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族如何合理安排考CPA?

時間 2021-06-02 12:49:13

1樓:立信USCPA

對於有一定會計基礎的同學,建議會計、審計、財管各科大約300小時,稅法大約250小時,戰略、經濟法各科大約200小時。

邊上班邊備考看你每天能有多少學習時間吧,上班族一般每天學習時間至少保證2.5個小時,綜合自己的會計基礎,看看今年搭配幾門科目,比如3門,是哪3門呢?科目學習時間有所不同,然後肯定現在距離考試還有多少天,看看3科學習總時間,每天需要至少學習多少個小時。

有計畫才會有行動,制定好長遠目標,做好短期計畫,落實每天學習任務。

3+3搭配科目建議:

會計+稅法+經濟法;

財管+稅法+經濟法;

審計+財管+戰略;

會計+財管+戰略;

會計+審計+戰略;等

2+2+2備考搭配建議:

會計+稅法;

會計+審計;

財管+戰略;

經濟法+稅法;

審計+戰略;

等方式備考。

2樓:小魚兒學姐

我是事務所的搬磚人,在這幾年中有加班多和加班少的淡旺季,也搬過房子和出過比較遠的外勤,享受了通勤半小時以內的福也扛過了通勤三小時以上的苦。

我結合自身的備考時間規劃,給你們做乙個詳細的參考和建議,提供一些小妙招。

以公司離家遠近(半小時以內為近、1小時以上為遠)、是否加班這四個維度,兩兩結合將在職人群分為4類。現在允許學姐分身一波,化身小魚A、小魚B、小魚C和小魚D來現身說法,我們是如何摳摳搜搜每天至少保證了4小時學習時間的!

以上時間都還算是比較整塊、光明正大的時間,實際上學姐當初還偷來了不少時間,雖然零碎,但用來維持學習狀態、記憶小稅種和其他零星知識點還是很有用的,每天至少增加半小時以上的學習時間。

下面是擠時間小妙招之如何利用零碎時間

妙招2:中午出去吃飯等上菜的時候刷題、在公司吃的話時間控制在15分鐘以內,吃完就學習;

妙招3:就算半小時的路程,我也會戴上耳機聽課或刷題;

妙招4:偶爾失眠,半夜會突然爬起來刷題或聽課,直到有了睡意。

這些妙招,都是小魚我親自使用過的,有些人看到可能會覺得太辛苦了,太拼了:「我肯定堅持不下來」。

但是CPA每年的通過率都在那擺著,你不拼會有無數個像我這樣的人拼,那麼你怎麼過呢?

每年的時間和金錢都用來打水漂,甘心嗎?

備考CPA的過程就是在黑屋子裡洗衣服,你不知道自己洗得怎麼樣了,也不知道別人洗得怎麼樣了,唯有傾其全力,黎明後才能見分曉。

3樓:

首先要計算一下自己每天的空閒時間,要算的特別細,其實每分每秒都是寶貴的,都有可能有進步。

然後要經常做計畫,長期計畫和短期計畫都需要做,你需要時刻知道自己今天需要學到什麼程度,這個月到什麼程度,以至於到考前的最後一天要做什麼。

計畫可以隨時調整,但是一定要有計畫。

這個考試說白了就是死記硬背,當然了,不排除有大神純靠理解就能通過的。一般來說,知識儲備或者相關經驗越多的人,需要死記硬背的就越少。

這個考試拼的就是,在考試的時候,誰的腦子裡蹦出來的記憶更多更準確。與智商情商運氣沒什麼關係。所以你要做的就是把這些知識最好能夠本能地反射出來。所以就是需要多記多背。

有計畫,就是讓你對所有知識點有個整體把握。

切記,在複習的過程中,一定不要糾結在乙個地方不出來。如果理解不了,就先放一邊。如果到考前乙個禮拜還是不能理解,乾脆放棄。

那些特別難的知識點,考試中出現的機會不會很大,即使出現了不做,也不會影響你通過。當然了,有條件的可以找個老師給講講。

其次,要不斷地回顧之前已經看過的東西,做到憑腦子想,那一章都有什麼內容。只要忘記了,就要重新看一遍。

最後,就是對自己心態的調整。不要讓這個考試影響你的人生。不要因為完不成計畫考不過就怨天尤人。

該幹嘛還得幹嘛。其實花個幾年光考試了,挺不值的。如果你只想在財務上一路走到黑,另當別論。

4樓:岐山臊子面

建議提前規劃,在考試前的乙個月到乙個半月,爭取休假全職備考,如果不能休假,1)辭職 2)放棄二選一

這個考試遠超你的想象

5樓:遠方有海

cpa是乙個難啃的骨頭,需要堅持不懈的毅力和勇氣。

從我備考的這段時間總結來講,財務專業的學生,不經常加班,不經常出差,很少社交活動,備考2門左右的課程是沒有問題的。

認真聽基礎班,章節練習按時做,不忘強化鞏固,最後的乙個月衝刺訓練,按部就班,穩紮穩打就能通過考試。有個姐姐快要考完了,她說通關不是有多聰明,而是你能堅持學習,不輕言放棄,和我某天看到的一句話不謀而合:每天一點一點的學,你就是在趕超別人。

普通人聽聽就好,但也要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考試規劃,學霸請繞道。

上班備考雖然不易,但是能在下班後仍然堅持學習的你最帥氣最美麗,加油!

6樓:之了老師講會計

一、看你能夠安排多長的複習時間

通常情況下,如果工作日能夠保證3個小時的複習時間,週末每天能夠保持5個小時的複習時間,那麼一周的複習時間是在25個小時,乙個月就是100個小時。假設你從過完年就開始複習的話,大概有8個月左右的複習週期,那麼整個複習時間就會在800個小時左右

二、看你的備考搭配是什麼

一般建議採用3+3或者是2+2+2的方式來進行複習,原因如下:

因為如果不能一年6門都考過的話,那麼至少需要3年的時間通過,那麼不如 3+3或者2+2+2的方式來均勻分配。

注會分為主三科和輔三科之分

主三科:會計+審計+財務成本管理

輔三科:稅法+經濟法+戰略風險與管理

相比較而言,主三科和輔三科相比,前者難度要比後者大一些

所以建議採用一主+一輔、兩主+一輔或一主+兩輔的方式備考

三、雙擊螢幕會有意外的驚喜(比如免費領取注會)

四、備考建議

會計+一門擅長的科目+一門簡單的科目

因為會計通過了的話,對後續很多科目的理解有幫助 ,尤其是審計、財務管理還有稅務

所以要重點複習會計!!!

四、注會科目主觀題題量很大,即使大部分知識點都懂,客觀題做的也不錯,但是動手能力不強,平時看答案就會做的題目,做起來還是錯誤率比較高。所以還是要多做題,培養自己的題感

五、不建議自學,建議聽老師的網課,跟著老師講解走,自己能夠快速的梳理知識點,建立自己的框架體系以上.

7樓:風月無邊

這是乙個容易回答,付出實際行動很難的問題。需要足夠的恆心,耐心和信心。

加油吧,擠海綿裡時間,早晚路上通勤的時間,中午休息時間,晚上和週末非工作時間,以及上班時忙裡偷閒的時間。紮實學好每乙個知識點,一定能過的。

不要在乎周圍同事的眼光和猜疑,不要因為家人的抱怨就動搖。最關鍵的,相信自己能夠做到。

8樓:貓咪沒穿三速鞋

mark~

我是小白,我也想聽一聽各路大神的意見,目前剛看初級的教材,打算明年考初級,倘若初級過了,就報CPA 的會計和經濟法,不知道這個想法可行否呀!

9樓:

1、將重點內容章節回放,按知識點梳理了乙個框架,看看有哪部分不紮實的,利於回顧複習;

2、制定乙份非常詳細的時間規劃表,每天聽什麼,聽多久,怎麼聽,題目做哪些,達到什麼目標,需要怎麼做。盡量詳細(部分課表安排)。

那麼,要做什麼呢?

1、學會讓自己平靜下來,臨近考試,忙碌的工作以及家庭會讓大家十分焦慮,這個時候一定要讓自己學習的心情平靜下來,扔掉手機,每天堅持5公里以上的跑步,都會適當的緩解壓力。

2、學會計畫。我安排了詳細的課表,這很好,但是這也可能是我們「失敗的根源」,我越是詳細,你們越是不思考,不計畫,最後掛掉。所以我努力安排好你們的課程,但是也希望你們逐步具備思維能力和計畫能力。

4、學會動筆。動筆不是抄書,也不是做筆記。很多人以為做了很多筆記就是學習,但是你發現這種人在高中也存在,書都寫滿了,然後成績還是中等偏下,不是她笨,而是方法錯了。

聽課的重點在「聽」這個字,也就是用耳朵聽,用心去消化。聽完課之後馬上帶著筆去書上看,書上寫寫畫畫,把教材的例題完全看懂,做會。

5、學會給備考做減法。很多同學的習慣是收集一堆資料,然後從來不看。那麼從現在開始,我們就一套資料即可!

要學會這些需要乙個過程,但是習慣一旦養成,將獲益終身,那麼,改變人生,就從基礎開始,一起走下去!

同時,乙個記憶矩陣,各位可以隨時看看:

手動碼字,感謝支援!

10樓:

1.合理規劃時間

上班族備考的最大問題在於備考時間,所以有效的利用時間是重要的。

我知道有些自律的人能做到,上班前早晨五六點開始學習,晚上一回家再學到11、12點。這是非常自律的人,但如果平常人的話,乙個周還能堅持,要這麼學乙個月、兩個月,不僅學習效率、工作效率受影響,還很容易放棄。

所以一定要合理安排時間,勞逸結合。比如可以把戰線拉得稍微長一些,我上學的時候備考,一般報兩科,然後八月開始學習,開學後一泡在圖書館泡一天,但是上班之後,時間根本不允許了。

所以要合理規劃,比如對於像會計、審計、財管可以從四五月份開始備考,每天晚上去學兩個小時,我當時是下班回來到家6點半,做飯、看個新聞聯播或再追個劇。到八點再學注會,學到10點半,之後邊看綜藝、邊做運動,11點半或者12點睡覺。早晨7點半起,該咋上班咋上班,白天不管注會的事,實在不想學,工作日可以晚上休息一天、週末學一天、玩一天。

我是從五月份開始學財管的,報的是財管和戰略。學了兩個月感覺財管知識點就能過一遍了,後來八月份加上了戰略,因為比較簡單,也是這樣考過了最後兩科。

所以我覺得上班族考注會,最重要的是合理規劃時間、勞逸結合有持續性才能考過。我本身是自律能力比較差的人,所以這樣安排對我來說是比較合適的。

2.科目搭配

我一般覺得一年報兩科、最多報三科(代一科戰略)是最合理的。貪多嚼不爛,很有可能出現報六門五門,結果四門都50多分飄過的現象。

科目搭配我感覺是要文理結合、內容多寡結合。

(1)理是:會計、財管 。文:審計、戰略、經濟法。

至於稅法是我最討厭的一科,不僅年年更新、記得也多、算的也多,內容相對較少,但也有重點難點,第一年考輕敵、考了五十多分,去年再考。。。。所得稅大改、而且前面學的又都忘了,哎!所以稅法一定要一次過!

(2)多:會計、財管、審計。少:戰略、經濟法、稅法

搭配建議是:文加理;多加少,比如今年感覺不太忙:就會計+審計,或者會計+審計+戰略。今年很忙那就:稅法+戰略。 今年一般忙:會計+經濟法或戰略

總之勞逸結合、合理搭配,備考才有持續性和獲得感,切忌貪多嚼不爛、多花冤枉錢!

上班族去健身房如何合理安排時間?

2線城市公務狗,兩孩子的爹。5點15起床,煮粥,蹬山地30公里,煮雞胸炒青菜,洗澡,7點30送孩子上學。8點15前坐在辦公桌前開始一天的工作,上午腦袋非常清醒,心無旁騖,專心工作到11點。中午在單位附近健身房訓練,午餐蛋白粉加雞胸。每週一三五下午下班在家附近健身房訓練。每週六下午深蹲日,跟幾個固定肌...

朝九晚五上班族,如何合理安排運動健身時間?

好富貴 早晨六點半起床,七點跑步,不用跑太多,跑之前記得拉伸,回來熱水澡,早飯,然後休息休息,想一想今天幹的事情,然後上班 晚上回家,少食,在家拉伸拉伸,看電視時坐坐蹲起,OK了 ytz 主要還是熱愛,不去健身還難受那種,才能持久,一周3 4次健身就好。即使996,9點下班回去 10點健身,11結束...

加班族如何合理安排時間健身?

德明健身 對於經常加班的人,壓力在時間緊,身體很容易吃不消,鍛鍊身體重在平常,而不是搞突擊,最好的辦法就是把健身的時間分散在一天之中。推薦德明健身,有效而且隨時隨地可練,不需要特定的時間和場地,特別適合上班族。德明健身是德明中醫的大千老師創立的一種全新的健身方式,以通暢經脈為健身的手段,倡導生活即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