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記 西方哲學(第七卷)雅斯貝爾斯(1)

時間 2021-06-02 11:45:40

1樓:楊柳

不管是Fichtenholz還是Zorich, Courant & John, Rudin, Amann & Escher (這套與Zorich相得益彰), Godement...絕沒有哪本說看我的包你成數學大師,不看我你就廢了。

2樓:ra ki

再說菲赫金這本書,我大一的時候就是結合華東師大那本書和這本書一起看的。負責任告訴你這本書沒有任何門檻,讀起來一點不會吃力,我感覺它更側重於Calculus一點。這本書優點和缺點就是太詳細了。

每個章節都很詳細,常數項級數都可以給你講100頁恨不得。裡面有各種各樣的方法,讓你眼花繚亂。但我記得這本書沒有從更高的觀點來闡述問題,黎曼積分就是黎曼積分,比如講有有限個無窮小區間(區間函式值無窮大)這個積分,它不會引入勒貝格積分的一些觀點,也更不可能從拓撲的角度來講為什麼 的一些性質。

對數學系的學生,以後學實變以至於泛函,用這本書的底子沒有前面基本好。

3樓:Yuhang Liu

「合不合適」確實是乙個很主觀的概念;一方面不同人的思維方式不同,比如極少數人甚至可能覺得用Bourbaki學分析是對他們胃口的學習方式呢。。另一方面不同人想達到的目標也不同。如果僅僅是「考試拿A」這種目標,學校教材完全足夠了;如果是想學得更深入更紮實一點,倒是可以看看額外的書籍。

你說的這兩本書我都沒看過,我學數分就是看的復旦的教材,事實上我大部分本科數學課程都僅僅是看了本校的教材。我覺得這真的就夠了,畢竟復旦考試也不難,也不至於從Zorich, Rudin的書上面去摳題目。。如果你想把分析的基礎打得更紮實一些,去看這些稍微高階一些的書自然也有好處,不過我想學好分析也不僅僅意味著數分基礎好就夠了吧,總得後續分析課程也得學好吧,比如實分析復分析泛函分析調和分析PDE等等。

知乎上為什麼大多數都是問數分的教材,而沒幾個問調和分析的教材的呢?如果真要做分析,調和分析基本是必經之路吧;難道學完數分以後就放棄分析了麼。。

4樓:

有些人自己去讀書,自己去選擇和做判斷,在必要的時候查資料,默不作聲;

有些人更熱衷於談論「讀書」這件事,他們嘴上總是掛著一些名人的名字,以及諸如「奧賽」,「大佬」等名詞,表面上是虛心請教,骨子裡不過是想炫耀自己「上進」、「謙虛」,迫切地想讓他們眼裡的大佬誇上一句「小夥子,看這些書啊,可以呀」。

既然書名都有了,你自己讀讀不就知道了?「合適」是乙個極度主觀的形容詞,你連讀都不讀就過來問合不合適,誰能知道合不合適?讀得下去就合適,讀不下去就不合適,這麼簡單的道理,你乙個參加過物理競賽,數學水平中上游的人不知道嗎?

不要什麼都問,自己先想一想,嘗試一下,好歹也是參加過物理競賽的,一點探索精神都沒有學到?

最煩你們這些人不好好讀書非要跑到網上來問這些主觀性很強的問題,一口乙個大佬大佬地叫,還順帶炫耀一下自己條件不錯。

哲學專業(西方哲學)書單推薦?

Excel Brain 數字是豆瓣評分,所有書都有讀書筆記整合的思維導圖,詳見 Excel Brain 西方哲學史,西方哲學流派,哲學主義,哲學家 我也不是專業的,只能舉自己的例子。我第一本哲學書是叔本華的 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我想即使沒有多少哲學基礎,也是能看懂的,這得歸功於叔本華的文筆好。後來...

佛家如何看待西方哲學?

張視 佛教對於西方哲學往往先定下乙個基調 西方的思想再高,也高不過佛教。然後,在有色眼鏡之下,主要就是集中在批判了。於是會形成一種奇怪現象,凡是不衝突的部分就斷章取義,說是如何證明了佛教理論多高明,凡是衝突的部分,毫無疑問的集中批評,說其思想如何低下。總的來說,佛教基本上沒有可能去客觀總結西方哲學。...

東方哲學和西方哲學的差異 ?

司洪亮 我能代表哲學嗎?如果可以,那麼我可就說話了!資訊和資料不是虛無的東西嗎為什麼會佔大小?資訊和資料不是虛無的東西嗎為什麼會佔大小?比如我記得資訊是依附在物質上的東西,但本身並不屬於物質,但是為何會存在大小?比如記憶體條有8G和16G,大小的區分,但是如果資訊不是物質是虛無的東西 它又為何會佔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