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對藝術 人文 繪畫 建築是否會有審美疲勞?

時間 2021-06-01 22:36:53

1樓:pino曹

無論中世紀還是明朝,那些藝術和建築早已符號化和過於流行,以至於「審美疲勞」了。但如果去博物館、教堂細品真跡,大概還是會感動吧。在手機上看複製品和去劇院聽現場,感覺是不一樣的。

2樓:如木

我想大概是變浮躁了吧,這樣的社會所有人都想掙快錢,所有壓力一股腦傾洩下來,感覺好像就看不到活的希望,沒有辦法保持著以前學生時期那種單純和美好的嚮往,不過我估計現在學生也不像以前那樣了。就這樣很少有人能獨善其身的保持自己的赤子之心,沒辦法再去單純的體會那種美好與寧靜,或許只有為了學術能拋棄一切的那種人能保持這種心態

3樓:ba5rw

既然有審美疲勞這個詞就說明肯定會有的。之所以有人會說不會,那是因為不經常接觸,或者不是身邊的東西,而且有一定的稀缺因素。當所有人家裡都有蒙娜麗莎畫像的時候,絕對不會感覺蒙娜麗莎的微笑有什麼內含。

藝術人文生動反映了人類喜新厭舊的心理,唐詩宋詞元曲……這是進化嗎?肯定不是!

4樓:潘禹羽

不要擔心,只是敏感度降低了而已。休息一段時間,換個思維,做點別的事,積累更多的人生體驗。然後再回來看這些優秀的作品,又會有新的感悟。

5樓:措措

首先, 題主,甚至絕大部分人,都混淆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審美是能力,它不像肌肉,或者神經這種功能性器官。器官會勞損,感覺會疲勞。審美是能力,它本身是具備一定的人體器官構造之後,日積月累,所形成的能力,就好像吃飯這個能力本身是不會疲勞的。

這是現代漢語的問題,現代漢語經常會將審美和疲勞作為搭配,是整體作為形容詞,形容感覺上的麻木,或是一種倦怠,審美在這裡,是限定範圍,意思是,在審美方面,長期被相似的內容刺激,反應麻木。麻木的是感覺,和審美本身無關,審美這種能力本身,是不會麻木的,只會變化。人們所說的「沒有審美」或是「缺乏審美」 其實也是誤區。

每個人都有審美的能力,其本身不分高低貴賤,只有在社會上縱向比較,以及藝術界,會強制拉乙個箭頭,分出高低。就個體縱向而言,審美本身只是根據個體所受教育,所具備經驗,年紀來變化而已。不會衰減不會增多。

因此真正疲勞的,是感覺,本質上是身體超出負荷。

前幾年去了巴塞爾雙年展,一開始超開心,超級新鮮,又興奮。但是看到後面,還蠻想吐的,也感覺不到新奇和愉悅了。真的是生理上想吐,想閉眼,找個地方坐下,進食休息。

這其實和我審美能力無關,而是因為大量視覺聽覺刺激,讓人負荷過重。

因此我的結論是: 審美是能力,不會疲勞。

人們對藝術專業有哪些普遍的誤解?

mavis 藝術生是不是成績很差 之前網上有一段子 不讓孩子學藝術,只會讓被人發現你的孩子成績差是因為笨 孩子不行,去學藝術,以後成績不好,也有學上 藝術生家裡是不是很有錢 學藝術是不是都很輕鬆 考試之前 你們考試只用隨便學學吧,真好?考試之後 哇,你們300多分就能上個好大學,真好!學藝術是不是都...

繪畫是一門正在衰落的藝術嗎?

朱晏麟 繪畫市場也對藝術家有一方面的影響存在,拍賣的排行榜上百分之90是繪畫,繪畫也是展現藝術家觀念最方便的方法之一,所以我個人感覺不會衰落 石心人 繪畫到了現在還有乙個立足點就是情感的表現,現在看還沒有別的方式能代替繪畫的那種情感的表現力。但是情感驅動的繪畫也只是造型藝術中的乙個角落,藝術正在向兩...

繪畫 是一項什麼樣的藝術?

Enzo 恩佐 在人類歷史中繪畫這項藝術和我們緊密聯絡在一起。繪畫的藝術體系主要分為兩方面 從古埃及和中國等東方文明古國發展起來的東方繪畫,中國的繪畫分為工筆畫和寫意畫,也有兼工帶寫。於非暗古希臘 古羅馬發展起來的以歐洲為中心的西方繪畫,素描,速寫,油畫,版畫 水彩等形式。莫奈這兩種藝術體系各有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