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推薦給焦慮,恐懼,極度缺乏安全感的人的心理學書籍嗎?

時間 2021-05-06 16:45:43

1樓:王明燦

出現焦慮、恐懼和缺乏安全感,原因是比較複雜的,既有從小到大生活經歷的影響,也有在社會環境裡所遭遇到的事情息息相關,加上個體性格和氣質的因素,造成了這方面的感受。

如果是這樣,那最好的方式就是看一下這方面的書籍,了解普遍的心理發展模式,並不一定說要看多專業的書,然後指導自己做什麼,而是從其他人的故事上,得到一些啟發,並且帶來感同身受的共鳴,得到些體會。

我覺得以下這些書還比較不錯。

一是武志紅的《為何家會傷人》。這本書還是可以的,從家庭、孩子、父母以及夫妻關係的角度去詮釋為何家會傷人的這些做法,那些在原生家庭裡受到傷害的例子都可以在這裡面找出,書中有大量例子和過程,潛心研讀對人的幫助和理解會比較透徹。

二是馬可·奧勒留的《沉思錄》。這本書不算是正式的心理學方面的書,我自己的話比較喜歡古羅馬的歷史,對於這本沉思錄比較推崇,這是一本自我反省的書籍,更多是有哲學的味道在裡面,有點人生哲理的味道,當然也富含有一些心理調節的過程。初看的時候會覺得沒什麼,但是越讀越會感覺很平靜,對於緩解焦慮有很大的幫助。

當然這本書需要讀進去,要是心思浮躁,耐不住寂寞,就很難融會貫通。

三是《安全感》。這本書我是在知乎電子書上無意刷到的,剛開始看書名的時候覺得很簡陋,不夠新穎,但是刷進去一看,有很多理論見解,讓人眼前一亮,明白安全感的定義和理解模式,對於人的認知有很大的幫助。書本理論的東西比較多,行為和分析較為到位,算是比較不錯的書籍。

在知乎上,除了這三本,還有其它不錯的電子書,關於情緒調節方面的也有,大家也可以看看,趁這段疫情期間,好好靜養調整一下,為疫情恢復後的復工做打算。

2樓:李品

推薦個體心理學先驅阿弗雷德·阿德勒的《自卑與超越》,及其傳播個體心理學的著作《被討厭的勇氣》!

《被討厭的勇氣》的理由

2023年春季共讀時理由

《自卑與超越》推薦理由

《自卑與超越》的經典語錄

建議可以先看《自卑與超越》,書中從「自卑感」與「優越感」詳細地解釋了焦慮、恐懼以及安全感的問題。

「當乙個人遭遇了他無法適應或無力應對的問題時,並且深信自己無法解決時,他就會表現出自卑情結。由於自卑感會產生壓力,所以往往需要通過表露出一些優越感來緩解。但是這無益於問題解決。

爭取優越感的動作總是朝向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而真正的問題卻被擱置在一邊。他會試圖限制自己的活動範圍,想方設法避免失敗,而不是勇往直前,爭取成功自卑與超越》

「我們所有的努力都是為了尋找一種安全感,即那種克服了所有人生中的困難以及我們最終從困境中勝利脫離出來的感覺。為了這個勝利在望的目標,所有的運動和表現都必須協調一致。只想趕快擺脫困難的孩子,必會繼續落後於他人。

只有願意把自己融入整體,並且關注點不會放在自己的身上的孩子,他的缺陷才能慢慢得到補償自卑與超越》

「決定我們自身的不是過去的經歷,而是我們自己賦予經歷的意義。人生不是由別人賦予的,而是由自己選擇的,是自己選擇自己如何生活!賦予過去的事情什麼樣的價值,這就是你現在的你所面臨的的課題被討厭的勇氣》

「你為什麼會討厭自己,那是因為你太害怕被他人討厭,害怕在人際關係中受傷。想要消除煩惱,只有乙個人在宇宙中生存。之所以感到孤獨,並不是因為只有你自己乙個人,感覺到自己被周圍的他人社會和共同體所疏遠才會孤獨被討厭的勇氣》

阿弗雷德·阿德勒:「只想趕快擺脫困難的孩子,必會繼續落後於他人。只有願意把自己融入整體,並且關注點不會放在自己的身上的孩子,他的缺陷才能慢慢得到補償

女生極度缺乏安全感怎麼辦?

彼岸花開 安全感是自己給的,別人給不了,找一些自己喜歡的事情做,充實自己,自己忙碌起來,結交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放假一起出去玩玩,不要胡思亂想,有些事順其自然就好,只要不傷害別人,自己怎麼開心怎麼做,有句老話叫靠山山會倒,靠人人會跑,只有靠自己才是真實的,如果暫時不知道自己要幹什麼,就努力學習,努力...

極度缺乏安全感,該怎麼辦?

我是船長的黑珍珠 是哪方面感覺沒有安全感?多看書,多交朋友,開啟心扉其實有的傷害是不可避免的,人乙個人來乙個人去,人到人間一切都是感受!不要害怕失去不要悲觀,有捨就有得,你不付出永遠體會不到美好!因為你總是提前想到了損失 平常心對待,不要在意回報,對得起自己良心就好 欣欣20072018 注定會死亡...

生活中極度缺乏安全感怎麼辦?

AnnQ 杞人憂天和未雨綢繆,兩種狀態的分界線,就是那個平衡點,掌握了平衡點,你就不是其他人眼中那種缺愛的人,有可能你就變成了,乙個能夠思考未來的人。對於缺愛的定義,一直都是很廣泛的,你可能僅僅只是缺乏一種感覺,是一時半會不能夠解決的,恐懼未知,恐懼已知,任何人都沒有辦法立刻馬上完全蛻變成為乙個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