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真的是無神論嗎?

時間 2021-08-12 20:40:14

1樓:昊哥是偏愛

儒家也叫聖教,聖就是天,造物主的意思,這是其一,其二就是上帝這個詞彙最早出現在儒教的書中,沒錯是中國的《尚書》是儒教傳統書籍,這裡面有許多內容講的都是關於天主的至高性,獨一性質,儒教從不認為人定勝天,在儒教的觀念裡面,階級存在弱肉強食都是合乎常理的,所以遭到很多人反對。

2樓:大鵬一日乘風起

有神論。儒家前身是巫,你說是無神論還是有神論?拜老天爺,天壇在那擺著呢,你說是無神論還是有神論。

只不過儒家的神,和其他宗教的神不一樣,是與政治有聯絡,比如天子,就是皇帝。老天爺的兒子,自然就具有天然統治普通人的權力。比如社稷之神,農神,農業大國嘛。

所以儒家祭祀的神,都是政治需要的神。是一種實用主義。後來的普通人都有這方面的傾向。

比如對著神像說保佑考試考高分,考了高分回來還願。不靈就在也不來了。實打實的實用主義。

3樓:安真

儒家是不迷什麼鬼神的,祈敬天地,是儒家對自然規律的態度,孔子所言天地,是指自然規律,又是道的代稱。自然規律下哪有什麼鬼神呢,惟人心迷相不明、妄想臆測、曲心暗鬼才造作鬼神。

儒學尊重客觀存在,格物致知,提倡知行合一,務實實行,怎會迷信牛鬼蛇神們那一套鬼蜮手段呢。

子不語怪力亂神,敬鬼神而遠之,說的不是真有鬼神,而是社會上那些裝神弄鬼的人,

現在社會上,這樣的裝神弄鬼之人有沒有,有,而且很多很多,尤其在宗教中,尤其在修煉圈子裡,尤其在靈修圈子裡,尤其在元神出體清明夢這一類圈子裡,是一眾牛鬼蛇神們的大本營。

如何對待呢:敬而遠之。就算牛鬼蛇神們也要活下去,也要維持生計。各行其道,不必去和他們衝突,但不要接近和學習。

4樓:chenc

不語不是說無神,而是指談論這個很無聊,不然怪力亂又同樣是不語,難道那些也都是不存在的嗎?

儒家不是有神論,也不是無神論。這個問題並不是儒家關注的要點。說有神論也罷,無神論也罷,都符合儒家的體系,都可以被儒家所相容。

有神的世界,儒家可以正常運轉,無神的世界,儒家也可以正常運轉。

當然,稍微有點見識的人,都不屑於談論這些低階話題,我們應該有更重要的事情要思考。

5樓:xjickgick

當然不是無神論……能夠徹底否認超自然意識,認為世間萬物遵循同一套規律才叫無神論。

無神論者對於暫時無法解明的奇妙現象,只會認為其中還存在著某種尚未明晰的自然機制,絕不會認為這種現象是由於某種超自然意識引起的。

從這個角度上來說,儒家必然不是無神論。

譬如孔子,孔子從不否認鬼神的存在,他也只是敬而遠之——就是說尊敬,但不去接觸談論它。考慮到他對祭祀的重視,很難說他是乙個無神論者。

至於後來的儒家,更是君權神授的法理支撐之一,顯然更和無神論扯不上關係。

注意,無神論並不是否認神的存在,而是否認一切超自然意識的存在。至少在中國,它的定義理當如此。

6樓:春秋大義

儒家從來不是無神論(否則也就需要祭天了),是「一上帝論」,至於「神」的概念,易經有解釋,「陰陽不測謂之神」,有別於西方宗教的概念。即【沒有乙個人格神】。至於歷史上個別大儒,傾向於「無神論」,那只是他們的個人觀點。

7樓:湯平

孔子是好祭祀的,儒人是古代祈雨祭的專職主持人,孔子是無神論嗎?不是。

為什麼孔子會敬鬼神而遠之?因為孔子既祭而言遠之,說明孔子根本是乙個未入職的人,也就是未入道之人,這也正是老子與莊子始終批判孔子的原因,水平與智慧型根度的差性。

8樓:火與冰

儒家怎麼會是無神論呢?

在作出判斷前,首先要看無神論的定義。根據《哲學小辭典(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部分)》:

無神論同有神論相對立,一種否定鬼神存在的哲學學說。它反對一切宗教迷信,認為世界上根本不存在鬼神。無神論的理論基礎是哲學唯物主義。……[1]

《哲學小辭典(儒法鬥爭史部分)》明確指出:儒家的天命論是「宣揚『天』可以主宰一切的有神論觀點,最初形成於殷周奴隸制社會……」[2]

所謂「子不語怪力亂神」,是說孔子既不肯定也不否定鬼神的存在,這怎麼會是無神論呢?但是孔子實際上宣傳的是「畏天命」、「死生有命,富貴在天」(子夏)一套。西漢董仲舒等宣傳天人感應,更是明確的有神論。

其餘子思、孟子、韓愈、朱熹,都是唯心主義,都不是無神論。

至於荀子、王充、柳宗元等人的無神論思想,在儒法鬥爭史觀裡都歸之於法家了(笑)。

9樓:放羊

個人理解儒家是傾向於「無神論」的,但不是完全的「無神論」。孔子對於「神」的存在有疑問,但又沒有能力去證實其是否真的存在,只能採取一種審慎的「擱置」態度。僅從這一點,就很讓人佩服孔子的客觀和嚴謹。

10樓:楊四海

先要明白神分為非人格化神與人格化神。

像你們的理解,都狹隘侷限在「人格化神」身上,如佛陀、耶穌等。

但儒家是有神論者,處於原始宗教的非人格神階段。

在原始宗教階段,人們只模糊的感知有著主宰萬物,促成各事物因果聯絡的神聖力量,裹附在自己的體能,並與身外的世界進行著神秘的互動,這就是非人格化的神。

也是孔子所謂的「天」。

孔子「敬天」「敬神」,這是「天人感應」論的根源,也是儒家自己學說立命之根。

唯有神在,道德才有了存在的意義。

「天有好生之德」,「仁德」才能在世俗世界站穩根基。

所以「天命」「天選」「天縱」諸子,才有了法理存在的意義。

孔子主張「天」,這非人格神;厭惡「替天言道」的人格神。

11樓:jim shi

問題可以是:天地壇有什麼用? 古人思考天、地、人是一體的,周朝就開始思考這個了。

天命觀,天子就有這個概念了。天地寄託著人們對道德的信仰,因此會用天象地理和政治會牽連在一起。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古人的生存條件就是看天吃飯,自然就會聯想天人關係。

我們不會說:哦,上帝啊。而是會說:

哦,天啊。這是農業文化的一種看天吃飯的歷史記憶。

孔子的鬼神觀和天命觀

12樓:黎明前的曙光

儒家很多派系,有的是無神論,有的是有神論。

自古以來有很多大儒最看不上的就是裝神弄鬼的人,一生都不與宗教和鬼神打交道。

但是自漢朝以來,關於神道設教的嘗試也從未停過,因此這部分儒家就是有神論的。

儒生中即有玩巫蠱之術,打讖語,搞天人感應的有神論。也有公羊儒,王莽那樣像建立大同社會的理想主義者。還有像王陽明那樣的主觀唯心主義。

所以說,當你說儒家是不是無神論,一定要強調哪一派的儒家?自古以來,有神論的儒生更多,但是無神論的儒生數量也不少的。

13樓:糗球

顯然是有神論啊,不過孔子是教的倫理學,偏重現世,你讓他說什麼鬼神他不感興趣啊。當人間的大官和聖人(君子)被草民供著不比死了當神仙受香火舒服多了?

14樓:臥牛

不是無神論,無神論是宗教的反面。中國古代只是世俗化的實用主義,既不是無神,也不是有神,而是無所謂。信則有,不信則無,以人為本。

15樓:趙陽

《論語·泰伯》記孔子贊述大禹:「菲飲食,而致孝乎鬼神。」大禹自己節儉,但對祭祀之事則誠謹盡心,而不敢稍存簡慢,故孔子特致稱讚。

《禮記郊特牲》:天垂象,聖人則之,郊所以明天道也。帝牛不吉,以為稷牛。

帝牛必在滌三月,稷牛唯具,所以別事天神與人鬼也。萬物本乎天,人本乎祖,此所以配上帝也。郊之祭也,大報本反始也。

《禮記·禮運》:「夫禮,必本於天,殽於地,列於鬼神。」

為什麼無神論不是迷信,無神論有問題嗎?

Ai澈翅 無神論某種程度上是對的,因為一神論裡說過,神不是死人的神,死人沒有神,因為他們認為人的終點就是死亡。對於他們來說確實是某種程度上的無神。 北落軒轅十四 無神論沒有任何問題。不過個別無神論者還應該再自信一點。比如一邊覺得 神可能是一種客觀存在 一邊仍然堅信自己是無神論者。這樣你就不僅把自己做...

佛教是無神論麼?

不搞偶像崇拜 無神論,而且現實裡偶像崇拜的佛寺佛塔鋪天蓋地,還有佛經裡說民眾如何如何崇拜佛,謗佛要下地獄,真的不算偶像崇拜麼? 楊譯傑 如果你說的 神 指的是創始者或者主宰者。佛教確實是否定這類存在的,認為根本不存在,認為這是人類為了安慰自己造出來的概念。 我叫廢物弟 佛教還是覺得世界上有神的.南無...

怎麼反駁無神論?

已登出 無神論和Lucifer信仰其實殊途同歸,無神論是人類往Satan更近一步的助推器。意思就是墮落。有些行為與其說是無神論指導,不如說是惡魔指導的。哪些行為?某乎 政治不correctness的就是。 古二木 再簡單不過了。對乙個唯物主義者,你只要在他的面前,把神展現出來就行了。記住,不能是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