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痛苦從根本上說源於哪?

時間 2021-05-06 03:36:27

1樓:月末

源於慾望過多。

《人間失格》裡有一句話:「倘若沒有過度的歡喜,便沒有極度的悲傷。」

期待是所有痛苦的根源,快樂往往會被慾望綁架。

有人說:「我沒有錢,所以我不快樂,我很痛苦。」

可是有多少錢才不會覺得痛苦?

身家上百億的人依然會感到痛苦,開不完的會,喝不完的酒,仍會覺得錢不夠。

慾望是無止境的,人的慾望如若沒有度,永遠也得不到滿足。

有個窮人,住在一間破爛的屋子裡,屋裡連張床都沒有,每天只能睡凳子。

有一天他對著牆自言自語道:

「我多麼想變成乙個富人,我如果有錢了,絕對不吝嗇……」

剛說完上帝就出現了,上帝告訴他會讓他夢想成真,然後給了他乙個魔法口袋。

口袋裡有乙個金幣,但不管怎麼拿,口袋裡始終都會有一枚金幣,取之不盡。但只有將口袋丟掉,取出的錢才可以用。

話音剛落,上帝就消失了。窮人開始不停地取金幣,一整夜已經取了一大堆,夠用一輩子了。

可窮人還是捨不得丟掉口袋,依舊一直取,總想著「再多拿一點吧,萬一不夠用呢」。

顧著拿金幣,不吃不喝,金幣越來越多,身體卻越來越差,直到金幣堆滿整間屋子依舊捨不得丟掉口袋。

最後,窮人乙個金幣也沒花出去,死在了堆滿金子的破舊屋子裡。

本可以夢想成真過上富足的生活,卻偏偏將美好毀於一時的利慾薰心。

我們總是想要得到更多的金錢、地位、名利等等,卻常常在渴望得到更多中迷失了最初的本心。

渴望得到更多,生活也會越來越沉重,步履會越來越艱難,人也會越來越痛苦。

2樓:東門吹雨S

智力平庸,體力拉胯,外觀廉價,內飾粗糙。

如此這般,這般如此,矮矬窮,別人馬雲你牛馬,試問,怎麼能不痛?如何才不苦。T﹏T

3樓:sleepyhead

一開始想到物質和精神痛苦是完全分割的,但後來想 ,除非能量不流動,任何事物都不會得到和失去(能量守恆),就像理想化的世界。

既然能量流動,就一定會有得到和失去。我認為痛苦就來自於得失(不存在沒有失去,比如人隨時間各種器官,機能都會衰退…)

「人類的悲歡並不相通」。痛苦是很個人化的。然而人是社群動物,從整體上看,每個人不是一家又是「一家」,我們能感受分享彼此的痛苦,一直互相鼓勵和不斷合作著前行,用自己發出的光照亮別人。

這或許是人類能夠在痛苦中生存的原因之一。

(均個人觀點,如改變想法會修改)

4樓:

失去或得不到

痛苦的程度與事物的重要程度和挽回或得到的可能性有關

事物重要程度自己沒法控制,根本上還是自己的某些方面不夠好,沒法讓可能性達到想要的效果

5樓:Jasssmine蘇

史鐵生先生筆下,

「人生有三種根本的困境:

第一,人生來只能注定是自己,人生來注定是活在無數他人中間,並且無法與他人徹底溝通。這意味著孤獨。

第二,人生來就有慾望,人實現慾望的能力,永遠趕不上他慾望的能力。這是乙個永恆的距離。

第三,人生來不想死,可人生來就是在走向死。這意味著恐懼。」

而正是這三種根本的困境,恰恰維護著人類社會的存在,為人處事之道與親密關係的發展;個體為了滿足物質的需求從而推動了整個社會經濟的發展;人的生老病死正是醫學存在的全部意義。正如馬克思主義哲學中所說:「道路是在前進中曲折,在曲折中前進,事物的發展是前進性和曲折性的統一。」

6樓:於飛

我們從小就學會了比較,小時候被長輩拿去和別人家的孩子比,哪些方面比別人強,哪些方面不如別人,甚至是以否定、貶低、指責或嘲笑的口吻做比較。上學以後也是要考試,有成績排名,名次靠前就會被稱讚和重視,成績落後就會被他人瞧不起,也就有了自卑、嫉妒等思想觀念和情緒感受。比較的內容有長相、健康、能力、財富、地位和性格等,醜陋、疾病、無能、貧窮、平凡和負面情緒等都是不被允許的,我們也就學會了自我壓抑和強迫。

我們活的太累了,不是為自己而活,而是為了比較和別人的看法而活。所以我提倡解放自我,這並不是要完全不在乎別人的看法、只顧我行我素,而是能夠在社會環境和自己的情感需求之間取得乙個平衡。我們在人際交往中要平衡自己、他人和現實的關係,不需要做到太好,很多事情往往難以兩全其美。

比如在人際交往中,一味的迎合與討好他人,讓別人舒服和高興,自己卻越來越難受和壓抑,自己早晚也會破壞和放棄這段關係的。我們可以部分的迎合、討好他人,這也是建立和維持關係的有效做法,那些只考慮自己不考慮別人感受的人,也是沒有朋友的。同時也要部分的為自己的考慮,也能把自己的情緒感受和需求表達給關係的物件,可以說的委婉一些,人和人之間的關係是相互的,自己能夠理解和接納別人,別人也能夠尊重和滿足自己,才能夠建立平等、穩定和長期的關係。

自卑和自信是比較的產物,有了比較就有了痛苦,因為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我們總會有不如別人的地方。認知有相對性,是非、好壞、對錯、高低、得失、善惡等都是相對的,追求乙個方面,它的對立面也會凸顯出來。我們要學會以平等、平常和慈悲之心看待萬事萬物,首先是要對自己慈悲。

人性都是自私的,換句話說,首先要把自己照顧好,不給社會添麻煩,有餘力再去幫助別人。別自己還一塌糊塗呢,就事事為別人考慮,這其實是一種變相的依賴和控制,因為自己會認為人和人之間就是要互相負責的,自己都為別人考慮了,別人也就應該為自己負責。

7樓:知命不煩

最近我很痛苦,因為要到年底了,各種總結材料要寫、要匯報,偏偏我還不是正兒八經幹文字工作的。

在看過以前別人寫的材料後,我越發頭大:這洋洋灑灑、條理清晰、成果豐碩的材料我要怎麼才能寫得出來啊。

這不由讓我想起在車間燒鍋爐,每天按時上下班,業餘就是各種玩,那種不用寫東西,不會被領導惦記的幸福日子。

其實,只要不寫大材料,我現在的日子也不錯。但只要遇到超過我能力範圍的工作,心裡就打退堂鼓,後悔的滋味湧上心頭:不知道如何熬過這段痛苦的時期。

人為什麼會痛苦?

我想應該是突破極限過程中的副產物吧。

越計較得失,痛苦的體驗越頻繁,痛苦的根源就是我們的慾望。

沒有慾望就沒有痛苦了嗎?

不會的。就像我的工作,我並沒有提公升自己能力的慾望。但是,工作需要,我仍然得在痛苦中去寫大材料。

我們自己沒有慾望,但不代表自己的親人、朋友、領導,這些與我們打交道的人也沒有。我們總得為某些人活著,去做自己應該做的事。

內心問問自己,事實上,我們每個人都是不甘於平凡的,都想做成一些事。馬斯洛需求的五個層次清楚地告訴我們,我們一直走在自我實現的道路上。

那痛苦存在的意義是什麼呢?

如果一切順暢,我們最終將得到自我實現,擺脫物慾名利的束縛,達到真善美至高人生境界。但實際上,我們也許一輩子都陷在生理、安全、社交、尊重等需求上,求而不得。

這時候,痛苦就是一盞明燈。它明確告訴我們:在得到之前,必將經歷痛苦。換句話說就是,有痛苦的地方,就是前進的方向。

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勵志讀物上,要大家跳出舒適區,去體驗痛苦。適應痛苦也就意味著成長,沒有痛苦就沒有收穫。

現實是,我們多數人會本能地躲避痛苦,就像我一樣,好想回到從前。但躲避是解決不了問題的,就像我的材料,我必須得寫,是逃脫不了的。

現在我換了一種心態:把感到痛苦當做是一種幸運,是一種回答不出問題時的「答案提示」,它將提示我尋找解決方案以便繼續前進。

人是需要痛苦的。如果你能養成一種習慣:面對精神痛苦時,能夠自動地反思痛苦而不是躲避痛苦,你將能夠快速地學習和積攢經驗。

這裡,我致敬那些沒有痛苦,卻製造痛苦成長的牛人。他們在短時間突破領域、收穫成就,用行動告訴我們什麼叫:痛並快樂著!

8樓:英氣小哪吒

內部,潛意識和意識的不能協調。即理性和感性不能隨外部世界的變化而相互協調通力合作。乙個能絕對保持對自己誠實的人痛苦能省略一大半。

外部,社會發展的不夠進步。如果國家能夠步入發達國家行列,或者現在可以展望的,人類共同體能夠步入人工智慧時代,幸福感也能提公升一大截吧。

轉角草率回答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這或許就是人痛苦的根源,違背自然規律,無可避免。而且,人與人之間不能必然相互理解之餘還存在著互相競爭。

認真答覆。

9樓:阿qiaokeli

人生中所有的痛苦根源是不了解自己。

在犯錯跌倒中逐漸發現什麼是自己真正想要的,或者,什麼是自己很確定不要的,這個過程是痛苦的。但找到了真正的自己也就意味著你真的懂得什麼是真正的幸福-做真實的自己就是幸福的根源。

10樓:生命如此美好

解決不了問題時才會痛苦,如果所有問題都能得到圓滿解決就不會有痛苦了。所以要多學習解決問題的方法,這樣就能減少或者避免痛苦

11樓:終南塵緣

有朋友回答是源於「求不得」,其實本質上還是乙個「貪」字在作怪。

可以試問一下自己,你做的哪一件事,不都是從乙個「貪」字出發呢?

有一句話:世人慌慌張張,為圖碎銀幾兩,偏這碎銀幾兩,能解萬種惆悵。

這句話說得沒錯,世人慌慌張張,就是乙個貪圖錢財以及圍繞錢財而有的其它事情。

可是,在世間,你又看見這碎銀幾兩真的是就能解您的萬種惆悵了嗎?

我看未必。

我相信您也一定知道錢不是萬能的,沒錢是萬萬不能的。

貪心越大,煩惱痛苦就會越多。

12樓:黎花

痛苦的本質是力不從心,事與願違。

乙個人從一降臨在這世上,命運注定著痛苦的磨難,有著漫長的歲月路途,有著生與死歷經的考驗和錘煉。

人生痛苦無非,封閉自我,沒有切實敞開心扉,詮釋人生觀,將自已真正融入或拓展人生價值,沒有為人生和社會發揮潛能,這樣生不逢時,痛苦源生。

人的一生並非一帆風順,要盡可能去感受人生能量,感慨人生真締,對社會的貢獻作為,忘卻痛苦,笑看人生。

沒有寬廣的胸懷,不懂得捨得,不懂得放下,就會心生痛苦。

痛苦是內對外在刺激產生的感覺。

當身體受到損傷,或者心靈受到負面刺激時,你硬要把單純的事情看得很嚴重,那樣子你會很痛苦。

心理學認為,痛苦不過是人對所經歷的事物與傷痛產生的感受。

不同人對同一件事有不同的內心感受,同樣是離婚,有些人會感到痛苦至極,而有些人則會認為那是對自我的解脫。

人是可以快樂地生活的,只是我們自己選擇了複雜,選擇了嘆息。

所以,感受角度不同,感受結果也不同。

人生最大的悲哀不失去太多,而是想要太多、計較太多。

這也是導致乙個人不快樂的重要原因。

給貓做絕育手術從根本上說是否源於人的自私?

就是自私啊,而且所有圈養寵物的都是自私,領養的除外。為了填充內心空虛去飼養寵物,簡直了 這沒什麼問題,畢竟人是高階動物,但是有些奇葩說這不是自私還說這對雙方都好是不是有點又當又立了? 是的。絕育第一是為了動物的健康長壽,其目的是讓寵物更久的陪伴人類。其二是減少流浪貓,改善人類居住的環境。其三是,貓絕...

如何從根本上說明演化論是錯誤的?如何從根本上推翻演化論?演化論被推翻了嗎??

靈王 怎麼又是這種問題,提問的人就不去了解一下演化論為何被人推崇嗎。要推翻演化論,唯一方法就是出現新的可替代演化論的理論,猶如神創論被演化論替代一樣。演化論被人推崇,是因為它能夠為如今的人類發展帶來最積極的效應,而不是它有多真實,它還只是理論。推翻學術根基是人類發展水平達到一定程度後才會出現的,但以...

如何從根本上改變喜歡冷戰的性格?

Focus Crossover 喜歡冷戰是一種行為模式,背後的問題在於認知層面,而不是性格。你需要了解或剖析為什麼要選擇冷戰的方式,一定是冷戰帶給某種心理享受或對外取得效果,如果其它方式更有效,何必選擇冷戰呢?就像如果大家能一起開心掙錢,誰願意去打打殺殺的搶奪是乙個道理。 上班族的營養餐 我認為冷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