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被譽為新文學的旗手在新文化運動前卻用異常古奧的古文寫作,我們應該如何看待這種看似「矛盾」的態度

時間 2022-01-09 17:53:55

1樓:漢服櫻雪

矛盾嗎?

新文化運動,本質是思想革新運動,在我們固有的認識上,創造新思想,發展新未來。

魯迅先生,接受和發展「新思想和新文化」時,已經是而立之年的事情了,好吧~_~

那時候,他家小孩都能提著醬油瓶上街打醬油了,對於作為具備舊世界成熟世界觀的魯迅先生來說,打破舊認知,締造新思維,是需要莫大的勇氣的。

魯迅先生,即是舊世界的文豪、精英分子,也是新世界的開創者和引領者,他能在兩個不同思維世界自由穿插遊逛,這不是十分正常的事嗎?

目前,中中國人的思想觀念,是以魯迅先生們開創的新思維世界的延續成果。我們已經無法理解魯迅先生在兩種思維世界遊逛是種什麼感覺了,也無法準確認知魯迅先生之前的世界,究竟是何種模樣和認知方式。

正是,我們無法準確認知舊社會,也始終被新思維塑造著,所以才會產生出我們自認為的「矛盾」。

顛覆,舊有認知,是一種十分痛苦的事。相當於,寒窗十年,所需學的東西,到了眼下這個節骨眼,竟然一無是處。那種無助和恐懼,不知所措的狀態,是多麼讓人絕望啊!

魯迅先生,為什麼能成為「新思想」的引領者?

因為,他在告訴那些青年,你看我已而立之年,我還敢於去打破和挑戰固有認知,去擁抱全新的世界認知,難道你們這些小青年還不如我嗎?

我還有幾個三十年可用?而正是你們還年輕啊!你們還有擁有失敗得起的勇氣啊!一次不成功,就兩次唄;兩次不成功,就三次唄……

魯迅先生,用他的行動,給那個時代的莘莘學子,帶來了莫大的勇氣。在那個時空中,迴盪著「你敢挑戰嗎?……你敢打破嗎?……你有勇氣擁抱新世界嗎?」

2樓:支護王有

不矛盾,他的老師章太炎覺得,中國文化給滿清改造的太虛假,要追蹤溯源,找回我們真正老祖宗的東西。所以章太炎作為辛亥元老,卻很能鑽研古文古字,他的徒弟都跟著寫古字。

胡適以前,還沒有石破天驚,梁啟超也僅是半文半白,黃遵憲說了幾句話,可是他的人望,不夠分量。誰想得到改造出現代白話文,是更好的文學革命的途徑?

新文化運動是否全面反傳統?

新文化運動,只是希望這個老大的民族,垂老向死的國家,能激發 生的意志 在人類進化的世界大潮中游泳,反對給人民以 死的教訓 的,本質是吃人的那些傳統而已。我們從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幹的人,有拼命硬幹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捨身求法的人 雖是等於為帝王將相作家譜的所謂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們的光耀,這就是中...

如果當年,胡適和魯迅等等的人,發起新文化運動失敗,那我們現在用的都會是文言文麼?

李仙森 不會。社會的變化總會出現的。就像字型,新文化運動還用的古代的繁體字,建國後就還用簡體字了。所以變化總會發生,什麼運動一類的只是時潮罷了。即使一直沒有過新文化運動,建國後也會給它運動的。 阿澤 其實馬克思已經說過了。歷史上發生了的,都是必然的。所以是不可能失敗的,新文化運動能有成果,成功或者失...

如何理解新文化運動中文學革命提倡的 不用典 ?

簡單 所謂用典是相對的,啥事都不能絕對,不能極限。我們看下胡適的 文學改良芻議 一曰須言之有物 吾國近世文學之大病,在於言之無物。今人徒知 言之無文,行之不遠 而不知言之無物,又何用文為乎?吾所謂 物 非古人所謂 文以載道 之說也。吾所謂 物 約有二事 今天的我們讀起來,言之無文,行之不遠,文以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