30分鐘,坐過無數次,這就是國際大機場和國內機場的差別。

那些說國內航班龜速下降是防止顛簸受傷的估計初中物理沒畢業,顛簸是因為氣流帶來的加速度,和飛機勻速下降沒半點關係,而且每個高度的對應空速都一定,緩慢下降並不能避免顛簸

12樓:一位深沉的路人

作為一名剛入職的飛行員我來回答一波吧

首先飛機降落,你要清楚自己使用的跑道,機場的標高,風象等等,這些要通過聽機場通播得到。然後向管制員申請進場落地沒有管制員許可是不能夠落地的。還有就是飛機的調速,飛行方式,什麼點該飛什麼高度什麼速度什麼時候放襟縫翼等等,這些都需要時間,因為落地是飛行的關鍵階段,所以必須特別認真對待,做完這些半小時時間其實真的不多。

13樓:扮兔子的熊

因為天上不止一架航班在飛,從臨近目的地到實際降落,有乙個排隊等待的過程,這期間要處理的事情也是一件接一件,即便是同時進行,也存在不可跳躍進行的前後次序,所以,需要時間。

如果只是一架飛機在飛,那簡單了,時間也會縮短不少。

14樓:門下都尉

更新一波:

總結一下吧:跟下降率沒直接關係。需要的時候,小下降率、大下降率都是會去get的。但主要還是留給客艙機組和飛行機組準備的時間。起飛下降屬於關鍵階段,風險比較多,需要準備好。

此時,飛行關鍵階段安全責任大於客艙的服務責任。

這一段時間,飛機準備下降,飛行員的工作負荷隨之開始增大。從下降計算高距比,到建立形態著陸,還要兼顧飛機外部環境(地形,ATC溝通,天氣等),凡事都要做足準備,一般最後這40分鐘屬於關鍵階段。

在此階段,客艙的安全責任重大,那些給大家端茶倒水的乘務員們,此時需要做好著陸準備,尤其是,當遇到意外情況的準備。這也是客艙機組和駕駛艙機組屬於專業人士的關鍵原因。這40分鐘,是給大家留出時間,停止服務,減少環境意外,以及為著陸這一關鍵階段做準備。

當然下降到著陸,只是大約40分鐘,有可能提前,也有可能延誤。大約的時間罷了。

15樓:修飛機的但丁

如果下降太快人體是無法承受的,而且下降時飛機客艙內部的氣壓與外界的壓力需要緩慢調整,否則飛機結構會損壞,從巡航高度30000英呎下降到8400英呎,緩慢下降到安全氣壓高度,需要一定時間。而且飛機的近進是按照一定程式的,飛機進入五邊之前,需要截獲該機場跑道的航向道訊號,然後進入近程序式,到達指定地點需要指定的高度和速度,按照標準程式降落。

16樓:誒喲喂

由於國內空域受管制的原因,在國內並不能如題主想的一樣想降落就降落,想起飛就起飛。

所有機場都有一套程式叫STAR(Standard Instrument Arrival)標準儀表進場程式。說通俗點就是說,所有要來我這裡落地的飛機,不論從哪個方向來,都必須按照標準儀表進場程式走,就跟停車場你找車位,必須要繞來繞去,走固定的路一樣。通常走廊口(進場程式起點)後,接很多種進場程式,比如下面的DUMOL1A,1B進場,NOMAN1A,1B。

最後都分別引導到IAF點(起始進近定位點),然後接不同跑道的進近圖,最後才是落地。

還有個,為什麼降落要半個小時以上,其實這個是乘務組根據駕駛艙給的落地時間,往前推40-50min的統一說法,因為他們要巡艙,檢查安全帶啊,以及各種準備。正兒八經下降時間不是固定的,而是管制給的指令,通常提前150-200海浬就會指揮飛機下降高度了。下降過程中穿雲,繞飛天氣等等,還有為了旅客舒適性,下降率一般1000ft/min-2000ft/min,讓人不會感到不適。

其實我個人認為更多的原因,是為了塔台控制飛機起降放飛的間隔,經常在某些鬧心的地方聽到「由於間隔,航向XX」「由於調配,盤旋一圈」。

寫在最後,其實欣賞乙個城市最漂亮的景色的時候,就是慢慢轉進場程式的時候hhhh,綜上所述,還是慢點好!

17樓:王發財

還有乙個原因可能是下降過程穿過各種不確定不穩定氣流,怕大家隨便走動摔到。所以要提前做準備,前段國航在杭州降落的時候,就因為氣流,摔傷兩個乘務員。

18樓:雙液壓失效啦

首先需要區調給你調配高度下降,然後聯絡進近調配間隔和速度,高度,截獲盲降,放形態,落地,怎麼著都得半個小時,緊急情況會快點

19樓:劉美美s

現在民航最新檔案規定

飛機起飛後20分鐘落地前30分鐘為關鍵階段飛行關鍵階段是指滑行、起飛、著陸和除巡航飛行外在3000公尺(10000英呎)以下的飛行階段。這個階段存在安全風險的可能大,危險性也最高。

所以進入關鍵階段,所有的客艙工作要在下降前30分鐘完成,旅客也不能起身站立,所有人這時要做好下降的準備。

20樓:車神0520

具體講,民航飛行的現實狀態是經濟性、安全性、舒適性、秩序性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因此在一般下降率這個引數形成時,大概要考慮以下因素(僅作直觀演示,排序不代表優先順序):

(基本前提)在機體結構強度能承受的安全範圍內、留有足夠的安全裕度

在經濟性上,遵循能量管理的原則盡可能優化能耗,巡航高度和巡航油耗可視為常量,而不同的空速和下降率與空氣阻力這三個變數的函式關係將決定下降時的油耗,通過以上各引數綜合計算,可以得出乙個最符合能量管理要求的下降率數值

舒適性上,管制員的下高指令大多是階梯式的,意味著降低高度的過程是少量多次進行的。如果每次的下降率都比較大,將導致人體感受的g值和艙內氣壓反覆變化,嚴重影響乘機體驗。

秩序性上,民航機場航班眾多,航路複雜,進港飛機往往不可能直接對準跑道著陸,而是需要通過進場程式或管制員指令,依照一定路線排隊進場,同時要求飛機在低空飛行時不得超過一定速度,客觀上拉長了航班進場所需時間。

最後,關於問題本身,民航飛機降落真的一定需要半小時以上嗎?假設執飛支線機場的短程航線,空域內沒有其它飛機,進近管制員十分友好地給了直飛,那麼計算一下:巡航高度25000呎,舒適下降率1500呎/分鐘,下降至下滑道入口3000呎需15分鐘;然後跟下滑道落地需4分鐘,共需20分鐘即可搞定。

這個情形其實也並不是脫離實際的「理想狀態」,在現實中是普遍存在的。

民航飛機降落時什麼時候開反推合適呢?

Antao 反推有鎖的,737的是只有在無線電高度表10英呎以下並且雙發推力手柄在慢車的時候才會開鎖。如果不滿足這兩個條件,就算你再用力,也提不起反推手柄的。而且反推只會降低剎車片的損耗,自動剎車提供恆定的剎車率,大型機著陸過程中,主要是靠自動剎車系統減速,反推輔助,自動減速板公升起用於破壞機翼的公...

民航飛機為什麼不配備降落傘?

虛無之悲傷 因為跳傘的安全性不如迫降,但那些說跳傘死亡率高達九成的,聽說過狗都能成功傘降的嗎?當然我不是說你們是狗,我只是說你們對人的認識或者跳傘的認識完全不夠。我是沒跳過傘,但我知道有種東西叫自動開傘,這個應該不是網上的謠言。先不說別的,那些連自動開傘都不知道的,是如何一副資深專家的樣子的? 如果...

航校的小飛機屢次出事故,為什麼不可以配降落傘

鵟與軍艦鳥齊飛 只要結構允許,1噸以內的輕型飛機都可以配整機降落傘,兩三百公尺以上高度都有救,人能保命,飛機廢了。歐洲的超輕型飛機 輕型運動飛機,多半在設計時就考慮了如何布置整機降落傘。圖中是捷克某輕型運動飛機的座艙,前面是彈射手柄,後面的降落傘的牽引火箭。 貞夢星 用乙個非常恰當的比喻來讓你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