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林悟道《韓非子 孤憤 》第十一章 君之大失,講了什麼?

時間 2021-07-09 09:51:09

1樓: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何況君主。但,這裡的「過」是過錯,不是過失。過錯是事情辦錯了,產生了損失與壞的影響,是能力的問題。

過失,是事情辦歪了,是方向錯了,這是認識覺悟問題。大失,就是在重大問題上方向錯了。比如公司領導是帶人做事,不是帶頭做事,如果公司領導帶頭做事,一是崗位錯了,二是職務錯了。

帶人做事是管理範疇,帶頭做事是技能範疇。還有就是公司出現大事故,領導運籌帷幄,想策略,不是自已親自上陣,如公司著火了,領導應該是調集更多的力量來滅火,不是自己拎著水桶上。

【智士者遠見而畏於死亡,必不從重人矣;賢士者修廉而羞與奸臣欺其主,必不從重臣矣,是當塗者徒屬,非愚而不知患者,必汙而不避姦者也。大臣挾愚汙之人,上與之欺主,下與之收利侵漁,朋黨比周,相與一口,惑主敗法,以亂士民,使國家危削,主上勞辱,此大罪也。臣有大罪而主弗禁,此大失也。

使其主有大失於上,臣有大罪於下,索國之不亡者,不可得也。】這是一節主要講了智士有遠見也怕被君主致死,所以不服從重人,賢士修身羞與奸臣為伍一起欺騙君主,所以大臣與愚汙之人欺上瞞下,導致國破人亡。臣有大罪,但君主不禁,這就是大失,這樣下去,還想國家不亡,那是不可能的。

君主明知大臣權重欺主,這樣會讓君權旁落國家消亡,但卻不加以禁止,這是治國最大的失誤,是沒有底線的作法。管理的作用就是要盡可能的採用最合適的作法達到最佳的效果,管理本是就乙個不斷篩選與優化的過程,最後達到乙個最佳的境地。管理有兩種境地,一種是按現有被證明可行公知的辦法,比如一些行業通行的方法與規則;二是創新出有別現行的辦法,這需要實踐的證明。

不同的企業不同的行業管理方式不一樣,傳統實體行業還是需要採取被證明可行公知的辦法。做事,方向很重要,方向對了再慢也是前進,方向錯了,再快也是後退。

歷史故事總是一樣,開始一樣,中間一樣,結果一樣,原因也一樣,難道這就是輪迴嗎?管理者也需要修行覺悟,不可住相,只有這樣才能擺脫痛苦的輪迴,企業才能脫胎換骨的發展。也許,大失,才能大德,之後自然大德。

紅林悟道《韓非子 五蠹》 第十一章 禹王,講了什麼?

紅林悟道 韓非子 五蠹 上一章韓非子給我們講了堯當王治理天下時的境況,與我們想象的不一樣,也與影視劇中的表現不一樣,堯王時期原始先民剛剛從食物採集時代踏入農耕時代,才解決了吃的問題。那時的堯王冬穿獸皮,夏穿麻布,住茅屋,吃粗糧,喝野菜湯,根本不是我們想象中的帝王生活。社會物質的匱乏與貧瘠,造就了堯時...

紅林悟道《韓非子 備內》第十一章 憎與愛,講了什麼?

紅林悟道 韓非子 備內 上一章中韓非子主要講了 后妃 夫人太子之黨成而欲君之死 之事。韓非子從拋棄人倫親情單從 利 字分析了這個問題,原因就是 君不死,則勢不重 所以說 情非憎君也,利在君之死也 本意並非憎恨君主,而是利益就在君主的死亡上。君主死了,夫人成太后,太子成君主,這就是最大的利。韓非了用這...

紅林悟道《韓非子 八經之起亂》 第二十一章 節持,講了什麼?

滄桑短笛 韓非有一句話,個人特別的喜歡 強國之道無奇術,荒誕之謀不濟邦 跟荀子的 不積矽步無以至千里 有異曲同工之妙。但是,韓非子 就不值一提了。從人治到法治,走過的是一條 充滿淚水和血水 的荊棘之路。多少致力於變法的,犧牲了自己的生命,最終也沒能實現變法的理想。比如吳起。中國歷史上變法的最高峰,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