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開始健身想問下,一周應該練幾次臀腿?練幾次腰腹?練幾次背?

時間 2021-05-06 02:16:44

1樓:

新手健身多做大肌群復合運動,少做孤立肌群運動。

1、每週就三個部位,每天練乙個部位,按這個順序胸、背、腿,休息、胸、背、腿、休息,如此往復就可以了。 你每週能保證每個部位練一次就算合格,練兩次算優秀。練三次屬於運動過量不提倡。

2、每次訓練時間控制在40分鐘到1個小時以內,提高效率,不要浪費時間。槓鈴是所有動作的基礎,新手多練槓鈴,臥推、硬拉、深蹲才是王道,新手不要學那些花裡胡哨的動作。固定器械只能錦上添花,不是你的重點。

3、新手在練胸、背的時候,手臂和肩部肌肉代償多,所以沒有必要單獨去練和肩,胸、背力量水平上來以後,你手臂和肩的圍度自然也就跟著上來了。新手單獨練這兩個部位效率太差、收益太低、浪費時間。

4、記住肌肉訓練口訣:「大重量、少次數、多組數、長位移」

2樓:C.Ray

初看問題,樓主對健身應該是有初步了解的,最起碼知道「分化訓練」的意思了,但細看會發現應該是缺少實踐的健身愛好者了

這問題因人而異,或者因時而異,不好一概而論。那我說說自己的情況,給你作個參考吧。

早期的健身懵懂期就不談了,這次正好疫情及其他個人原因,我有大半年沒訓練。正式恢復訓練後

第乙個週期用巔峰期20%的重量,練了胸、背、腿3個部位,各兩個動作各3組,回家躺了3天,1天漲,1天疼,1天漲

第二個週期用30%重量,還是胸、背、腿,一次練1個部位,練一次休1天,之後每個迴圈加10%的重量,直到100%

這兩個週期,吃的隨意,沒太較真,但火鍋這種高熱量的是不會碰的。大概2個月時間,體重略微降了3%,但體脂從35降到24

第三個週期,練4休2,分別是胸、背、肩+肱2+肱3、腿,休息日純休息,開始注意飲食,保持了3周,嘗試突破各部位重量

目前在第四個週期,在第三個週期的前提下,每次增加有氧。至於腹肌兩天練一次(通常放練胸和練肩日)休息日單做有氧,練了4周了,目前體脂15左右

接下來準備進入第五個週期,胸背腿,練6休1,目標是體脂10以下,同時保證重量不低於100%

飲食是從第3個週期才開始嚴格要求,但第一天開始蛋白粉和肌酸就沒停過。我的理由凡事都需要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要去追求一步到位。事實也無法一步到位。

品品這過程吧,興許能有一星半點的感觸

3樓:肱二頭肌霸主

我的建議是:要從你最近的狀態改變上入手,剛開始接觸健身的話,平常的運動頻率應該是很少,有的可能基本上不運動。

這個時候就出現了乙個狀況,你能否去承受乙個訓練的落差感。

你可以先嘗試著做單塊肌肉群的訓練,比方說胸,手,背,肩,腿,腹。讓自身整體的運動機能水平線提高,也有助於前期訓練減少損傷。

水平線提高了之後,再去做一下計畫的更改豈不美哉

4樓:餘生啊

瀉藥我覺得啊新手期,那麼好的福利期,主要打好身體基礎和緯度增加,因為新手期增加緯度,見效果很快的,推薦你多做一些復合運動,不必可以去強調孤立訓練,等到有了一定的身體基礎,入門了,再開始雕刻肌肉做孤立訓練,動作標準的復合訓練在開始對新手來說是事半功倍的,打好動作,肌肉發力的基礎尤為重要,所以我推薦你呢一周不用每個地方輪兩邊,我現在是胸背腿胸背肩這樣的訓練,你也可以一下,也可以嘗試四分話訓練看個人了。

5樓:牛魚羊

對於新手來說,太刻板的分化訓練是低效的,除非你有很專業的教練帶著嚴格訓練,不然其實真的沒啥意義。

我建議新手的話,直接用推、拉、核心+有氧來制定計畫比較好。

比如周一是推日,那麼可以安排:

深蹲,四組選擇適當重量,完成8-12下

臥推,四組選擇適當重量,完成8-12下

啞鈴肩推,四組選擇適當重量,完成8-12下三頭訓練,

拉伸放鬆結束。

之後是「拉」日的訓練:

引體向上四組8-12下(助力引體也行)

然後標準四組硬拉8-12下

槓鈴划船8-12下

坐姿划船8-12下

二頭肌訓練(彎舉之類)

拉伸放鬆

然後是核心+有氧日

核心訓練(網上很多)30分鐘

有氧30分鐘(慢跑、划船機、單車均可)

拉伸放鬆

此時可以休息一天,然後繼續回到推日的訓練,迴圈往復。

這樣的好處可以讓新手快速提公升全身的力量水平和心肺功能,訓練量也可以保障。

這樣練的成效較快,成就感也強,會更快的入門,有一定力量基礎再再開始嘗試分化訓練,事半功倍。

6樓:有條蕉仔跌落水

新手有個新手福利期,這是讓你飛速增長的時期,大概會維持六到一年的時候(因人而異),在這個時期你採用線性計畫收益最大,所以建議的採用全身訓練計畫,以深蹲、硬拉、臥推、推舉四個動作為主(其實如果後期能夠掌握高翻,那麼把高翻也加入進去就最好不過了),然後隔天一練,總組數控制在12~20組為最佳,每組3~5個即可,記住需要漸進負荷,而且飲食一定要做到位,新手的第一年增加6到11kg純肌肉是在合理範圍的(往後不打藥很難再有這效果)

7樓:師不語

一般是大肌肉群間隔72小時,小肌肉群間隔48小時。

大肌肉群:胸,背,腿,臀

小肌肉群:肩、二頭肌、三頭肌、小臂、小腿、腹肌一周去個三次,一天練胸+三頭,一天練背+二手,一天練腿+腹部。

根據你的訓練計畫了~

當然也不是絕對休息48或72小時絕對能好,跟個人體質了~

8樓:BOOM

新手健身因為才練,訓練重量小,訓練量小。建議先全身都練。以多關節,非孤立動作為主。比如深蹲,硬拉,划船,臥推,引體向上等。

每次訓練定4個動作。每組10次左右。每個動作3到4組。訓練總數15組左右。隔天一練。一周3到4次即可。

2個月左右(是否進步明顯)後開始改為上下肢分化或者推拉蹲分化。

徒手健身一周五練,按什麼順序,每天練哪個部位呢?

佛系健身的韓梅梅 健身計畫的定製要關注到很多個方面,健身小白定製計畫的時候可以根據我這個方法來,我盡量用把話濃縮到幾個字。健身計畫定製原則 科學性 肌肉恢復和訓練順序 個性化 自身素質和訓練目標 同學的筆記禁止盜用 2 肌肉恢復期至少2天,也就是同一肌群不能連續鍛鍊。3 肌肉訓練順序 大肌群 小肌群...

請問健身一周四到五練對於新手是否更科學?

Peterpan 一般來說,大肌群需要三天休息,小肌群需要一天休息,4到5練對新手老手而言本質上沒有太大區別,差別在於訓練強度和容量。與其糾結四到五練是否科學,自身的訓練質量 休息和飲食才是最重要的,合理安排一定能有最好的結果,加油,擼鐵人! 不科學 看你的健身目的而定 如果以提公升身體素質,獲得強...

焦慮抑鬱停藥一周,剛開始兩天沒什麼感覺這三天來每天暈乎乎的,感覺活在夢裡,周圍的一切都不真實怎麼辦?

zyzwliu 當你不解決這些問題的時候,它們都會最終消失 你解決的努力程度越大,問題的嚴重程度也會越大!難道你的今天不是解決出來的嗎? Daisy 剛開始吃,每個人的接受度不一樣,會覺得難受很正常。你可以再吃幾天看下,如果還是很難受,可以去再就醫溝通說明,醫生會適當調整用藥的。去的醫院和看的醫生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