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心理學和經濟學角度來分析, 免費 造成什麼影響?

時間 2021-05-31 17:15:32

1樓:Andy Lee

「免費」確實具備如此巨大的「魔力」。

讓我先來具乙個例子:

在蛋糕店前,排著滿滿的長龍,這是為什麼呢?原來是蛋糕店在搞免費的送蛋糕活動。排在隊伍後面的人,估計要花乙個小時才能拿到價值50元的蛋糕,但這些人平時卻願意花100元,把自己的行程車票由汽車公升級為高鐵,用以節約1小時的時間。

免費的魔力就是這麼大,它足以讓你本來就不夠理智的頭腦,變得更加遲鈍。一旦乙個事物貼上了免費的標籤,那一定會受到巨大程度的追捧,即便這些追捧者要付出比付費更高的代價,才能獲取這些「免費」的東西。

這是為什麼呢?

這是因為,人不是理性的。大多數人都是厭惡損失,風險規避,貪得無厭的人。每個人都會去計較得失,但同樣是100元,你損失它的痛苦會高於獲得它所收穫的快樂。

為了避免付出任何成本,我們真是無所不用極其。就我個人而言,我為了獲得免費的水,願意騎車10分鐘去教學樓接水。但當我不知道有免費水時,我會毫不猶豫地花2塊錢在身邊的超市買瓶水。

當乙個軟體,有免費版,也有收費版時,你會選擇哪個呢?

大部分人都會選擇免費版,即便收費版會給我們更好的體驗,而這些體驗,都是我們平時樂意花錢換取的。

請警惕「免費」帶來的標籤,有時候「免費」比「收費」還貴。

2樓:石二少

心理學:無需付出地獲得,容易贏得大眾的參與;

經濟學:商品的邊際效益(MR=△TR/△Q)遞減時;提公升附屬商品的銷售量;

大眾中的一部分實現購買附屬產品的行為,於商家而言就是獲取了更多的利益。

3樓:

免費看似對消費者有利,但實際上確實很不利的,免費以後,服務的提供者無法從收費中獲取利潤以繼續經營,要麼提供差一點的服務,要麼用其他途徑獲取利益,總之對於消費者來說唯一的好處就是不用付費。另一方面我覺得任何有價值的東西都是應該被尊重和鼓勵的,而付費是乙個最實際的途徑。免費會影響人們的意識形態,會把免費作為理所當然,會以為所有收費的東西都是不應該的、罪惡的,而這種想法是最可怕的。

所以為了讓有價值的東西繼續發揮價值,我們應該尊重它、鼓勵它、支援它。

4樓:

兩個平台乙個收費乙個免費,大家功能差不多,使用者有什麼理由去選擇收費的?等使用者習慣了這個平台,覺得好用,自然也覺得在這個平台消費也不是一件壞事

5樓:Alchain花生

人在面對一項選擇時,總是需要進行思考和決策的,這種認識努力便屬於成本的一部分。

而在面對免費物品時,因為無所失,所以選擇無需認知努力,所以此時減少的代價不僅僅是要付出的金錢,還有連決策成本也減少了,這就使得免費具有了異常的吸引力。

怎樣從經濟學角度來分析拖延症?

我倒是覺得完全沒辦法用經濟學分析,因為拖延症本身就是非理性人假設了,這類的病還是從個例出發比較好,因為我本身就完全沒有拖延症,比如冬天起床,洗澡出來,健身看書啥的。從經濟學角度講,拖延症就是完全反經濟學直覺的。 Orz輝 這屬於跨期決策問題,在學術上還是有爭論的,涉及到經濟學 心理學和神經科學。以M...

從心理學或行為經濟學角度來看,為什麼賭博輸了會繼續玩直到輸完為止,而不是贏了一兩把停下來?

好望角的漁夫 我只知道經濟學中的賭徒謬誤。就是賭徒認為自己連續輸的可能很小,但其實每次賭博輸贏可能都是一半 成功和失敗 但因為他連續輸心理壓力變大,個人選擇受主觀影響過大,判斷失誤的可能變大。所以讓他容易輸一點吧 愚見 反光鏡 再簡單不過,經濟學 我1元起步,假設賠率1.8,一直不中的話我只能雙倍或...

如何從心理學的角度分析厚黑學?

1780年,幾名法國探險家來到隔著莫三鼻克海峽與非洲大陸遙遙相望的馬達加斯加島。當這群疲倦的探險家登上這座世界第四大島時,精神立即隨之一振 這是一片天堂般的樂土,島上空氣清新,氣候宜人,森林密布,鳥語花香。此時已近黃昏,夕陽正穿過輕紗般的薄霧,在森林上空盤旋,將無邊無際的林海映襯得格外壯麗。探險家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