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佛教如何看待西方哲學?

時間 2021-05-11 10:42:25

1樓:

有個哲學上的京都學派(Kyoto School),做的工作主要是現象學和大乘佛教的東西。似乎這個學派的有些學者還在胡塞爾/海德格爾處求過學。

The Kyoto School(SEP條目)

Kyoto School - Wikipedia

2樓:曲經緯

我一向的觀點是,在佛學和哲學不同的語境下,絕不存在誰「闡釋」(interpretation)誰的問題,只存在誰「誤讀」(misreading)誰的問題。我不認為存在乙個所謂「佛教哲學」的論域,因為無論從起源的問題意識上看,還是從論證的話語系統上看,二者有著根本的不同。通常意義上我們方便說「佛教哲學」,只因我們今天的話語完全是被西方世界引導佔據的,「哲學」(philosophy)本來就是西方話語的產物,中印文明都不存在乙個類似於古希臘式的「哲學」(philosophia)傳統。

故這套話語是西方文明通過物質手段強行「征服」建構出來的話語,並非佛學和哲學平等對話溝通出來的話語。

所以,「西方哲學如何看待佛教」這是乙個常規問題,反過來問「佛教如何看待西方哲學」,就顯得很奇葩了,這背後反映的是權力對話語的滲透和建構問題,「哲學」藉著西方話語霸權介入我們的思維,這個話語權力是我們不易覺察的,以至於讓我們覺得「佛教哲學」這樣的提法是成立的,而「哲學佛教」這樣的提法就會很奇葩。但邏輯上講,佛學和哲學是同等概念,如果前者成立,那反過來同樣是可成立的。

所以,儘管佛學和哲學二者不能相容的,但出於矯枉過正的需要,我們必須提「佛學如何看待西方哲學」這樣的問題。關於這方面的話語不多,一心鑽研佛學者,沒有回應西方哲學問題的需要和必要;而半吊子研究佛學者,一進入這套話語,又是「以哲學支離佛學」。我看過的文獻似乎只有談錫永《細說如來藏》中間部分「哲學東西」,最能切近「以佛學支離哲學」這個問題。

這一部分寫得很好,比如文中如下觀點——

這對於研究佛學和哲學者,都當是乙個警醒。

另附導論如下,如需後面以「如來藏」判攝具體哲學家的分析,可聯絡我傳送全書。

3樓:護法居士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

若有思量。有妄想。則有使攀緣識住。

有攀緣識住故。入於名色。入名色故。

則有往來。有往來故。則有生死。

有生死故。則有未來世生老病死憂悲惱苦。如是純大苦聚集。

若不思量。無妄想。無使無攀緣識住。

無攀緣識住故。不入名色。不入名色故。

則無往來。無往來故。則無生死。

無生死故。於未來世生老病死憂悲惱苦滅。如是純大苦聚滅。

當代西方哲學如何看待《莊子》?

自成灰 佛追自在,道追逍遙,莊子見道位,見證過天人合一,打通大周天之人物,西哲見地偏於欲界之思考者,西哲有自己的成就,應大概率上看不懂莊子 空殼 如果說諸子百家不是哲學,從另乙個角度講,可以認為諸子百家是蔑視哲學這種思辨方式,因為任何所謂的所像的哲學,都不是老子的 道 所以,面對哲學,面對西方哲學,...

佛家如何看待西方哲學?

張視 佛教對於西方哲學往往先定下乙個基調 西方的思想再高,也高不過佛教。然後,在有色眼鏡之下,主要就是集中在批判了。於是會形成一種奇怪現象,凡是不衝突的部分就斷章取義,說是如何證明了佛教理論多高明,凡是衝突的部分,毫無疑問的集中批評,說其思想如何低下。總的來說,佛教基本上沒有可能去客觀總結西方哲學。...

當代西方哲學有什麼好的入門書籍嗎?

1.如果你想學中國哲學,不到一定年齡學不了,好多東西都指向悟。如果你天分高,不讀書也活在哲學中。學西方哲學,相對容易一些,西方哲學更多地指向思的一面。2.雖說是學習哲學,但什麼是 理解 哲學都存在迷思。什麼是理解,能不能理解,怎樣才算是理解,這裡有乙個誤讀的說法,比如說你讀老子,其實你想的跟老子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