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含經中的句式為什麼是這樣的?

時間 2021-06-04 12:58:27

1樓:

(阿含)色無常,無常即苦,苦即非我,非我者亦非我所。

相應部22相應59經/無我相經(蘊相應/蘊篇/修多羅) (莊春江譯)

比丘們!你們怎麼想:色是常的,還是無常的呢?」

「無常的,大德!」

「而凡為無常的,是苦的,還是樂的呢?」

「苦的,大德!」

「而凡為無常的、苦的、變易法,你們適合認為:『這是我的,我是這個,這是我的真我。』嗎?」

「不,大德!」

所以「非我者亦非我所」 應該就是 「這(色受想行識)不是我的,我不是這個,這不是我的真我」 之表述。

從巴利語和梵語的詞源來看,無我和非我,都是乙個詞 Anatta (不是an + 我atta),an表示否定;

當佛陀說Anatta的時候,atta並不是指代「我這個人」 而是指 「真我」、「常我」、「樂我」、「不變異的我」,不然的話,就是沒有「如理作意」。

中部2經/一切煩惱經(根本法門品[1])(莊春江譯以不應該被作意的法之作意,以應該被作意的法之不作意而未生起的煩惱生起,已生起的煩惱增大。

他這樣不如理作意

『我過去世存在嗎?我過去世不存在嗎?我過去世是什麼呢?我過去世的情形如何呢?我過去世曾經是什麼,[後來]又變成什麼?

未來世存在嗎?我未來世不存在嗎?我未來世會是什麼呢?

我未來世的情形如何呢?我未來世會是什麼,[以後]又變成什麼?』或者,他現在內心對現在世有疑惑:

『我存在嗎?我不存在嗎?我是什麼?我的情形如何?這眾生從何而來,將往何去?』

當他這麼不如理作意時,六種見的某個見生起

『有我的真我』之見會真實、堅固地生起,或者,

『沒有我的真我』之見會真實、堅固地生起,或者,

『我就以真我認知真我』之見會真實、堅固地生起,或者,

『我就以真我認知非真我』之見會真實、堅固地生起,或者,

『我就以非真我認知真我』之見會真實、堅固地生起,抑或有這樣的見:

『這個說話的、能感受之我的真我到處經驗善、惡業的果報,而這個我的真我是常的、堅固的、常恆的、不變易法,它將正如等同常恆那樣存續。

比丘們!這惡見被稱為:叢林之見;荒漠之見;歪曲之見;動搖之見;束縛之見。

比丘們!被見之束縛所束縛,未受教導的一般人不從生、老、死、愁、悲、苦、憂、絕望被釋放,我說:『他不從苦被釋放。』

對Anatta(無我、非我、不是我)的理解,很多人會認為佛陀是在說

【 具有不是我的性質】

我的理解是佛陀告訴我們,無我就是應該持有這樣的態度:

不把 當作是恆常的、樂的、不苦的、不變異的、不消散的、可愛的、安穩的。

所以,anatta其實是在面對五取蘊、思考五取蘊的時候,採取的 「正知」 「正念」,通過不斷的進行這種anatta訓練,目的是捨斷渴愛、捨斷依著、捨斷苦,最後從苦解脫。

相應部12相應66經/探查經(因緣相應/因緣篇/修多羅)(莊春江譯)

比丘們!凡現在任何沙門或婆羅門認為在此世間中可愛的、令人滿意的色為常的、樂的、我、無病、安穩者,他們養育渴愛;凡養育渴愛者,他們養育依著;凡養育依著者,他們養育苦;凡養育苦者,他們不從生、老、死、愁、悲、苦、憂、絕望脫離,我說:『他們不從苦脫離。

』中略。。。(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比丘們!凡現在任何沙門或婆羅門認為在此世間中可愛的、令人滿意的色為無常的、苦的、無我的、病的、恐怖的者,他們捨斷渴愛;凡捨斷渴愛者,他們捨斷依著;凡捨斷依著者,他們捨斷苦;凡捨斷苦者,他們從生、老、死、愁、悲、苦、憂、絕望脫離,我說:『他們從苦脫離。

』中略。。。(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如果一定要對從苦解脫者的心理予以描述,應該是這樣:

SN.12.32 黑齒經有這三受,哪三個呢?

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學友!這三受是無常的,知道了「凡無常者都是苦的」,就不在那些受上現起歡喜。

因為解脫者的這種特徵,所以在經藏中,佛陀不哭、不笑、不生氣,如果哪個所謂的佛經說佛陀流淚、大笑、微笑、發怒,那一定是假的佛經。

雜阿含經的「雜」是什麼意思?

在巴利語這部經對應的是相應部,從容看確實是佛給各種人,天等講佛法,由於講解物件不同導致結構看起來雜七雜八,翻譯成雜也很貼切 漢譯 雜阿含 應該更正為 相應阿含 玄奘在 瑜伽師地論 中曾經糾正過。真正應該稱為 雜阿含 的是 雜藏 但是 雜藏 沒有完整漢譯,南傳保留了 雜藏 現在漢譯叫做 小部 王五 早...

除了阿含經其他的佛經我看不懂,遇到這樣的情況我是否應該改信小乘?

呵呵 整個宇宙只是你的大腦,我們從來沒有認知過現實世界。那怕一點點也沒有。理解了這句話,你就看懂佛經了。你看看人類大腦的記錄片。你就知道佛在說什麼了。古時候沒辦法,佛經只能那樣寫。 打豆豆的香蕉 不應該。因為大乘佛經也是需要慢慢領會的,不要在一開始就放棄了大乘。小乘有小乘的益處大乘有大乘的益處。金剛...

《阿含經》裡有其他了義經的內容嗎 原始佛教修行方法,不打坐,能在現代生活工作裡修行?

益西達哇普覺 這裡了義,不了義。其實是乙個判教的問題。判教對於印度人有意義,對於外鄉人尤為有意義。尤其是漢地政治文化中心與印度相距甚遠。能傳播到漢地的佛教相關經典,其實不是按事情發展順序傳播而來,反而是印度最流行什麼,流傳到西域中間小國,再流傳到漢地。這就導致乙個問題,一些經典,誕生時代相差太遠,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