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公眾對明星的抑鬱症表示同情,而對普通人的抑鬱症歧視?

時間 2021-05-11 22:51:09

1樓:木吉要好好長大

我有天晚上和剛認識的幾個人一起喝酒,聊起這些。我要給他炫耀一下自己拿到的戲票,結果他說快看快看,她要秀她的精神病藥了,我忘了是不是因為這個潑了他一杯水。他還說起乙個女生說自己有抑鬱,口氣中帶著不屑。

記得他說過自己也看過心理醫生,連這樣的人對待抑鬱症都是這種態度,真的不知道說什麼好了……

2樓:

我覺得一是得了抑鬱症又被大眾知道了的明星大多已經付出了挺大的代價比如生命。二是大多數明星長得都比普通人好看嘛…人還是更傾向於對長得好看的人產生憐憫,「施以援手」的嘛。

3樓:海軍司令

因為「人不為己天誅地滅」「人不為己天誅地滅」「人不為己天誅地滅」

人都是自私的,當付出小於回報時,人們都會拒絕去做。

對於明星,人們只需動動嘴皮子表示同情,就能得到乙個「關注明星,關注抑鬱症,呼籲關愛抑鬱症的標籤」,以此完美自己的形象。顯然回報是大於付出的!

而對於普通人,尤其是身邊人,動動嘴的關愛收穫不了相應的回報——病人不會因此而痊癒,甚至害怕身邊人會因為你認識這類「精神類疾病的病人」而對你有看法。你甚至需要花精力去照顧病人,病人的恢復卻又不是立竿見影,所以付出遠大於回報的事,人們都會拒絕的……這也就是為什麼「久病床前無孝子」的原因!

4樓:

我對所有的病人都是同情的,無論遠近。

但是這種同情反應在生活中就是一種歧視,有什麼辦法呢?

有人說要平等對待病人,那對我來說相對容易咯,但是病人自己未必承受得起這份平等好嗎!

我有乙個神經衰弱的同學,雖然這個病和抑鬱症不一樣,但是我就舉個例子。

她真的是特別特別敏感,我一開始也是普通跟她相處的,就是可能會避免聊起生病這件事,但是後來我們就完全不說話了,為什麼呢?因為我隨便講一句話她自己都能硌應很久,開個玩笑或者誇張啊比喻啊舉例啊,她都有可能在心裡千迴百轉不知道乙個人就YY出個什麼結論來,好多時候我n天前隨口一句話,n天後她來拿著她千迴百轉YY的結論問我,你那天那句話是不是這個意思,切拜,我都不記得這句話了好嗎!這種事情多幾次,弄得我也緊張兮兮的,整個腦子裡的神經都是繃得緊緊的,隨時都會崩斷好嗎!

那這種情況怎麼辦,我怎麼跟她處下去?

到最後不跟她講話了,可能這種事情傳到前幾位答主耳朵裡,那就又是「不平等對待」「歧視」。那還能怎麼辦?人和人本來就不一樣,怎麼可能完全平等?

我能做到平等,你承受得起這份平等嗎?就像殘疾人,大家再怎麼平等,你也搬不了磚啊,那是不是又是工地包工頭歧視殘疾人?

我同情他們,因為真心實意地覺得他們可憐,願世界和平,願世界沒有疾病!但區別對待是肯定的,你做不到受不起的事情,還非要我們那麼對你,到最後大家都崩潰了好麼!

歧視是怎樣,難道就能說明人性本惡大家都不善良都不是啥好人?我們整天盼著你病好起來,還要怎麼善良?放棄工作放棄生活不吃不喝去伺候你把你養到病好了?

那這是真要我們死啊!你又不是我爹我娘我親朋好友,憑什麼用我的生命養活你的生命?

你先把病養好了再說其他,對你對我都好,對整個世界都好!

5樓:

我想是因為我們離乙個抑鬱的人越近,我們所受到的牽累就越多,我小的時候就知道如果乙個老人生病了久臥病床是很拖累子女的,我們那叫挫磨,大概就是折磨的意思,大家都說還不如死了算了。而抑鬱症這種痛苦都是一種看不見的東西,又怎麼會放在心上,又怎麼好意思講出來挫磨人呢。

6樓:南斗熠熠

鎖定在兩個因素上,我認為可以幫助我們很好的理解這個現象。

因素一:人都是有同情心的,但人性是自利的。

①對身邊的抑鬱症患者體現出漠視,並不是不同情。同情心的本質,是一種「感受上的同一性」,如果在談及身邊的抑鬱症患者時,不論關係的親疏遠近,心中覺得「不忍,不舒服」,就是同情心的體現。但是有了同情心並不表示就會體現出主動關心行為,因為還有另外乙個本能,即「害怕被影響,害怕被麻煩」這個本能也會被啟用。

如果「對別人的不幸產生同情」與「渴望與不好的東西保持距離」這兩個本能同時被啟用且處於對抗之中,外在體現的行為,就是漠視。漠視的本身,是在表達一種「逃避,迴避」,通過不提及,使自己的內心免於衝突。

②對八竿子打不著的明星的抑鬱表達同情,既是同情,也是一種自利行為。因為離得實在太遠,所以不用擔心自己的生活受影響,所以可以毫無阻礙地表達同情;因為動動手喊喊口號,就能樹立一種「我很有同情心,很關心他人」的外在形象,何樂而不為呢。

因素二:直觀經驗會引導出對他人很刻薄的心理評判。

①經歷了成長過程中的各種教化,我們意識中會有乙個模糊而強大的觀念,即「人是各種社會關係的聚合體,因此,個人的生活、生命狀態,必然影響到與自己親密相關的一圈人,也因此,輕視自己的生命,是一種極度自私且不負責任的行為」。這是一種社會化的本能,會轉化為強烈的直覺經驗,在我們面對各種艱難困苦的時候,幫助我們度過難關。

②抑鬱症患者的人生,是不快樂的,甚至是痛苦的。由於情緒調節功能的紊亂,對高興的事情沒共鳴,對平常的狀態卻覺得憂鬱乃至痛苦,在這種弭久持續的折磨之下,他們會做出「他們自己認為對自己最好的抉擇」,這種選擇,也許是積極勇敢的,也許是能過且過的,也許是悍然終結的,不論是什麼選擇,都有他充分的理由。人們如果不了解這種痛苦,也就不會理解每乙個抉擇背後隱藏的取與舍。

③尋常人,在一套功能正常的情緒調節系統下,有喜怒哀樂,有愛恨情仇,感慨著生活的美好,讚美著生命的高貴,這本是很稀鬆平常的事情。可我們要知道的是,有很多事情,很多因素,會擊穿這套系統,會造就出完全不同的生命體驗,在某個場合、某個節點,引導出許多不合常規的決策。遇到這種事情,如果我們不能去體察背後的整條邏輯線,而是去套用我們對「各項正常的自己」的「自我要求」,對身邊正常人的「合理期許」,就會推導出很刻薄的心理評判。

7樓:

明星即使抑鬱症,還必須得繼續在公眾場合表現自己友善親切的樣子,努力化妝以此看起來只是「略顯疲態」。出來和粉絲互動,出來工作,出來輸出自己的能力。因為他要把他犯病的一面盡可能得隱藏在鎂光燈照不到的地方。

而生活中得了抑鬱症的人,則很可能是經常的不理人,一會兒沒盯住就出現一次自殺未遂或者自殘。

人的耐心都是有限的。作為粉絲,看到自己的偶像頂著抑鬱症的身體出來在見面會上和你親切的握手給你簽名,會心疼。而家裡如果有個抑鬱症多年,N次自殺未遂,完全要靠你養活、照顧的家人。

會不會精神崩潰?

8樓:WINDYUU

居然被邀了什麼情況╭(°A°`)╮

如果喬任梁是你生活中的人,你也會歧視,就像當初他的導演同事們一樣。

如果我往你身邊放乙個整天情緒低落反應遲鈍沒精打采又耽誤工作的人,你不打我才怪╮(╯▽╰)╭

人死了以後,公開場合幾句場面話說起來多麼輕巧,倒是那位導演實誠,從頭到尾都是正常人面對生活中抑鬱症患者的態度,難得難得。

其實我們最不想給身邊的人添麻煩了,除了病得實在繃不住時,多數還是努力裝成乙個正常人,學習工作甚至逗逼。

然並卵,撐到撐不住,還是會給人帶來麻煩。

就像喬任梁想要努力工作,但總是遲到,讓全劇組的人等他。對於導演來說,這就妥妥的一害群之馬啊。

活該被罵,呸!

至於摯友不了解這件事情,其實很正常,大學四年的室友,沒有乙個人知道我抑鬱症。

這個倒不是怕室友歧視,至少我的室友肯定不會因為這種事情歧視別人。

但是,解釋起來還是會很麻煩吧……

長期吃藥的時候我會做好鋪墊,並且告訴她們我吃的是助眠的藥。

是不是連吃藥帶嗜睡逃課每天裹在簾子裡不理人都有解釋了( )

就這樣,畢業之後不久,乙個室友突然跟我說,她覺得我是個脾氣特別好的姑娘。

但如果我以自己真實的面目示人呢?

高中的時候,拉著張臭臉獨來獨往,只跟前後左右的人說過話,一年下來班裡的人認識不到一半。

感謝網路的力量,那時候我大概是全校最受人討厭的女生。

無論是普通人還是公眾偶像,成為了抑鬱症患者,要麼暴露本性在眾人的厭惡中勉強度日,要麼隱藏本性在偽裝中苟延殘喘。

區別在於,明星死後,所有的公眾平台都是他的追悼現場,而人們都喜歡在追悼會上,表現自己的善良。

說起來喬任梁死後我才聽說這個人,微博好多人刷他的聲音好聽,我就去聽了一首殘酷月光,感覺……挺……民謠的→_→

9樓:博愛之城

瀉藥我們先看你所舉的例子,即「大學對抑鬱症學生勸退」

其實這種事發生的原因很簡單:如果抑鬱症學生在校期間自殺身亡,學校是要賠一大筆錢的。

可如果要保證學生不自殺,就得額外做很多監管工作,投入的錢未必比賠的錢少,還不一定能阻止學生自殺。

說白了,這就叫「燙手山芋」

大凡歧視,多半都是因為利益受損引發的,愛滋如是,人種如是,抑鬱症亦如是。

但明星不一樣,你再怎麼自殺身亡,對學校也好,粉絲也好,都不會有實質性的利益損失。

這種情況下,何妨寬容一些呢?

10樓:徐蕾

我家有兩個憂鬱症患者,周圍是有歧視的,但是明面上不會說的,歧視的人都是不知道這病的人,家裡人都知道這是病,去醫院看病住院拿藥吃藥,你要說治好了?那得看個人了。

總之不要說別人怎麼怎麼看不起啥的,這是種病,得普及知識你造嗎?問的問題不對,應該問如何減少周圍人對心理疾病或者精神疾病患者的歧視!!

11樓:

在微博上你看到乙個衣履闌珊的精神病人,第一感覺應該是同情;如果這個精神病人在你現實生活中出現呢?

與其說是歧視,不如說大部分是人們的自我保護。

12樓:麵包男

明星感冒了,大家會說感冒多麼難受還堅持工作,當年我感冒的時候什麼都做不了,怎麼怎麼地。

民工感冒了不搬磚,大家會說到底是窮人,這麼懶真是活該窮八輩。

所以,不在於明星得了什麼病,在於他是明星而已。

至於抑鬱症,其實沒得過的人,從來都沒想過去了解它,他們只是覺得不要來妨礙我就好,要是你得了抑鬱還畫了一副價值幾百萬的畫,敢保證,誰都會來理解你,不是因為你的抑鬱,而是你是他們認識的唯一乙個大畫家。

所以,什麼都看臉定律始終是正確的

13樓:理想少女

大眾的心理大多應該是:明星要面對多少事情啊,壓力肯定大,抑鬱症難免的;普通人應該是閒的吧,有吃有喝有夠了,得抑鬱症,太金貴了吧;

抑鬱症的本質是什麼?人為什麼會得抑鬱症?

流光羽 回答太多,不知道是不是重複觀點。有沒有人關注過腸道菌群失調與抑鬱症之間的關係?這裡邊有提到抗抑鬱症藥物如何影響心理。個人覺得預防抑鬱症要做到主動遠離致鬱環境,不開心時自己去找開心的事做,飲食上不要攝入大量精製公尺麵主食,適度運動增強體質預防各種疾病,減少生病 吃藥 擾亂腸道菌群的風險。 花有...

為什麼那些因為抑鬱症而結束自己生命的明星裡大部分的原生家庭都很糟糕

晚星 原生家庭對乙個人的身心成長影響是極大的。我想大家都應該知道,孩子剛生下來都是一張白紙,父母家人需要對孩進行教育愛護,這張白紙上才會展現出美麗的畫作。如果教育不當或者不進行愛護的話,父母家人給予的塗塗改改很可能是這張白紙破裂醜陋。孩子的安全感與心理健康是需要從小抓起的。我們生下了就是家裡的一員,...

抑鬱症痊癒的你,想對抑鬱症患者說一些什麼?

esther 抑鬱症與辭職與父親腦出血同期,在醫院陪護的同時,我厭惡父親也厭惡自己。靠著信仰,我也常常不能戰勝,軟弱無力,連禱告的力量都沒有了。 沐淼 我有與抑鬱症長達一年半的交際,我知道那種生無可戀的痛苦,我現在要說的是想要改變乙個事物首先要做的是先接受它,也許你還在對抗它,你還在無法面對它,都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