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我讀逍遙遊時會覺得這篇文章像民科,它的論證真的沒問題嗎?

時間 2021-06-03 01:40:33

1樓:mj的鐵桿粉絲

莊子是一位偉大的文學家哲學家思想家,不過有一點不可否認,他的確喜歡抬槓。由於宇宙無窮大這個假設,我們幾乎無法證明某些東西一定不存在,這就給了莊子抬槓充分的空間。(你說沒有,我還能說你眼界低呢!

你怎麼證明一定沒有 )

2樓:鹿崖

先說結論:莊子的思想與民科有本質上的不同。

民科,也就是所謂的民間科學家,他們的想法多數集中在自然科學領域。你不如說泰勒斯的「萬物由水元素組成」,德謨克利特的原子論,四元素論這些古希臘的樸素本體論像民科。但是人家比民科早幾千年就提出了這種觀點。

而且民科的問題在於,他們雖然提出了自然科學的觀點,但不能用自然科學的方法來驗證。當然不是說莊子的思想就不含本體論的內容,他在提出實踐的觀點的時候自然就隱含了本體論的前提,只是莊子自己沒有著力於系統地描述他認為的存在的本質而已。

所以讀逍遙遊的時候,要是用自然科學的論證方法來糾結莊子是不是科學,是不是民科,這是捨本逐末。

3樓:小白道人

首先,《莊子》是一本哲學書也是一本文學書。它有論證的嚴密性也有文學的藝術性。如果你認為《逍遙遊》中出現的案例都太扯的話,大可不必,這只是一種文學化的表達。

逍遙遊的主題是想表達精神自由,而追求精神自由就要擺脫外在的束縛。開頭極言大鵬之偉岸,海闊天空任遨遊,雖然描述比較扯淡,但其實是為了說明看上去再強大,再無拘無束,如果不能擺脫外物(對大鵬來說就是風),仍然是不自由的。後面一系列的案例與此類似,而且強調「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此小大之辯也」其實想說的是「小」與「大」的界限不過也是一種外物,超脫了這種外物其實並沒有區別。

也只有如此才能達到「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的精神自由的境界。課文只是節選,後面還有。但僅是這一段便可看出莊子邏輯之嚴密,表述之清晰,文采之斐然,非民科所能及。

再者抽象的哲學和具象的科學沒有太大的模擬性。

如何正確的理解逍遙遊?

一股清泉 正好在背逍遙遊 說一下我的淺見,正篇文章通讀下來,其實是表達莊子對無所憑藉的這樣一種境界的追求,莊子羨慕鯤鵬,但又不完全羨慕,因為鯤鵬也需要去以六月息者也,借助風來遷徙至南冥,並不是莊子所認為的那種無所憑藉的至高境界,但莊子也羨慕鯤鵬,可是就連鯤鵬也沒有到達自己所嚮往的境界,隨後用至人無己...

《逍遙遊》教會了我們什麼

霖雨十日 厚積薄發才能達到一定的高度,然後才能有一定的遠見。我們在人生中也應該像大鵬一樣有遠大的目標,不斷積累達到一定的境界,最終獲得成功之舉。人的境界,有大有小,小境界的人就和這知了和斑鳩一樣,不知道積厚而為大,積蓄力量而走得更遠,他們就只生活在自己的世界裡,他們還嘲笑那些奮發努力 辛苦付出的人,...

讀完《逍遙遊》,你對逍遙的理解是什麼?

dali265 逍遙遊我讀的不多,現在是第二遍 說說心得!首先從逍遙遊能夠看到莊子的思想境界很高,屬於理想主義者。莊子內篇逍遙遊原文 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 鵬之背,不知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 是鳥也,海運則將徒於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齊諧 者,志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