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學分制是怎麼回事

時間 2021-05-31 06:18:57

1樓:

選修課甚至也不能選自己真正喜歡的,要逼著你選培養計畫中的門類,樣樣都修,且不精修,有什麼意義嗎?

我i現在也是這個想法,唉

2樓:

你去餐館吃飯還知道點幾道菜付幾份錢,怎麼到大學課程就想吃白食了,多出的成本誰來承擔?

大學課程是提供給你的服務,書是為你自己讀的,學分也是你自願修的,對學校除了增加教育投入還有啥好處,憑啥獎勵你?

專業的培養方案肯定是不完美的,它要考慮教學成本和學生的整體發展,但眾口難調,誰都想上自己感興趣的課,何況你交的學費也不夠學校為你量身打造課程啊。

不知道我這樣解釋夠不夠清楚,以上。

3樓:

關於多修學分收費,應該是這樣理解。

比如一學年100學分,一學年學費5000元。那你這5000元實際上是買了100學分的課,在學校接受教育。或者說就是拿錢去學校買教育、買東西。

公立學校有各種補貼,所以這方面意識比較弱化,可能有些專業畢業學分不同,但學費一樣。

但私立學校(基本沒什麼補貼),這方面就會很明顯,一學分200元(這個資料可能過時,僅舉例說明)。很多專業最終所修總學分不同,每個專業大學修得總學分*200再平攤到四年就是每年所收的學費。(一分不差)

關於選修課,每個大學的能力是有限的。

換個角度想,為什麼要考更好的大學?

除了牌子以外,不就是為了更好的學校平台,更好的機遇嘛。

學校通過調整學分制鼓勵大學生創業是否合適?

不適合。學業未滿就創業,無疑半途而廢,此話不嚴重。想當年,我們輔導員就說了,先就業再創業啊,現在好了,zf給學校乙個坑,學校只得往裡跳了,可憐了那些富人家孩子的錢了,哎不多說了,這也是給國家出力嗎,經濟不景氣,廣大創業學生多多貢獻!匿了,查水表的來了! 我記得有句話是這樣說的,像我們這種二十多歲沒工...

大學學分怎麼得?

Lily 學分 成績 比如高數總成績 期中20 期末60 平時成績20 如考勤,作業,回答問題等方面 總成績得出來後,學分也就出來了 而活動之類的,那是另外的,我們叫做操行分,和成績沒關係。你的那個是和學分沒有關係的,難道高數老師還會問你有沒有參加社團嗎! 簡白 學分是成績及格了,這門課學分就有了,...

大學轉專業是怎麼回事?

上帝視角 問對人了。我是大一學的工業設計 偏藝術的課程安排 大二轉到了機械。1.怎麼實現轉專業 首先你們學校要給你們開這個通口,有相關政策。我們學校是只允許大一讀完以後轉。大一結束後,成績 注意這個是純粹的學業成績,不是那個和比賽活動摻和一塊的綜合測評 達到專業前20 可以本學院隨便挑專業 專業前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