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人文社科和理工科聊不來呢?

時間 2021-05-29 23:32:07

1樓:

中國的人文社科?嗯。。。比西方的差了一截吧,大學因為愛好而去學人文社科的應該不會比因為理工科不好考而去學的多。

當然如果真的喜好人文社科,那跟因為現實所迫而去學的,可以達到的高度深度都不一樣。

2樓:「已登出」

任何學科都分為四種:

1.教科書版本,沒有任何興趣可言,簡單粗暴,最後還會變成答題模板。

2.科普書版本,如「十萬個為什麼」「歷史上的今天」這種,也包括一些廣播電視節目,有點意思,但國內許多成年人不去看。

3.專業版本,這個在基礎階段和教科書接近,高階可就不一樣了。舉個例子:

很多人單憑刷希爾貝克,能卡到大學的哲學系基礎或者通選課水平,但遇到真正的專業哲學,如閱讀德語版的馬克思或者用歷史考古解釋古希臘,就不好使了。

4.商業版本:如茶道、國學、成功學、養生等,許多人從這裡感覺有意思,但被專業的批判。

教科書版本多數人能達到,但不會靈活運用,加上教科書明目張膽地加入意識形態色彩,許多人更是不屑一顧,這部分按說不管文理都能談的,但是,沒人喜歡。

科普版本目前僅供未成年人使用,但未成年人沒有文理之分。

後兩者互相較勁,但問題是,許多人不了解,就用商業版本當成專業或者科普,於是被鄙視了。

為什麼有很多理工科高校被評價缺乏人文氣息?

沒有人比工信部七子的學生更適合回答這個問題。你不得不否認這些學校主要的辦學目的就是不斷為jun工國企等輸送源源不斷的優質廉價勞動力。抱怨沒有人文氣息?笑。人文氣息實在是乙個虛無縹緲的概念,而落到實處就會表現為減少學生獲取其他公升學資訊的渠道 引導學生定向就業 空談情懷理想。這些分分鐘讓你抓狂的東西每...

乙個對人文社科一無所知的理工科學生在周圍人眼中會是什麼樣的?

我所認為的理工科專業的學術精英,基本智力生活都是完滿的,他們的人文社科素養都很好,不亞於人文社科專業的大學生,有的在其興趣領域可以批判性閱讀社科名家的大作,做出足夠高質量的判斷。分文理這個東西,估計是本國特色,大學文理專業來回切換是常態,到了研究所或者研究生階段挑乙個方向主攻,對於真正的智力英雄都是...

人文素養對於理工科學生做科研有什麼影響?有多重要?

土衛六 很重要。成功需要很多優秀的品質來支撐。優秀品質來自於家庭教育和自己不斷地補充學習。最深入人心的素養不是來自於勵志書,而是榜樣。 zaxidele 簡單的回答就是 沒用。當然,你也可以說有用,因為萬物是普遍聯絡的,你不吃飯也成不了頂尖科學家是不是?院士之所以小時候讀那麼多書一大原因是那個年代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