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要上一年級了,我該怎麼培養她的學習習慣,學習方法呢?

時間 2021-06-02 13:39:09

1樓:面向孩子

這個階段,父母能重視孩子的學習習慣,說明孩子的家長是有智慧型的,小學這個階段必須重視孩子的學習習慣,但比習慣更重要的,就是孩子的學習態度。我認為學習的態度更為重要,幼兒園階段孩子的動機,就是玩耍,好奇心,不受約束,各種體驗和感知,沒有任何代價和要求。

小學了,學習背後的要求,學校的要求,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而孩子沒有認識,意識到這樣的變化,在原有的學習態度上,孩子的學習思路和動力,動機,很難步入有節律的9年義務教育階段,孩子的玩心還會很大,好的習慣,隨時會被貪玩好耍的心態給滅了。只有孩子認識到自己的學習背景的變化,學習有要求,第乙個要求就是態度要調整和轉變了之後,孩子才真的在良好習慣的培養下,形成自己的幼小銜接,這個過程,才真的讓孩子,把無意識學習,慢慢調整到有意識學習的軌道上,至於您說的學習習慣的培養的問題。多面向孩子,發現孩子的無助,並給予孩子協助,相信孩子的習慣養成,就在你的點滴間形成了。

希望有機會能聽到您的相信分享,我們面向孩子(重慶),會持續關注您的這個問題,與孩子一起成長進步。

2樓:

1、培養孩子的發問習慣。

孩子有不懂的地方,家長不能加以斥責,而是要鼓勵他們找出不懂的地方並說明原因,然後積極啟發他們去動腦筋,切忌煩躁、或因心煩而放下不管。善於請教的前提就是要敢於提問,勤於思考。家長要指導孩子隨時把學習中遇到的問題記錄下來,以便向老師或同學請教。

向別人提出的問題,應該是自己通過努力嘗試而終究解決不了的。所提問題一定要講質量,翻開書本就能解決的,最好自己解決。有些疑難問題,如果自己有嘗試性答案,帶著答案去請教,會收穫更大。

學問、學問,既要學,更要問。

2、培養孩子預習複習的習慣。

數學家華羅庚在談他年輕是的學習經驗時說,他非常重視複習。他複習的時間要比別人多一倍甚至兩倍,由於複習充分,他做作業比別人快得多。複習可以把當天學到的知識進行消化和記憶,起到鞏固的作用;預習是一種課前自學,只有預習了才能知道問題所在,做到心中有數,聽課時才能變被動為主動,與老師有更多的互動,因而聽講也會更專心,不易開小差。

經常督促孩子按時複習當天課程,預習第二天要上的新課,是打下基礎的好辦法。如果當天所學的知識不鞏固,日積月累,在學習上就會產生積重難返的大困難。所以一定要培養孩子養成預習—聽講—複習—作業—總結的系統學習方法。

3、培養孩子認真完成作業的習慣。

做作業時一般都是整體知覺在發揮作用,不少孩子只顧趕進度,很少顧及到一些細節問題:在作業中常常出現差錯,不是看錯運算符號就是少做了習題;做完作業之後,應該讓孩子及時從細微處檢查是否有漏洞。因此,家長最好教會孩子檢查的方法,如看看是否漏題、漏答、漏單位等,養成細心檢查作業的習慣一般說來,習慣可以在有目的、有計畫的訓練中形成,也可以在無意識狀態中形成。

而良好的學習習慣必須在有意識的訓練中來形成,不允許也不可能在無意識中自發地形成,這是學習習慣與一般習慣的根本區別。

有更多相關諮詢,可以訪問一下一起學習網,教學資源、育兒知識都有,希望對您有幫助

3樓:七篇貽矩與茍日新

父母親的愛是偉大的。不同的人回答的問題水平和角度不同。《小馬過河》應該是一則相當好的故事了。

言傳身教其實身教更重要。如果周圍人對他的影響更大更好,在衡量自己的資質和潛力之後,應該禮貌地去接近高人或者他們的家庭,孟母三遷,里仁為美。祝您家出對國家有利的人,例如表面上容易看到的名校的院長。

4樓:

我小時候的學習習慣還不錯,我覺得這得益於我們幼兒園班裡上學前班的乙個小朋友的一句話。

一句特別好的話點在了我這張白紙上。

所以建議上學前一段時間多叨叨一下這句話。

5樓:張工場

發現這個問題很難回答。回答太泛泛,比如第一次的作答,有裝逼的嫌疑,而且天馬行空,不好操作。回答太具體吧,沒有科學的學習觀點和育兒觀點支撐,照著做可能是畫虎不成反類犬。

難。但還是嘗試著回答下。

以下是具體做法。

第一,學習習慣養成。

所謂良好的學習習慣,無非就是每天都能保持良好的學習狀態,做作業不拖拉,不走神,保持專注。這裡實際上涉及到兩個問題,第一是專注力的問題;第二是毅力的問題。

首先談專注力。專注力的養成其實並不是小學階段的事情,而是小朋友出生之後就應該刻意維護的問題。相關的育兒書都提到過,比如小朋友在玩玩具或者挖沙的時候,不要隨意打斷等。

在小學階段,我覺得應當注意的點就是,最好不要在兒童房設立書桌,讓小孩乙個人做作業。家裡的干擾因素太多,小孩容易走神。最好就是吃好晚飯,一家人都在餐桌上,小孩學習,大人可以看看書,算算賬之類,有個外在的監督,然後去除任何和學習無關的擺設,營造乙個學習的環境。

這個也有利於保持孩子的專注力。

其次是毅力的問題。毅力有正反兩面,正面是堅持,反面是抗挫敗感。堅持,就是保持對一件事情的基本興趣。

如何保持小朋友對學習的興趣,我感覺要點在於循序漸進。比如小朋友在學校學習了個位數的加減法,回來做作業,發現只要略加努力,就可以做對題目,從而掌握了個位數的加減法。這個時候,他會有一種成就感(快感),這種快感會讓他樂意繼續學習,快感的不斷疊加,會讓他感到,學習並不完全是枯燥無味的事情,就容易保持對學習的興趣。

反之,如果難度過大,對每個知識點的掌握,都要花費小朋友大量的精力,作業還經常做錯,那麼痛苦指數急劇上公升,小朋友自然對學習失去興趣,厭學,甚至自我懷疑,是不是自己太笨了。又或者作業量太大,每天都要弄到11點,精疲力盡,那麼小朋友同樣會厭學。因此,家長要注意學習難易程度,對小朋友不懂的知識點,要及時發現並補上,防止小朋友掉隊。

另外,也要適度控制作業時間,不要覺得,作業多就是好。另外,對於奧數班之類的也要慎重。數學能力不夠的小朋友,很容易把奧數班的挫敗感帶到數學課上,從而厭惡數學,甚至給自己貼上數學能力差的標籤。

抗挫敗感,就是當小朋友考試考砸了,或者遇到某一門對他來說很難的課程時,如何面對壓力的問題。這個能力,實際上也應該在學前就注意培養。比如不能太過嬌慣,不能什麼都讓著小朋友等等。

具體到學習上,我覺得還有一點很重要,要讓孩子知道,人是可以改變的。今天你不會做,不代表你以後都不會做。不會做的東西,改正了,就可以了。

學習就是乙個不斷遇到難題,不斷解決的過程。而在解決難題後,又會有成就感。但這種東西,很容易就變成家長的說教。

事實上,這個問題,是要在平時的親子過程中,不斷的通過各種具體事例,向孩子說明,讓孩子內化這種感覺。而不是在小朋友考試考砸的時候,叨叨逼的。這種叨叨逼的說教,反而是負面的,不如不說。

第二是學習方法的問題。

學習方法其實和簡單,老生常談。上課專心聽講,課後認真複習,認真作業,錯題要更正,最好有錯題本,不懂要問,經常查漏補缺。這個問題的背後,實際上和學習習慣的養成是一樣的,就是學習興趣和學習毅力兩大問題。

作為家長,在學習上可以適當引導。家長可以結合自己的工作,專業和興趣,多和孩子交流。但不應該過度干預孩子的學習本身。

總之,與其過度擔心和關注小朋友的學習,不如警惕下自己的很多做法,會不會適得其反。小朋友天生具備基本的學習能力,語言的學習,肢體動作的學習,都是自然而然的,小朋友都有旺盛的好奇心,家長更多需要做的,是支援和鼓勵,是保護小朋友的學習能力,是有效識別外在的干擾因素,如學校排名等,向小朋友做出適當的解釋。家庭是小朋友的避風港,家庭更多應當提供的,是乙個休息的地方,讓小朋友養足精神,每天信心滿滿的上學校。

正好我們家小朋友也要上一年級了,我說下我的看法。

以上雖然是很不要臉的花式誇娃,我只是想說,我的預判是根據我對娃的認識下的。那麼你家娃什麼情況,你得有數。如果很多情形表現出可能不適應學校的生活,如專注力不夠,晚熟等,就應當適當調低期望值,慢慢來,這樣對娃的身心健康,對家庭和諧都是有好吃的。

另外,我覺得要強調的是,我只是預判,如果娃成績不好,那是我預判錯誤,不是娃的錯。

第二,父母不能做什麼。比起父母應該在孩子學習上幫什麼忙,我覺得明白父母不能做什麼,可能更重要。別添亂,現在的娃已經夠慘了。

我覺得學習方法這個事情,就是其中之一。每個人的學習方法都是不一樣的。每個人的學習方法都是在學習中逐漸摸索,慢慢形成的。

不存在一種正確的學習方法,然後強行按在孩子身上,讓孩子學會所謂的學習方法。所以,題主問題的背後,就是一種不正確的觀念 ,這個是我替你家娃擔心的。題主自稱不是學霸,我不知道是不是謙虛,但如果你真的對學習沒什麼心得的話,學習上具體的事情,我覺得最好不要干預太多。

簡單想想,你自己的工作,領導都要細細過問,東插一句西插一句,你什麼心情。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第三,父母可以幫什麼忙。我覺得,所有父母都可以做到的是,做乙個有共情能力的父母。多和孩子溝通,理解孩子的難處和苦惱,分享他的成功和快樂。

這點要求,說高不高,說低也不低。但努力一下,基本都是可以做到的。孩子擁有健康的心態,對學習是有很大幫助作用的,對以後的人生,更是比分數更重要的財富。

多站在孩子立場上考慮問題,看待學習的事情,如果考砸了,要心平氣和,和孩子分析問題,找出原因。

有空再更。

6樓:Timothy

習慣:一定要以身作則。例如叫小孩做作業時,自己也應在旁邊做自身工作上的事情;又例如叫小孩讀書時,自己也應在旁邊讀書。

最忌諱小孩做作業/閱讀時,家長在一旁進行看電視或打麻將等娛樂活動。特別是小學低年級的小孩,對事物的觀察力遠遠超出很多家長的認知。

方法:術業有專攻。數學學習方法應由數學老師教;語文學習方法應由語文老師教;外語學習方法應由外語老師教。

Timothy:給英語學習者的建議

Timothy:英語課外閱讀材料推薦(持續更新中)

小孩要上一年級了,怎麼培養他的閱讀習慣?

JASON YANG 晚上每到九點,關掉所有電子產品,你會發現,喧囂的世界一下安靜下來了。小孩要打發時間,總得找個東西對吧。我小時候的閱讀量就是這樣練出來的。 公尺吸醬聊育兒 一年級娃的媽咪來答題了 題主想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起點比較高,因為這直接跨越了閱讀興趣這個台階 或者孩子已經有了閱讀興趣 倘...

小孩上一年級了,我應該扔掉她的玩具嗎?

天津早知道學校 但是,開始學習了,要小朋友收收心,也是應該的。重點在於,如何讓孩子心甘情願地約束自己,學會節制。這裡簡單說三點 1.切忌粗暴行事 孩子從小玩到大,玩是她的生活重心,一下子收掉所有玩具,等於生活重心沒有了。家長應該理解孩子的心情,粗暴行事可能會影響親子關係,不利今後的管教。2.讓孩子找...

一年級英語要怎麼教?

冰越老師 一般而言,請人教,必須三個月裡面有起色。如果看不到孩子任何進步,那麼推理出,就算六個月也不會看到有什麼效果。進步的感覺是一種直觀的,能強烈感覺的。並不用刻意去感覺,可以在各個方面都可以強烈感覺到。比如孩子越來越聽話了,排斥學習的情況越來越少。可能成績在三個月中不見進步。因為,成績是量的積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