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釋悲觀的樂觀主義和樂觀的悲觀主義?

時間 2021-06-01 05:08:52

1樓:

可能就是看問題的方式不一樣的,比如說我生日在4月8號的那天,剛好4月7號和9號都有可能看到月亮,悲觀的人就會想為什麼剛好就是生日那天看不到月亮。樂觀的人就會覺得能在生日的前後看到月亮真是幸運吧。

2樓:知行合一

一般來說,「悲觀」看到的世界更加真實,但不能因此忽略與它同時存在的負面,它會增大你的內心博弈,降低你的工作效率甚至還有可能影響你的身體健康。

這種情況下,保持「樂觀態度」就顯得尤為重要,去減少自我的內心博弈,更加專注去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以及更重視自己的身體健康

因此,不管是「樂觀」還是「悲觀」,不要受它文字的限制,好好思考下它背後的目的。悲觀可以讓我們看清現實,樂觀可以讓我們更加清楚方向。這樣看來,「悲觀」與「樂觀」其實更像是相輔相成的存在,誰也離不開誰。

認清自己的目的,朝著這個目的去做選擇才是最佳選擇。

3樓:jennifer黃小小

馬東曾在某次採訪時說過:「正因為我的底色是悲涼,所以才覺得,至少新鮮的邊界會讓你有一些幸福感,多巴胺會旺盛一點」。

從某種程度上而言,真正的樂觀主義者的內心都有著悲觀的一面。因為只有帶有悲觀的樂觀,才會是真正的樂觀。不然的話,僅是盲目的樂觀。

我覺得最有趣的兩大作家,分別是奧斯卡·王爾德和齊澤克,前者被譽為是帶著唯美主義的天才毒舌,而後者則是神經質代表中的幽默分子。我覺得他們有趣,恰恰是因為他們悲觀。

他們是世上最絕望的那一小撮人,拿虛無下酒,同時滿懷熱望,批判完資本主義之後,又投身於資本主義之中。從這點上來看,帶有悲觀的樂觀,比只有樂觀的樂觀,要高階很多。

齊澤克曾說(如果我沒記錯的話):「我不接受任何廉價的樂觀主義,每當有人試圖說服我,說儘管現在有那麼多問題,隧道盡頭仍然有光。我會立刻回敬他:對,大概有一輛火車正在向我們駛來。」

酷吧,完美詮釋了羅曼·羅蘭的那句:「世界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後依然熱愛生活。 」生活的本身就是很操蛋,理想主義有時候就像乙個象牙塔,太過理想化,就意味著你在不停拿著勺子去撈水裡的月亮。

所以你看,真正的樂觀主義者其實都是這個世界的失望者。

4樓:cyksin

我對悲觀主義者和樂觀主義者的定義是,遇事始終採取固定一種態度,是純粹的。然而大多數人的態度無法做到純粹悲觀樂觀,心態變化是很複雜的,甚至不能僅用悲觀的樂觀主義者和者解釋(懶)。

悲觀主義者考慮的問題,認定自己會失敗,放棄運動,就不用面臨大可能失敗的結果。這在他們眼中也看做節約了機會成本,為有用。

樂觀主義者,不到失敗都是樂觀的,失敗之後還是樂觀的,因為想這只是當下的失敗,人生還長。一直不斷地運動,認為現實的失敗可以為成功做鋪墊。

生活中有很多透露悲觀樂觀的意識形態的話,純粹沒有表明態度的話是很少的。透露著悲觀主義的話,比如:比悲傷更悲傷的是空歡喜。

逃避可恥卻有用。透露樂觀主義的話:沒有過不去的坎。

失敗是成功之母。

綠山牆的安妮,樂觀主義者,認定一條路走下去。她自己也說過自己不應該那麼樂觀,因為到都來可能是空歡喜,可她每次失敗後還是很樂觀。她是性格上的原因,是純粹樂觀主義者。

然而生活中,我們大多並不是純粹的樂觀和悲觀。我們得看情況悲觀和樂觀。

在做一件事前,估計成功率和收益。如果成功率太低,多數人自然是放棄。

但由於外界強行讓其做這件事,現在的條件是,自己只能走這條路,然而悲觀會打擊能動性,最終事情只會是想象的糟糕。自己根據利益得失,反正沒有退路,不如一博,就強行讓自己變樂觀,提高能動性。

但如果這時別人說:看你做這件事時挺有興致的,你為何不一開始就自己選擇這件事呢?

自己回答:事情只能這麼糟糕了,不樂觀不行啊。

現實也可以利用態度的價值,遇到無法逃避的事,就樂觀,遇到可以選擇的事,就適當悲觀吧。現實其實也沒有給普通人多大機會悲觀。(這句話透露著濃濃的悲觀主義意識形態hhh)

高考,家長老師校長都說:現在努力,以後才有希望。大多數人也不過是為了「有希望」,把自己態度變為樂觀。

大面積的樂觀,感覺和邪教差不多,只有樂觀才有希望,樂觀,能動,才有機會獲利。這種one way road,悲觀是危險的(當然有本事,樂觀悲觀也無所謂)

樂觀經濟學,突然冒出的詞彙。

5樓:一硬臥恭賀新禧無所

有三種人。

1、無關主義者。 不在乎結果,只在乎過程盡力是否有正面反饋意義。有則盡力,無則忽視。

2、樂觀主義者。 不管事態如何發展,總能往好處想。到了無可奈何的境界,仍然踐行著想象中的樂觀。

3、悲觀主義者。 不管失態如何發展,總是往壞處想。 不管有沒有轉機,仍然執行著想象中的樂觀。

6樓:猛漢

如果能看出生活的一切的人,才能說的得上是樂觀主義者,其實我也不知道我算不算樂觀的悲觀主義。做大部分事,儘管有百分之九十能成功,我都會考慮會不會失敗總是考慮一些不必要的因素,但是在別人面前我依然表現出非常自信。在面對失敗時的我一般在別人面前用一些玩笑自嘲一下自己,讓別人看不出我有多難過,過同時又告訴自己這有什麼呢?

自我鼓勵,繼續第二天。看起來熱愛生活,其實不然

7樓:

以前,我一直自以為自己是樂觀主義者,從來不說灰心喪氣的話,所有事情好像也看的很開。

掛了,沒關係,還有補考嘛

下雨了,沒關係,雨中漫步也很不錯

失戀了,沒事,還會有更好的

……後來我發現,其實我是極度的悲觀主義者。只有悲觀主義者才會預設好所有可能會出現的壞情況,精心準備好要說的詞,在內心深處暗示自己:我是樂觀主義者,我很樂觀。

然後在掛科淋雨失戀……後,瀟灑的甩出這些樂觀積極的話。大家都說:你真樂觀。

真正樂觀的人,才不會考慮這麼多呢。

8樓:戀戀風塵

易中天《書生傻氣》中的一段:

顧準和錢鍾書的區別還在於他們對人的看法不一樣。錢鍾書「真的知道人之醜陋、愚蠢、虛偽,是沒法子的事情,知道世界喜歡在荒誕、滑稽裡鬧成個興高采烈的樣子「(駱玉明《近二十年文化熱點人物述評》)。所以錢鍾書並不把自己的能力看得太重,也不把別人的荒唐看得太重,因而能夠活得乾淨、明快、輕鬆、瀟灑,在明智清醒的同時保持乙份幽默感,還能偶爾任性一下。

顧準卻相反。在他看來,人也好,世界也好,目前這種狀況都是不對頭的,而且是有辦法的。因為不對頭,所以他要革命;因為有辦法,所以他要思考。

他在晚年不要命地閱讀、翻譯、思考、寫作,就是想找出乙個使人類避免苦難、得到幸福的辦法來,並把這辦法告知世人。

可見,顧準其實是乙個樂觀主義者和理想主義者,儘管他主張「經驗主義」;錢鍾書則其實是乙個悲觀主義者和現實主義者,儘管他生活在超現實的學術世界裡,而且活得快樂。實際上,真正的樂觀主義者是不會快樂的,徹底的悲觀主義者才快樂。所謂「樂觀主義」,實際上是相信世界總會變好。

他總有乙個理想模式在那裡。然而世界在事實上又並不如他所想象的那麼美好,因此他們痛苦。悲觀主義呢,沒有那個理想模式,也不認為世界當真就會多麼好,現在這樣就不錯了。

結果他們快樂。

「悲觀的樂觀主義者」和「樂觀的悲觀主義者」有什麼本質區別?

酗乜 悲觀的樂觀主義者,是針對當下這個事情的時候往往傾向悲觀,但是從遠的角度看他是樂觀的,我稱之為苦惱但是傻樂。樂觀的悲觀主義者,是對當下永遠有乙個樂觀的預期,但是如果靜下心來思考每件事情的本質,又容易陷入虛無主義,覺得一切都不過如此,一切都沒有太大意義。所以樂觀的悲觀主義者本質是悲觀的,但是表現得...

悲觀主義比樂觀主義有什麼優勢?

適度的悲觀,個人能看見三個特點,1.相對來說比較容易感知危險。2.可能會在遭遇失敗的情況下,適當減低落差感。3.做事相對來說比較謹慎,減少莽撞行事的一些負面影響 悲觀主義不把事情想得太好,能預估可能的失敗和不好的結局,所以不會盲目投入,不會衝動釋放激情,對人與事有提防,失誤 失策 失敗的可能性比樂觀...

樂觀主義者是如何看待生活的?

不為難自己,讓自己生活得舒服一些,分清哪些事情是自己的,哪些事情是他人的,不把他人的任務責任以及情緒轉移到自己身上。不杞人憂天,不設想還沒發生的未來的苦難,笑對生活,難過了,也可以哭出來面對生活。不要給自己乙個框框,乙個限定,其實每個人都能走很遠。 豆得範 看到這個問題,我想起了乙個同事,有一天,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