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質匱乏與精神痛苦哪個更讓人難以承受?

時間 2021-06-06 17:11:26

1樓:電四極矩

因為物質匱乏而難受時,不會想到所謂的精神痛苦這回事,反過來說物質匱乏時精神會極度痛苦。

而那些所謂精神上的痛苦,是要在生活有保障時才會去感受到。

2樓:陳昱達

我們換乙個角度提問吧!

「物質富裕」和「精神充實」那個更能帶來幸福感?

換乙個角度,思路立刻清晰了有木有。我們取最具代表性的例子:物質富裕卻精神貧乏vs精神充實卻貧窮。

我覺得精神充實的人,思想眼光品味都很高,一般不會混得太差,除非主動放棄錢財。比如寫瓦爾登湖的梭羅,他是真的懂生活的人,真正能享受生命的人。這種人怎麼會不幸福?

物質富裕卻精神貧乏的則大有人在。畢竟物質可以很容易的通過繼承得到,精神財富不經過磨練和閱歷是難以得到的。

物質富裕精神卻貧乏的人,他是守不住財富的。他不一定會揮霍,但是他與他的財富是不相稱的,錢財可能會給他帶來更多苦惱。

答到這裡,我不禁感到:精神財富往往和物質財富相匹配。高超的智慧型和眼光會讓人富裕。

或許會有人以海子顧城來反駁。但是我想說,以我對他們的理解,他們是活在空中樓閣中,那不是精神財富,而是精神財富的Phantom。

精神財富一定是讓人幸福和獲得物質財富的,否則又怎麼能稱得上是「精神財富」呢?

至於樓主的原問題,我想可以這麼回答:物質匱乏和精神貧乏是相輔相成出現的,本來就是一回事,A和a怎麼分辨先後,1和一怎麼分辨大小?

3樓:

其實你就是想比較窮和孤獨哪個更慘是吧。我覺得是窮,因為窮帶來很多精神上的問題,相反錢可以減少孤獨。

窮的人快樂的我見的很少,千萬富翁自殺的我見的更少。被報導的特例不等於比例。

你精神痛苦的根源是什麼

幾發節 是期望高於實際。我們的期望常常高於現實情況,當我們發現現實情況沒有達到我們的期望,就會產生失落 無奈甚至怨憤,從而感覺痛苦。就拿輔導小學生作業來說,家長潛在的期望就是孩子可以很快把作業做完,而且是孩子自己就可以解決所有問題,或者是教一遍孩子就可以舉一反三,把相似的所有題目都做對,但孩子的實際...

物質越匱乏精神越豐富嗎?

花非沙 你可以去參考一下軸心時代至今的偉大科學家和哲學家,有幾個是物質匱乏的?哪個不是中產家庭起步,甚至是貴族出身?物質的影響遠比你想象的大 青絲白雪 不是!精神世界的豐富多彩和物質匱乏關係不大,和他學習到的知識 接受到的教育相關。值得注意的是這裡的知識指的是人文科學知識。在很多人看來,人文科學知識...

無限的物質財富可以掩蓋精神世界的匱乏嗎?

夏蟲不知冰 維根斯坦VS王思聰,同樣是首富之子,同樣是名人。乙個是二十世紀最偉大的思想家之一 乙個是什麼呢?前首富之子嗎?維根斯坦散盡了富可敵國的財產,並不妨礙他成為二十世紀最偉大的思想家。王思聰被列入徵信黑名單,那麼他有沒有精神飽滿起來呢?或許有一點吧。 芃芃 怎麼感覺這個問題是在影射財富多的人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