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語中的漢字訓讀現象為什麼比日語少很多?

時間 2021-05-30 23:48:01

1樓:夕凪

個人認為,乙個重要的原因在於日韓語文字型係發展邏輯不同

不同於音讀體系直接寄生於漢字,訓讀體系發展的一大前提是表音字母體系的成熟。因為古代受漢語影響深的國家自然以音讀為貴,在此情形下如果沒有表音字母專門記錄民族讀音的話,民族音就會慢慢被漢語音取代。

歷史上日語韓語乃至於所有被漢語強烈影響的語言建立自己民族的表音文字時的基本做法都是從漢字偏旁入手加以改造的

日語的獨特之處在於,它真的只用了偏旁(片假名)和簡易書寫的草書體(平假名)來記音,書寫的便利讓日本本土音有機會藉此發展,最終發展成完善的訓讀體系與音讀體系並駕齊驅;然而北韓語(諺文出現以前)、越南語、壯語、西夏語等其他吸收漢語的語言基本都是用漢字各個偏旁再造一堆新「漢字」來記音,這樣的話當然複雜太多,平民記不住這種千奇百怪的造型,貴族也看不起不倫不類的新「漢字」,民族音的記錄因此而不被重視,而逐步被音讀取代。再到後來15世紀北韓發明了簡便的諺文,19世紀越南語廢喃字被迫使用拉丁字母時,早已為時已晚,難以改變音讀體系的統治地位了。

2樓:不白

韓語在發展過程中,漢字使用存在「音義分離」的現象。

6世紀開始,引入漢字作標記作用。新羅時代,貴族們熱衷學習模仿唐文化,大量引入漢字,作為地名及貴族姓氏。同時出現自造字。

北韓語吏讀體系中對於漢字的使用:一是捨棄表義功能,僅採用漢字表音功能,標記發音相似的北韓語。二是捨棄表音功能,採用字義標記同義北韓語。

15世紀,諺文出現。民間逐漸捨棄意義不明(即被捨義)的漢字與怪異的造字。不過由於漢字逼格高,貴族們仍偏愛使用漢字。

直至20世紀開始,諺文才開始大量使用。現代韓語已幾乎不使用漢字。

日語則不同,其擁有相對成熟的訓讀體系。

5世紀漢字傳入,同樣也作為標記使用。一開始,也採用相似讀音標記法。但是發現效率不高,而且音義分離了。

「人家草就是『草』,咱們寫成『久佐』這令人費解的玩意兒,還倆字呢,醬紫不太好吧,要不乾脆直接用漢字吧」。於是採用漢字表義,日語表音,就有了訓讀。

順便一提,日語訓讀有2,『國訓』『熟字訓』,前者為單字訓讀,後者為整體訓讀。例:明日(あす),整體發乙個音。

相應的,現代日語依然大量地系統地使用漢字。

韓語中的羨餘現象是否和漢字的減少使用有關?

十歲蘿莉 我個人到覺得這個其實有點像日語中的送假名現象,只是因為南韓後來不用漢字,導致後面的 送彥文 和前面的漢字重合了也沒人懂了。 Seine Freiheit 把漢字詞當外來語可能是乙個因素。其實參考漢譯英經驗,這種現象並不罕見,比如說某種把 長江 翻譯成 Changjiang River 的譯...

為什麼有的日語漢字只有音讀沒有訓讀 有的只有訓讀沒有音讀

孤月卿城 首先,在分析這個問題的時候,我們要先定義一下什麼是音讀,什麼是訓讀。而訓讀,就是乙個漢字的日文讀音,不按照漢字本身讀音來讀,而按照日文固有詞音來讀,漢字只是做單純表意功能。漢字既然是做表意,其實可以斷言,有這個意思的漢字,都可以讀這個音。比如 這個音,可以寫作會 遭 逢 遇等。角川詞典給出...

孩子問 鳥 字為什麼讀 ni o,不讀別的?漢字的讀音是怎麼演變的?

令貳貳壹 鳥音源自隹,隹音zhui,ui是 的訛讀,因此隹的本音是j 韻歸喉音影曉匣喻,說明這四個韻同源。方言裡可看到,例如尿有niao和sui這兩個讀音,陝西話的sui娃和是xiao 小 娃。zhui讀niao和尿小一理,和dew扯不上關係。 歪 妖妖靈嗎 我們這裡這個字讀 屌 意思就是 鳥 單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