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林悟道《韓非子 八經之起亂》 第二十一章 節持,講了什麼?

時間 2021-07-08 21:20:40

1樓:滄桑短笛

韓非有一句話,個人特別的喜歡:「強國之道無奇術,荒誕之謀不濟邦」。跟荀子的「不積矽步無以至千里」有異曲同工之妙。但是,《韓非子》就不值一提了。

從人治到法治,走過的是一條「充滿淚水和血水」的荊棘之路。多少致力於變法的,犧牲了自己的生命,最終也沒能實現變法的理想。比如吳起。

中國歷史上變法的最高峰,無疑是戰國時期的法家法治派商鞅、法家術治派申不害、法家勢治派慎到。在探索法治的過程中,商鞅、申不害、慎到,都拿出了各自對法治的理解和方案,又都不承認另外兩人是法家正道。於是,「是騾子是馬、拉出來遛遛」就是必然的選擇。

南韓變法,齊國重新整理吏制,秦國變法,雖然都是變法,但深度與堅定性有雲泥之別。最終,商鞅贏得變法,申不害身死、慎到黯然退出。這場「是騾子是馬、拉出來遛遛」,是商鞅贏到了最後,也是中華第一次趟出了法治之路。

這場遛遛,花費了多少人力、物力?有多少人付出了犧牲?可謂無法計量。

《韓非子》是什麼?法術勢並列並舉,是一舉抹平了這場「是騾子是馬、拉出來遛遛」,是一夜回到解放前。什麼是法治?又回到了原點。

所以,《韓非子》,不值一提。

紅林悟道《韓非子 揚權》第二十五章 知道,講了什麼?

紅林悟道 韓非子 揚權 上節韓非子用黃帝的話 上下一日百戰 告訴君主君臣關係是多麼的複雜,同時也闡述了君臣各自的對抗方法,君執法律,臣結朋黨。韓非子看到了君臣之間的本質關係,告誡君主用統一對立的辯證法來處理君臣矛盾。矛盾是先天存在,為利而爭的矛盾是自身與國力的消耗 為事而爭的矛盾是力量之所,矛盾解決...

紅林悟道《韓非子 八經之因情》 第三章 兼聽,講了什麼?

紅林悟道 韓非子 八經之因情 上一章韓非子為我們一句話總結了君主 權勢 的意義。聖賢看破了紅塵,也看穿了世俗世界,但他們無法超越人類本身及認識的侷限性來告訴世人何為 極樂世界 何為 道 所以,最終還是用世俗的 俗套 來解說和傳播自己的思想與學說。聖賢良苦用心,本想用世間的俗套來度俗人到彼岸,可俗人在...

紅林悟道《韓非子 八經之主道》 第十二章 有徵,講了什麼?

紅林悟道 韓非子 八經之主道 上一章韓非子告訴君主處理國事要有 結智公會 的大智慧型。遇到問題,要多方面聽取建議與意見,多角度參驗事物,以便最大限度地獲取事物的全部與真實,為正確決策奠定基礎。君主之責在於解決國家與社會的實際問題,而不是獨斷專行,更不是 猶豫事留 所以韓非子才會再三強調上等君主盡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