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給孩子做好藝術啟蒙?

時間 2021-05-11 21:45:53

1樓:努麗

現在,家長越來越重視培養孩子的藝術特長了,我身邊的很多媽媽都給孩子報了美術班,我看到的是孩子帶回來的一幅幅作品,也許叫複製品就確切些。

這就是藝術嗎?不,這不是藝術的樣子,藝術啟蒙更不該是這樣子。

法國的《對母育學校的方向指導》指出,活動中,幼兒接觸不同物質,嘗試不同的技術,可以增加感覺的機會,發展創造性想象。

這也是《這不是一本藝術書》傳遞給我們的理念。

它從繪畫、顏色、形狀等7個方面,讓孩子參與到藝術創作活動中,充分發揮孩子的主動性,讓孩子喜歡上「塗一塗」「畫一畫」「剪一剪」「拼一拼」的玩耍中愛上藝術。

它的作者馬里恩·杜查斯,是英國黃鉛筆創意大獎、英國博物館插畫獎得主,她的設計,還出現在英國皇家莎士比亞劇團成立50周年的郵票上,我們可以說,《這不是一本藝術書》是頂級藝術家送給孩子的藝術啟蒙書。

1.馬里恩·杜查斯說,試著給他們空間和材料,盡量不過多地「教」他們,而是給予他們許多鼓勵和溫和的建議。

《這不是一本藝術書》裡,首先向我們展示了創作的豐富材料,我們的孩子會通過摸一摸、看一看、聞一聞等,調動多種感官來認識這些材料,使他們的感知能力更敏銳;在利用這些材料創作的過程中,使他的動手實踐能力、表現審美力得到提高,這凸顯出材料作為體現藝術作品靈魂的載體的重要作用。

在書裡,我們找不到藝術家的專業講授,映入我們眼睛的是和孩子的各種玩,還有玩中的一些小提醒或者小建議,讓孩子玩得更快樂。

2.藝術有趣的部分是「創作藝術的過程」,而不是最終的藝術品。

維克多.羅恩菲德在《你的孩子和他的藝術》中有段話:

「 過分強調最終結果,可能會忽略創作本身的重要性。我們必須牢記:孩子並不是為了最終作品而參與藝術創作的,他只是為了自我表達而已。

我們還需謹記:孩子創作的目的不是要成為藝術家。相反,無論我們如何定義作品的「美」與「醜」,那都是見證孩子成長的一種重要方式。

但在藝術啟蒙中,不論是課程還是教材,甚至不惜以模仿的手段,讓「作品」呈現出好看的效。重結果,輕過程,導致孩子缺少了體驗,沒有了和紙、筆等相處的愉快感。

而《這不是一本藝術書》充分調動起孩子的積極,釋放出孩子想塗想畫想動手的天性,讓他們體驗沉浸其中的快樂。

比如

在《一條線畫到底》中,它以提問的方式「你能用一根線條畫一幅畫嗎」,來向孩子挑戰,孩子會躍躍欲試,而此時「畫的時候筆絕對不能離開紙」的善意提醒,讓孩子萌生出證明「我一定行」的行動。

在目標設計上,遵循由簡入難、由淺入深的層次規律,在「跳一跳、夠得著」中,逐漸完成了孩子完成了自由創作。

在這個過程中,它沒有根據結果提任何要求,只是讓孩子依照自己的意願去畫一畫,留下的結果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高高興興地「想畫就畫」,培養孩子對藝術的興趣,在探索中去體驗「創作」,沒有了「仿照」的困難,提高了「創作」的主動性和自信心。

在這個過程中,《這不是一本藝術書》始終以玩的形式來吸引孩子。

媽媽們在小時候都玩過拓印的遊戲嗎?我小時候就常和小夥伴們玩,那時候,手裡有個五分的鋼鏰,忍不住拿出來看了又看,也不知道那個小夥伴提出了印出來的主意,於是,我們的本皮上,就出現了鉛筆拓印、粉筆拓印、蠟筆拓印等花花綠綠的五分硬幣,在這種自我萌發的拓印中,我們找到了樂趣,後來,我們又找了不同的材料——瓶蓋、藥盒等等,現在回憶起來還是美美的滋味。

當我發現這也是藝術啟蒙的一種形式時,我忍不住有想動筆的衝動,這也許就是過程的功效吧。

《這不是一本藝術書》為了讓拓印時更容易,給了乙個小建議「用膠帶固定」;為了讓孩子獲得更多視覺上的美感,還加入了魚、鳥等拓印框……過程的簡單化和操作中的美化,使孩子玩得興趣盎然。

再比如

3DPhantom手,也很好玩,先畫出手的輪廓,然後用氈頭筆,從左到右畫直線,在手的輪廓處改畫曲線就可以了。

像這樣有趣的藝術遊戲還有很多,

開啟書被迷住的有你也有你的寶寶。

3.中國美術學院原副院長宋建明所言,「全書似乎內容隨意,輕鬆活潑,實則結構嚴謹」

在進行藝術啟蒙中,顏色起了重要的作用。我們就以顏色為例來看它的系統性,以色環為引導來看顏色——原色、次生色、復合色,這些是藝術啟蒙不可或缺的部分;怎樣通過調配混合原色,調配出次生色;認識互補色並運用互補色來畫物;又借助顏色識物;用顏色來表達感覺即冷暖色調的認識;又嘗試色彩組合及用色彩來表達情緒……在玩中,使孩子建立起顏色的認識體系,一步步了解用色的規律,使幼兒形象思維、感知能力、個人創造力、審美水平等得到有效的提公升,使幼兒的創造潛能得到充分的激發。

這不是一本藝術書》通過50多種引導性的藝術活動,運用鉛筆、紙等一系列簡單的材料,「把造型藝術所涉及到的基本知識,領域和技法都在「玩」中加以呈現」,讓孩子跟著藝術家在「玩中學藝術。」,在玩中進行藝術啟蒙。

藝術啟蒙的關鍵不在於孩子做出了多少成品,而在於孩子對藝術萌生出的興趣,在於在畫的過程中得到的樂趣……這些都在《這不是一本藝術書》中;如果沒有美術基礎,也不要恐慌,那些簡練的語言和明晰的步驟,使每個媽媽都能在書的指導下完成對孩子的藝術啟蒙。

2樓:郭強

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明確你希望藝術帶給孩子怎樣的能力。

這個問題對我來說答案是:增強孩子對人心的理解能力和對自己的表達能力,同時獲得自娛自樂的能力。

如果是按照我這個目的,那就應該讓孩子從觀察大自然,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開始。和他交流,尊重他對自然的看法;和他互動,讓他發現自然的細節和樂趣。參觀科技館、博物館,看書,各種已有的表現形式都能促進孩子去觀察模仿,有了對現實和別人表達方式的觀察,孩子就會自然地去模仿,這時可以聽他講述他的表達。

等長大一些了,對世態炎涼有感觸了再多接觸刻畫人心的作品。

薦讀《培養孩子從畫畫開始》。

怎樣給孩子做古詩啟蒙?

行止由心 可以從 聲律啟蒙 開始。天對地,雨對風,大陸對長空。山花對海樹,赤日對蒼穹 讀起來朗朗上口,極具韻律美感,沒有人會對它不感興趣。接下來就是對聯。什麼門對千棵竹,家藏萬卷書。生意興隆通四海,財源茂盛達三江。影視劇 唐伯虎點秋香 對穿腸 的梗,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詳。可以以這個為切入點,讓小朋友了...

如何評價《給孩子的職業啟蒙系列》這套書?

豆瓣醬 本書可以激發孩子的求知慾 文 一 給孩子的職業啟蒙系列 叢書,以此本為據,充分體現了 史蒂夫馬丁作為一位優秀的童書作家,應有的高水準 高創新。本書以輕鬆愉悅的語言,角色帶入式的風格,以 授予魚不如授以漁 的方式循循善誘,帶我們感受到 科學從來不是冷冰冰,科學與人文一樣精彩。目錄分為 2 實驗...

如何給四歲寶寶英語啟蒙?

田媽英語啟蒙日記 嬰兒的天才語言能力 孩子學英語是長期時間堅持的,而且在特定的時間是有獨特的優勢,語言敏感期還是要抓住的。美國華盛頓大學教授做過一次演講 嬰兒的天才語言能力 曾提到過這個問題 Babies and children are geniuses until they turn sev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