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綱京劇及地方戲水平?

時間 2021-05-05 23:53:01

1樓:Myvivre

舉個例子,假如某國家隊排球運動員,業餘愛好足球,水平也不差,退役之後開了個足球教室,教中小學生。這時候某國腳跳出來說,你這水平還有資格開學校?趁早關了!

這種行為叫「球霸」。

2樓:Yusimu

說真的,我槓一句。

論戲曲唱腔和身段專業程度,自然是沒有專業院團的演員們專業。

但也沒差到某些人口中啥也不是的票友水平。

還有一類人,那些總說「郭唱什麼都是評戲味,唱什麼都是河北梆子味」的人,

我就問你們一句,真的聽過評戲跟河北梆子嗎?????

河北梆子唱腔高亢,激越,帶著悲忍,唱的都是文臣武將歷史故事。

評劇的詞和曲跟白居易的詩一樣,基本上白話文,淺顯易懂而且沒有啥大的音調製化,大都是現實生活題材。

現在一半人說郭唱啥都是河北梆子,一半說他唱啥都是評劇。

一嗓子嗨C一嗓子楊洪基?

你們耳朵裡的京劇唱戲真跟學電台裡兩個評劇票友「誰來弄死我」「我要弄死誰」一樣?

你們這是怎麼達成的協議?

人類的聽覺並不相通?

3樓:知乎世界史之狼

最中肯的回答:「唱啥都一股河北梆子味」

郭德綱唱的好不好其實無所謂。郭德綱這個人這輩子最大的成就是:把很多心照不宣的,日漸衰落的行業潛力激發了出來。

很多人也許水平比他高,但是沒有郭德綱,他們也許永遠沒有改變的動力。郭德綱是乙個機會,乙個重新振奮很多傳統藝術的機會。

其實,郭德綱唱的越壞越好,你們說他水平不行,那你們來。相聲,梆子,大鼓,評書,京劇。都該讓郭德綱攪和一下。

某破站這幾年拜年都有大鼓。其實從來不是大鼓沒人聽。是大家不想聽那些幾百年的老段子了。

回歸本心,相聲的本心是逗,京劇的本心是精彩的劇情。說來很簡單吧,但偏偏,很多水平高的人忘了。

郭德綱是一面鏡子,讓大家都看看,到底什麼才是最重要的。鏡子水平如何根本不重要。

光憑這一點,郭德綱就應該在藝術史上留名。

4樓:

他一說相聲的,唱京劇無非是普及一下,不過沒有他我是壓根不會去聽京劇的,唱什麼都是梆子味是他自己在台上說的,比較中肯了吧。于謙唱的都比他有味兒。

5樓:琴音不染流年

郭德綱只是乙個相聲演員,至於京劇全當科普一下,非要拿他比這比那還要擺一副老師的姿態去批判沒必要。京劇說實話年輕人聽的不多,老一輩熱愛京劇的恐怕也集中在北方,至於老相聲演員會恐怕一是愛好,二是生活。年輕演員不會比不了也是正常。

現在講話全部說文言文的有幾個?

6樓:

郭德綱師傅侯耀文:郭德綱唱啥都一股河北梆子味。

但是郭德綱的主要貢獻是讓沒聽過這些地方曲種曲藝的外行們,比如我,接觸到這些地方戲。並讓外行們在從中找到自己喜歡的型別。我現在喜歡聽的幾種曲藝,快板找高鳳山王鳳山的老音訊,太平歌詞聽少馬爺的,京韻大鼓駱玉笙先生的,西河大鼓找田派傳人的。

這些哪個都比德雲社的演員唱的地道有韻味,但是如果不是德雲社把這些藝術形式展示出來,我乙個外行永遠接觸不到這些。這就是郭德綱和他的德雲社對曲藝最大的貢獻

7樓:zemu hu

之前就此謝過一篇博文,供參考:談談郭德綱的唱戲功底和作品變化

不知不覺地,郭德綱已是當今相聲界的大腕了。雖然一路走來爭議、坎坷不斷,郭德綱的成長也沒止步。筆者聽他的相聲也算不少,今天單說說老郭的唱戲功夫。

學唱京劇《未央宮》趙麟童先生的唱除卻麒派的聲韻之外就是內涵的吳音吳韻。非得是在此鄉此地浸泡出來的味道,難以學來。而郭德綱的學唱則難逃北地的腔調,是另一種風格。

我一位喜歡郭德綱的河北朋友說,郭德綱唱什麼都是評戲的味。細細想來,還真是有點。郭本來學過評戲,演出中的幾段唱也是非常精彩的,真希望相聲演員都能有這樣的硬功夫。

學唱豫劇老包戲

不知為什麼,郭德綱對河南戲頗多提及,河南戲也為它提供了豐富的素材。郭德綱曾在多個場合提到河南的「老包戲」並學唱了「八里嗡」的一段《鍘美案》。在郭德綱眼裡,豫劇老包的唱「如同擠出來的一樣」「你一聽就知道老包剛下地幹活回來」。

這話在相聲裡博大家一樂無可厚非,但是站在戲的角度上看,這一理解卻是有問題的。

不用說,「八里嗡」的原型就是豫劇名家李斯忠,筆者以為他的老包戲在豫劇裡至今無人能比。郭德綱學他的唱雖然也很賣力氣,唱的額頭沁汗、滿面紅光,但是不得不說,還是沒有學到精髓,沒有唱出那個「八里嗡」的「嗡」字。這個「嗡」不是乾嚎、硬擠能唱出來的。

曾聽一位京劇名家說,大腔大口的唱——傻。其實豫劇也是一樣,凡事都有個度,過猶不及。李斯忠其實是很講究變化的,一大段唱下來技巧頗多,讓人不煩,這也是他功夫的體現。

徐德亮出走後郭德綱作品的變化

前些天,又聽到了郭德綱與徐德亮幾年前在北大合演的《我的大學生活》,怎奈經典依舊,物是人非。然而今天再聽,卻聽出了些新意味。當時郭德綱面對北大的學生觀眾們說:

北大出來的徐德亮在德雲社裡改編的相聲,像《文章會》《大保鏢》……跟別人的不一樣,相信再過一些年的修煉,徐能成為新文哏的代表人物。(大意如此)然而自從徐德亮出走之後,郭德綱的作品明顯與之前有了變化。

8樓:淸茗

他唱大鼓唱評劇唱棒子怎麼都好,不過拜託他不要動不動就唱京劇。有調但是沒味兒。唱來唱去都是亮嗓子唱高腔。

叫小藩,一青松,但是沒小生味兒,老生花臉更不像。我也不是專業的也不是戲迷,只能說下感覺。他嗓子高,但是不是嗓子高就能唱戲。

誰都能學兩句京劇但是別老是賣弄說會唱戲。聽侯寶林大師唱戲就覺得老生花臉各有各的味兒,我聽郭唱京劇不如聽李金斗唱花臉。

郭德綱的京劇水平到底如何?

Immortal 這個我原來好像在哪說過,今天再扯兩句 從音準上,氣息上肯定都是合格的。從咬字,韻味,勁頭等方面,差的還很遠。可以說他到現在也沒鬧明白京劇的老生應該是個什麼勁頭。但是他聰明就聰明在專唱冷門的,你都找不出第二位跟他對比,所以他怎麼唱怎麼對。而且不唱賣味的,有多好聽多複雜的唱腔的唱段一蓋...

如何評價郭德綱唱京劇?

何許人 對於很多人來說,老郭會京劇是理所應當的,因為他是學曲藝的,而不是因為京劇的經典。事實上京劇屬於戲曲,相聲屬於曲藝。隔行還是隔山的。戲曲的意思為 中國傳統的戲劇形式,包括崑曲 京劇和各種地方戲,以歌唱 舞蹈為主要表演手段。曲藝的意思為 流行於人民群眾中的 富有地方色彩的各種說唱藝術,如彈詞 大...

郭德綱和姜昆水平誰更高?

Kiko909 要說作品,那肯定是姜昆。姜昆那幾個講梁左給他寫的相聲,堪稱偉大,那種文學性非常高的黑色幽默,甚至有點西方現代主義和契訶夫的意思。要說水平技巧基本功,那肯定是郭德綱。郭德綱的貢獻是把相聲從晚會回歸到了劇場,回歸到了擺地攤的原汁原味。曾經馬三立侯寶林他們用一輩子終於讓相聲離開了地攤進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