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而不處卑,力少而不畏強,無禮而侮大鄰,貪愎而拙交者, 可亡也」表現的是什麼胸懷?

時間 2022-01-12 21:17:52

1樓:敲悄

上面是玩笑話哈。其實原意不是說要去攻打,而是提醒有這種弊病的國家,可能會自取滅亡。只是去了一段分析中的一句,又因古漢語和現代漢語語義分歧產生誤解而已。

要結合語境來理解的。原文大概是這樣的:

原文節選:大心而無悔,國亂而自多,不料境內之資而易其鄰敵者,可亡也;國小而不處卑,力少而不畏強,無禮而侮大鄰,貪愎而拙交者, 可亡也;太子已置,而娶於強敵以為後妻,則太子危,如是,則群臣易慮者,可亡也。

譯文:君主狂妄自大而不思悔改,國家混亂還自我誇耀,不估計本國實力而輕視鄰近敵國的,可能滅亡。國小而不處卑位,力弱而不畏強勢,沒有禮儀而侮辱鄰近大國,貪婪固執而不懂外交的,可能滅亡。

太子已經確立,君主卻又娶強大敵國的女子作為正妻,太子的地位就會危險,這樣一來群臣就會變心,群臣變心的,可能滅亡。

2樓:伊卡魯斯二號

問題是有人雙標啊。人家弱的時候他就拿這句話要別人服軟,可是如果是自己弱的時候呢,如果有人拿類似的話宣揚投降主義?我想恐怕立馬漢奸叛徒的帽子都上來了。

我個人的價值觀可能有點軟蛋,我覺得自己強的時候要克制自己別去欺負別人,但人家強的時候你應該認慫。我從來不覺得「氣節」這東西比命重要,對著強者橫然後被殺掉並沒有什麼值得光榮的。

3樓:瑪維影之歌

人類與人類所組成的群體本質上都是趨利的,自然也會選擇有利於自己的意識形態和思想,這就是所謂的屁股決定腦袋。

對於弱小的國家而言,自然希望國際上有秩序有國際法。對於強國而言,自然會選擇強權政治。沒有什麼高不高尚,只是利益使然罷了。

我要是菲律賓人,我也會要求中國遵守國際法的。

但我是中中國人,只能說,我強我有理咯

如何淨化心靈,處萬事而不驚?

那是一片被發展擱置的角落,多年前種植的樹木,現在長得又粗又壯,其間喬木繁盛野草叢生,構建了自己的生態,成為鳥類的家園。由於地方閉塞,平時少有人來。只有樹幹上的白石灰,才顯示這裡還有人惦記。我之所以尋得這裡,則源於自己逐靜進而逐偏的心態。環衛工人還是很早,來往東輛依舊很忙。道路一側印滿綠草的鐵皮圍牆,...

怎樣內向而不呆滯?

橘子 內向不是錯,但是如果內向到社交恐懼,這恐怕是個缺點,不太適合社會的生存。我以前是乙個非常內向的人,而且社交恐懼。但是我現在克服了社交恐懼這一點,我不害怕與人交流,但是我還是比較喜歡獨來獨往。你說的不呆滯這一點,我個人認為就是遇人遇事波瀾不驚。驚了以後面對眼前的人或者事情,就顯得束手無策有點呆,...

「得而不喜,失而不憂!」是不是一種智慧型?

多多 是病,得治。老子雲,我無為,而民自化 我好靜,而民自正 我無事,而民自富 我無欲,而民自朴。無為而治,不是無所作為,而是順應規律不妄為。得而喜,失而憂,是人類最本能的情緒表達,不能正常表達情緒,是一種障礙。其實大概率的情況不是不能喜,不能憂,而是不敢喜,不敢憂,如果可以選,誰還不是個任性的小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