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

時間 2021-05-29 22:22:55

1樓:老鄧555

為啥總想著控制?難道父母沒有情緒嗎?一家人在一起,重要的是互相理解,了解彼此的性格脾氣,優點缺點,在此基礎上的互相包容,才能讓一家人更和美一些。

壓抑著自我的那個人,容易得抑鬱症。

你總有壓不住火氣的時候吧,還會讓孩子覺得你不真實,前後判若兩人,他以後更不願意聽你的話了。

別看孩子小,他是懂得的。他會看大人好賴臉。

所以有些時候,他做錯事情了,必須給出嚴肅的態度。讓他明白,他錯了。

這是我侄子自己說的,他說奶奶最寵他,爺爺有時候會罵他,但是對他也很好。姑姑對他也好,可是在他做錯事時,姑姑很嚴厲。他說這話時還很小。

原來他什麼都懂啊!

再大一些,要學會跟他講道理。

與此同時,家長要以身作則,給孩子創造乙個和諧幸福的家庭環境。

吃飯時最好不要打罵孩子,有話等吃完飯再說。必要時採取罰站。給他講清楚道理,閉門思過。

如果有的孩子吃飯時不吃,過後再補。這個習慣最好在第一次杜絕,過了飯點,沒得吃。餓一頓讓他長記性。然後第二天什麼也不說,該吃飯吃飯,餓了一頓總該想著吃飯了吧?

如果孩子挑食,長得又瘦,每次吃飯只吃一點,過後又餓了,這種不好好吃飯要區別對待。是孩子脾胃不好,可以給他喝山藥粉調理一下脾胃。

再說說更小的時候孩子的吃飯問題,大人嫌他弄得哪都是,吃一頓飯都夠餵雞 。不讓他自己動手,其實孩子這時是有興趣學習用筷子勺子的,你剝奪了他的興趣,以後再怪他不會用筷子,是不是冤枉了孩子?

讓他多一些嘗試吧,孩子越學習越有興趣學更多,因為學會了他很有成就感啊。不就是髒點嗎?回頭自己麻煩一些,再收拾好唄。

至於孩子的玩具,讓他學會收拾不太容易,找個大的收納箱,全規整到裡邊。

學習的興趣怎麼培養?

家長自己先愛讀書,少看電視,他也就愛看書了。隨時發現他注意什麼,對什麼有興趣,然後加以培養。

我們自己也要有個人的興趣愛好,這些跟他分享,他是很喜歡跟著學,跟著玩的。

遇到問題,先考慮是他做錯了,還是他在以自己的思維做事,只是我們站得角度不同。家長必須學會換位思考。

如果真得惹得你大發雷霆,他也會害怕的,知道自己闖禍了。你能忍住才怪呢

2樓:「已登出」

這個是需要你不斷的審視自己的。沒有什麼方法,只有你自己意識到了情緒的產生,你才有可能去調整自己的情緒。這個是需要乙個過程的,慢慢去修煉自己,從每天的生活中去感知你的情緒。

3樓:予愁

在想對孩子發火的時候,想一想,如果她/他,是乙個別的什麼成年人,也做了類似的事情,你會怎麼對待他。再想一想,如果你做了這樣的事情,你希望你的父母、你的朋友、你的領導,你周圍的人,怎麼對待你。你就知道你應該怎麼對待你的孩子了。

沒有控制不了的情緒,只有看你想不想控制。不要因為他是孩子,就給自己的情緒宣洩找藉口。

4樓:東新藝教南昌少年宮

家長的性格與脾氣,會直接影響孩子的心理發育。家長性格溫和,孩子性情也趨於平和,內心世界穩定;家長如果性格暴躁、喜怒無常,孩子也心浮氣躁,遇事情緒化,做事容易諸多不成。所以,控制情緒是做現代家長需要學習的重要一課。

首先,家長要學的第乙個字是「虛」

很多家長很精明,一眼就能看出孩子的問題,而且忍不住很快就要指出來,這不是作為乙個家長的內涵。在看到自己孩子優缺點的時候,不要立即就反應出來。為什麼不要動,因為孩子需要空間去自己成長,家長隨意而過多的評價,往往使孩子喪失內在的動力,而更多在意家長的反應。

有的家長很納悶,孩子在別人面前都很好,一回到家,一看到自己的爸爸媽媽就變了另乙個人似的,變得急躁又不可理解。為什麼這樣,可能就是這個「虛」沒做好。做不到不露聲色、不能夠虛下來的母親,無法給孩子的情緒提供乙個空間。

孩子的情緒得不到母親情緒的包容,要麼變得謹小慎微,要麼對抗性強,親子關係難以順暢。

其次,家長要學的第二個字是「弱」

家長在孩子面前要學會示「弱」。強勢的爸爸媽媽,他們的孩子很難自信,孩子的自信會在父母一直強勢的狀態裡一點點削弱。能夠在孩子面前示弱的父母,實際上是通過示弱實現對孩子的托舉,孩子的內心會因此逐漸自信而堅強。

所以,如果希望自己的孩子自信,就要學會在孩子面前示弱。凡是對孩子一直強勢的父母,實際上是在壓制孩子的成長和發展。

再次,家長要學的第三個字是「柔」

越柔和的父母,有時候帶動孩子的能力越強。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乙個家長尤其是母親真正的教育力量在於「柔和」。你會發覺對孩子叫嚷的母親,則往往難以勝任真正引導和帶動孩子的重擔。

管孩子的時候怎麼控制自己的情緒?

kkk 告訴自己,這是親娃,哈哈哈哈哈,騙你的,親娃才能下手啊。我一般告訴自己 拾級而上 你快到你童年最討厭的家長形象啦!孩子會成長的,會好的,要慢慢來。實在忍不住吼了,吼完會道歉,這也是提醒自己不要再犯。 大牙棒 兒孫自有兒孫福,我該做的都做了,至於他能不能聽的進去就怪不得我了。還有一點就是同理心...

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老是控制不好自己的情緒,怎麼辦,很是苦惱

鹽選推薦 作為父母,我們經常會因為孩子不聽話而生氣,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做出讓自己後悔的事。其實在孩子耍賴不聽話的時候,我們要做的不是壓制孩子的情緒,而是弄明白孩子為什麼會這樣,實現與孩子的共情,通過兩個問題 我怎麼了?和 我怎麼辦?來實現育兒過程中的自我情緒管理。乙個關注兒童心理發展多年的講師譚露,...

怎樣控制自己的情緒並能成功教育孩子不吃糖或少吃糖?

已重置 從問題來看,猜想你的孩子如果不吃糖或少吃糖,自己的情緒應該就比較好了。但細緻的去看,真的是吃糖引發的情緒嗎?吃糖或不吃糖是孩子個人的選擇,為什麼我們對另乙個人的需求有情緒 因為我們對這個需求 選擇 行為有自己固定的想法或評判。例如孩子吃糖就不吃飯,或吃糖會生病 蛀牙等。而不吃飯 生病 蛀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