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幹活算拖延症嗎?

時間 2021-06-02 03:54:25

1樓:排名優化

拖延症(Procrastination),取意「將之前的事情放置明天」。拖延症總是表現在各種小事上,但日積月累,特別影響個人發展。拖延現象現已成為管理學家和心理學家研究的乙個重要課題。

該詞的最初亮相是在愛德華·霍爾出版於2023年的書裡。幾乎是相同的年代,正處於明清交替的中國,一位名叫錢鶴灘的學者寫下了膾炙人口的《明日歌》:「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聖經從希臘文翻譯為英文的過程中,拖延更多被譯成「罪過(sin)」,直到工業革命後,拖延才逐漸具有了現在的含義,被視為「以推遲的方式逃避執行任務或做決定的一種特質或行為傾向,是一種自我阻礙和功能紊亂行為」。不過「拖延症」正式成為病症,國外的研究不過才一二十年。

2樓:布萊恩先生

不想幹活就是拖延症的表現。

你拖延,所以你想把活放著等等再幹,雖然這個活可以歸結於你懶,所以你不想幹活,但是因為你懶,所以導致你有拖延症,你想把活放著等等再幹。這就是拖延的過程和後果,必須幹的不想幹,放著沒乾,但是到最後你還是要繼續做,因為最後要上交的時間可能就到了。

千萬別用時間的量營造勤奮的假象,把精力專注於表面的儀式感,那樣的話你只是看起來很努力。

比如同樣是在考研室裡自習的人,有的人早上6點到,晚上10點離開,卻不一定有早上九點到,晚上八點就走的人學習效率高。前者如果並沒有很好的規劃時間,對這十幾個小時進行合理的安排,那麼很容易給自己營造乙個虛假的勤奮氛圍,早上早早到打個卡,晚上走之前,拍個空無一人的教室打個卡,然而中間的時間在自習室裡既不學習也不看書,玩手機玩的很累,長時間久坐的疲憊感都歸結為今天的「用功」,但實際做題時間可能四小時都不到。相反後者在短時間內,通過準確的安排與規劃,將學習時間利用效率最大化,那麼他將一步步向自己的夢想學校靠近,而你花的時間越來越多,卻是浪費在自習室裡而已。

(說的就是你)

別再用勤奮掩飾你的懶惰,別再用一種時間的量來營造勤奮的假象,別再把努力付出來專注於表面的儀式感。我們需要的是用心地思考問題,理智行動,來達到最大的收穫,做到真正的勤奮。

3樓:天三生木

幹活分為以下幾種:

1.家務活

2.工作

3.兼職

4.幫忙

5.志願者

像幫忙和志願者,不想幹就不想幹了,不算拖延症。但是如果答應人家,而拖著不幹,那就是拖延症了。家務活、工作甚至兼職,屬於推脫不掉的事情,如果拖著不幹,那絕對是拖延症了。

4樓:芝士快楽天

乙個簡單的判斷方法:

如果你不幹活沒有感到焦慮,覺得時間不夠用,那就不是拖延症。

相反每天產出極少,覺得自己時間不夠用,效率特別低,那就是拖延症。

今天的事今天做,明天一定不會做。

有拖延症的人多嗎?怎樣能改掉拖延症?

應如何 大部分人多少都會有點,只不過程度不一樣。改掉拖延症,買乙個日曆,上面寫著每天要做什麼!做完一件事劃掉,這樣會有成就感,長期下去,就發現應該做的事都做了。 方向導師 拖延症我們很多人都有,總是想著還有時間,直到最後一刻。提出這個問題,說明你已經認識到拖延影響了你的生活或者工作,而解決的辦法,只...

拖延症就是懶嗎?

賈曉夢 看到簡 部落格的 拖延心理學 深以為然 有些人寧願承受拖延所帶來的痛苦後果,也不願意承受努力之後卻沒有如願以嘗所帶來的羞辱。對他們來說,責備自己邋遢 懶惰和不協作比把自己看成無能和無價值 而這就是他們深為恐懼的 失敗 要容易忍受得多。而拖延就可以讓這種恐懼有所緩和。 噢西粑 歷史上很多偉大的...

拖延症會導致抑鬱症嗎?

安夢心理 從心理學上來講,並未出現過憂鬱症這個病症,通常是說抑鬱症或者焦慮症。拖延症是指自我調節失敗,在能夠預料後果有害的情況下,仍然把計畫要做的事情往後推遲的一種行為。拖延是一種普遍存在的現象,一項調查顯示大約75 的大學生認為自己有時拖延,50 認為自己一直拖延。嚴重的拖延症會對個體的身心健康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