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諮詢是如何幫助我們解決心理問題的?

時間 2021-05-31 17:01:59

1樓:於飛

心理諮詢是如何解決心理問題的?我們首先需要知道形成、維持和加重心理問題的主要因素。

從過去到現在、由內而外分別是:過去不良的生活經驗(特別是親密關係經驗)和觀念(對自己、他人、事情和社會生活環境的基本認知);情感鬱結於心,期待、不滿和擔憂,想不開和放不下;消極的思維模式,災難性設想或疑病性推理;負面情緒和心身症狀,如擔心、害怕、難過和生氣,再如胡思亂想、胸悶氣短、頭暈腦脹、身體僵硬和腸胃功能紊亂;消極的態度和行為,如迴避、控制或對抗,陷入惡性迴圈,越迴避越焦慮,越控制越失控,越對抗越嚴重;表現為人際交往或親密關係、學習或工作問題,焦慮症、疑病症、社交恐懼症、強迫症或抑鬱症。

第一步是要疏導情感。這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很多當事人道理都懂、方法也都知道,但就是做不到,就是因為情感鬱結於心,想不開和放不下。疏導情感就是要引導當事人充分的表達自己,心理諮詢師給與積極的關注、認真的傾聽、深刻的理解和無條件的接納。

在這一步對錯並不重要,即便當事人的想法是錯的,也要先表示理解和接納。

第二步是引導當事人覺察自己的心身反應模式。由外而內分別是:在心身症狀的背後是情緒感受,在情緒感受的背後是思維方式,即解釋、歸因、評價、推理和設想;在思維方式的背後是核心觀念與過去的生活經驗。

由內而外分別是:因為過去的生活經驗和觀念,以及情感需求中的期待、不滿和擔憂,還有過去所養成的思維模式和行為習慣,在遇到特定的人物、事情或情境的時候,產生自動化思維,對過去已經發生的事情進行不良的解釋和歸因,對自己、他人、事情和生活環境進行負性的評價,對未來進行消極或災難化的推理和設想,引發負面情緒如擔心或焦慮、害怕或恐懼、難過或抑鬱、生氣或憤怒,引發軀體症狀胸悶氣短、頭暈腦脹、心慌心悸、身體僵硬或腸胃功能紊亂,引發迴避、控制、對抗、隔離或壓抑等負向的態度和行為做法,綜合表現為相應的心理問題。

第三步是引導當事人覺察、出離或改變自己的想法。我們的頭腦中每時每刻都會有想法產生,即便是睡著了也會做夢,想法在絕大部分時間是自動化和無意識的,很多時候我們意識不到自己想了什麼,負面情緒和心身症狀就已經出現了。所以很多朋友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想盡各種辦法試圖控制和消除自己的負面情緒和症狀。

實際上每乙個反應都不是單獨存在的,負面情緒和身心症狀的背後必然有認知過程、情感需求、觀念和生活經驗。

覺察和出離就是要看清自己的想法,並和想法拉開距離,就當看戲,逐步減少對想法的認同,這樣我們的情緒、身體、行為反應和身心症狀就會減輕。再說改變想法,有的時候自我說服會比較有效,就是把正確的認知直接告訴自己,用來糾正認知偏差。但大部分想法因為受到情感需求、觀念和生活經驗的影響,自我說服的效力非常有限,甚至會形成內部的辯論和衝突,這個時候只需要覺察和出離就可以,既不認同也不反對,既不跟隨也不抗拒。

再就是通過現實檢驗來改變自己的想法,通過對外界的觀察、傾聽和溝通,真正的認識和了解他人、事情和生活環境,獲得新的體驗,減少主觀推測、自以為是和想當然,用大量的客觀事實逐步取代舊有的思維模式和觀念。

第四步,引導當事人學會面對、觀察、傾聽、理解和接納自己、他人、事情與生活環境。有些心理問題比較嚴重的當事人,很難正確理解他人的言語、行為、態度和事情的發展變化,就好像與外界隔著一堵牆,當事人所能看見、聽到和了解的資訊非常有限,當事人的心身反應更多是依據自己的主觀經驗、觀念和認知加工,往往就是脫離客觀現實情境、過激和不合時宜的反應。這是因為當事人受到過去生活經驗和觀念的影響比較大,再就是迴避、控制和對抗的行為傾向使當事人脫離了當下的現實情境,當事人就好像是活在自己的夢裡,感知到的外界是不真實的。

面對就是要先慢下來,減少迴避,看一看自己所害怕和抗拒的物件到底是什麼,如果真的發生了自己是否可以或者要如何承擔,以超越恐懼,提高自信心和勇氣。觀察和傾聽就是要真正的認識和了解他人、事情和生活環境,脫離自己的主觀臆想、想當然和自以為是。理解和接納是為了促進內外部關係的良好發展,減少控制和對抗,使內部關係更和諧、外部關係更融洽,減少內外部的矛盾和衝突,自我悅納與提高,與他人合作共贏,共創美好的未來。

第五步,引導當事人澄清自己的價值方向,追求自己想要的,並承擔風險和痛苦。很多當事人不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麼,只知道自己不想要什麼,每天都在忙著迴避風險和痛苦,控制和對抗自己的負面情緒和心身症狀,並且認為只要(只有)治好了自己的心理問題就可以(才能)獲得成功和幸福。真實的情況是:

心理問題就是因現實生活問題而產生的,生活問題得不到解決甚至越來越糟糕和混亂,心理問題不僅好不起來,還會越來越嚴重。同時這種負向的思維方式和迴避、控制、對抗的行為模式只會引發惡性迴圈,是維持和加重心理問題的主要因素。

我們需要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比如成功、健康和幸福,再比如被他人在意、認可和喜愛。做些什麼可以實現自己的期待呢?比如明確方向、樹立目標,腳踏實地、認真做事,合理飲食、鍛鍊身體,尊重、理解和接納他人。

而且人只要活著就有生病的風險,只要做事就有犯錯和失敗的可能性,只要與人交往就有可能被他人忽視、否定或討厭,這是我們需要承擔的風險和痛苦。持續的面對和承擔,可以降低自己對風險和痛苦的敏感度,提高耐受性。

再就是新的生活經驗的獲得和累積。認知、態度和行為的改變可以比較快的發生,但生活經驗和觀念的改變則需要時間和過程,可以說真正的改變發生在生活中。相比於道理和方法,對過程的體驗更為重要和有效。

心理諮詢是個注重體驗的過程,能夠把道理和方法變成當下的體驗和生活中的實踐經驗,改變才會真正和徹底的發生。

以上是心理諮詢的主要工作,還有大量的工作和細節,因為篇幅有限不再多說。歸納起來就是:心理諮詢並不是直接消除當事人的負面情緒和心身症狀,而是通過疏導當事人的情感,引導當事人覺察和改變自己的思維方式、態度與行為做法,鼓勵當事人在生活中實踐,表達情感和滿足需求,獲得新的經驗,綜合分析和解決各類心理問題。

2樓:司紀元

嚴格地講呢,就是臨床心理學的實踐。

臨床心理學工作者的背景是多元的,有的是社會心理學方向,有的是醫學方向,也還有一些其他的方向。但是,具體投入到工作實踐中呢,大概就是在非藥物干預的層面應用包括生物學、心理學、社會學、醫學的知識,來提供綜合服務。

有的國家允許臨床心理學家使用藥物,有的不允許,目前中國是不允許的,所有就是叫做非藥物干預。

如何做,或者說如何生效,這兩個問題我認為沒有什麼特別的,就是要符合一般的規律,來自各學科的認識。

3樓:青銅

心理諮詢是如何起作用的,這是我在另一提問下的回答,供你參考https://www.

心理諮詢可以幫助來訪者解決什麼

李洲心理諮詢宜昌 心理諮詢是一段關係,關係的質量決定著心理諮詢的效果,你跟諮詢師的關係越好越穩定,諮詢的效果也就越好。心理諮詢產生效果的因素有很多種,全世界公認的排行第一的有效因素是諮訪關係,排行最後的有效因素是諮詢師教的方法,所以心理諮詢是一種非指導的訪談方式。從你描述的情況來看,你一直在換諮詢師...

心理諮詢是否有幫助?

禪意 沙盤解夢 當然有幫助,因為,僅僅是有乙個人來陪伴自己,這件事就充滿了價值,充滿了意義,何況還是個受過訓練的陪伴者。人終其一生都在尋求有滋養的人際關係,諮詢關係就是乙個有滋養的 全新的人際關係。在這個關係裡面,諮詢師用專業的方式接納來訪者。但是也要注意,控制成本。不僅僅是對於題主所說的網路暴力。...

心理諮詢師可以幫助諮詢者解決具體的問題嗎?

心理諮詢師解決不了具體問題,可能會幫你看看為啥你要找人解決自己的具體問題。幫你解決掉 希望別人幫助解決自己具體問題 的問題。有能力自己去面對問題,並且找到解決辦法。這是不是更酷。心理諮詢師傾向於引導你自己探索方法,而不會自己去幫你解決。諮詢師只是起到乙個輔助者的作用,具體的行動還是靠自己的。如果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