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高達作品基本都是悲劇結尾?

時間 2021-05-06 07:13:01

1樓:Alex

大部分主角的結局都還不錯。

比較悲劇的估計就是巴尼了,終戰時候戰死....

便秘臉浦木巨集最後也沒吃花生公尺。

Z中的卡繆最後不恢復正常了嘛,比那麼多吃了便當盒的配角幸運多了。

戰爭中作為乙個身居前線的小兵,能活下來就是最大的幸運了。而乙個小兵是無法改變戰局的...

2樓:藍杖龍騎士

現實世界裡,屠龍者最終也變成了惡龍

擁有力量,又能改變什麼?

人類不過是一次又一次的重複之前的錯誤

人性如此,動畫也不過是表現了這一點罷了

3樓:

戰爭是殘酷的,不論勝利或者失敗都要付出巨大的代價。乙個人(一台機體)再強大,也很難改變

世界和社會的格局。當人們作出努力,甚至犧牲生命後,卻沒有帶來改變,那種失落和無力,也許

是感覺悲劇的原因吧。

4樓:醋酸菌

基本都是這樣的劇情發展…主旋律應該就是對戰爭的思考和對和平的嚮往。那這種情況自然會需要悲劇的產生,不過應該也只有一部分是悲劇收尾吧??

5樓:夏侯東尼沒有大木

喜劇結尾的。。。大概也就bf?畢竟是爛膠片。。。好吧不開玩笑的說,哪場戰爭能以「喜劇」來形容的?拜託戰爭,是要人命的好嗎。。。

6樓:

高達系列的套路基本一樣,就是先告訴你地球聯盟是非正義的,然後中途劇情翻轉,告訴你星際聯盟才是反派,末了再翻轉,告訴你們他們背後其實還有大反派。劇情就是這麼不斷翻轉

7樓:delphinus

開高達的主角或許是這個時代的希望,但既得利益階級會把希望變成絕望。(例如exam系統以及其衍生系統、強化人,0079、蒼藍宿命、0096)

要麼是一群右翼非得做出些舉動讓價值觀比較正確的主角自己去送死。(0080)

立場不同的兩人打算在一起?還得揹著間諜的嫌疑給軍隊完成個大任務最後還得假裝下落不明。(08MS)

要麼開高達的就是棋子。雖然最終戰時想法是沒錯的,但情報沒傳遞給他所以最終結果還是錯了(0083)

少年是未來的希望,但接連失去自己中意的人和大前輩給了過高的期待,要麼瘋掉(0087),要麼從地球圈跑路(0088)

對聯邦以及吉翁都失望的男人瘋了,打算把阿克西斯扔到地球上,這個時候或許能維持他不多的理智的辦法就是找宿敵決鬥。(0093)

聯邦爛透了還是聯邦,靠數量壓制沒問題。於是哈薩維再怎麼反抗也不得不化為閃光。(0105)

要想保住自己心愛的女性,即使是岳父也不放過。除此之外還得換上假名拋棄過去,因為木星間諜不但多還藏得深。(0123、0133海盜高達、0152海盜高達ghost)

看下來UC系列裡最終的敵人是什麼?是時代以及既得利益者團體。倒霉的是誰?主角團體們、老百姓們。

為什麼名著多以悲劇結尾?

鴆羽千葉 或許是因為只有見識過狂風暴雨電閃雷鳴,才會真正意義上去熱愛我們習以為常的藍天白雲碧水青山吧。原來,平凡的我們如果活在書中的話,也算是及其幸福了吧。 asheng 一定的文化是對一定的政治經濟的反應。中外名著多以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為主,多產生於混亂的時代,難免帶有對現實的批判和對理想世界的嚮...

為什麼有時候電影悲劇結尾比喜劇結尾更深入人心?

肖屁王 觀眾從一開始就抱著會有個圓滿結局的心態,期望越大,失望越大,結局前的敘事就是一直的鋪墊。就在他們看到主人公受盡磨難終於要翻身的時候,啪,主人公摔得更狠,觀眾就受不了了。 應該不是深入人心而是印象深刻吧,大約電影總是追求深度希望表達個什麼,少有追求有趣的。而悲劇更容易牽動人的情緒,遺憾會讓你多...

為什麼陳坤的劇和電影大多悲劇結尾?

借一部說話 跟胡歌比起來,不算什麼吧。縱觀胡歌主演的電視劇集,結局悲劇到有點兒戲劇化 不是自己養孩子,就是幫別人養孩子。仙劍奇俠傳一 靈兒死了,他自己養孩子 天外飛仙 七公主走了,他自己養孩子 軒轅劍之天之痕 寧珂變成老鷹飛走了,他自己養孩子 生活啟示錄 幫情敵養孩子 風中奇緣 不僅幫情敵養孩子,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