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三十四章中 聖人終不自為大故能成其大,有沒有更合理的解釋?

時間 2021-06-02 04:59:46

1樓:

道德經三十四章:

大道泛兮,其可左右。萬物恃之而生而不辭,功成不名有。衣養萬物而不為主,常無欲,可名於小;萬物歸焉,而不為主,可名為大。以其終不自為大,故能成其大

大道泛兮(太陽系中存在一些神秘力量,提拔與摧毀)

其可左右(能很大程度上左右人類的思維與意念)

萬物恃之,而生而不辭(這種神秘力量能幫到人,幫完又不會永久離開)

功成不名有(達到目標,應功成身退,不要貪戀一次成功,去國之後要還鄉。。。有=貪戀現實居高不還)

衣養萬物而不為主(它們滋潤著甚至推動著人--情緒--慾望的死活)

常無欲(欲念的圖案通常若隱若現,但終不斷流)

可名於小(人性的思念深處----都有乙個哪怕極小的線索)

萬物歸焉(臨睡時想起一些人或事,就能引爆----甜蜜)

而不為主,可名為大(電視劇集頭幾集是男二號的人,往往最終成為男一號)

是以聖人終不自為大(人類意念深處中真正有價值的東西往往不是關於自己的美好回憶的自誇在起作用)

故能成其大(而是比自己更好的人或事,在一直起作用。。。它們是「外部」道德的力量或形象吧。。。這也可能也是希臘哲學相似的理念:

去愛,愛比自己更好的人,會讓自己成為更好的人)

====新版

大道泛兮(六十年一甲子與三元九運這種大規律裡面,人類進入不好不壞的平凡年份)

其可左右(泛兮,的意思是相當於平鋪,廣泛,平凡,向兩邊拉。。沒有太王氣的繁盛,也沒有太兵荒馬亂的感覺)

萬物恃之,而生而不辭(上班時精神層面有點不思進取,下班時也沒有太想脫離人際關係。。反正對現狀不清不楚得過且過)

功成不名有(達到目標,應功成身退,不要貪戀一次成功,去國之後要還鄉。。。有=貪戀現實居高不還))

衣養萬物而不為主(活得小滋潤,但總感覺不是自己房子,單位,小區,城市的主人)

常無欲可名於小(小小滿足,沒有大飢大渴,心潮澎湃的烈度有所降低,有思念的人,但又激不起行為)

萬物歸焉而不為主(臨睡時想起一些人或事,無疾而終的睡去)

可名於大(沒有太想乙個美女,那個美女反而會主動找你,她的美豔與笑容,作為一種想象,充滿了精神世界)

是以聖人終不自為大(聖人與君子或佛教徒,大部分時候,是通過捨棄乙個並不完美的高位自我,向性命的最深處大撒把)

故能成其大(而導致,復歸於根基處的性命,有點像向死而生,然後元氣滿滿de睡去)

你對《道德經》第二十四章的字面翻譯是什麼?

空氣濾心 這一章,啟示得道的人面對天道真理時,應該依附停留,而不是任由本性去發揮。如果任由本性發揮也是不符合萬物之道的,人之道多餘或者過分的部分,最終也會為人之道所厭惡。人之道是有的道,天之道是無的道,人之道可以積極作為,但要懂得依附天道至善,不能與天道真理對抗,也就是儒家經典啟示的止於天道至善。這...

怎樣理解《道德經》第六十四章「為者敗之,執者失之」?

狂熱 沒有執著就不會失敗,沒有執著是說沒有成功和失敗的概念,沒有失敗這個概念心裡只有成功,成功是由誰製造的呢?是我,是我的心,成功對我有利所以我只造乙個成功。所以成功了是成功,失敗了也是成功。萬事萬物為我所用就是這個道理,因為沒有什麼能傷害到我。即便是死亡,在別人眼裡是死亡,在我眼裡是成功,成功的完...

道德經中經常出現聖人雲,那麼這個聖人是誰?

雲遊月畔 老子本是周藏室守,國家圖書館館長,這個聖人可能是他在書裡看到的話,不是具體某個人。有一部分也許是借前人名號說自己的話,有些太超前的思想自己說沒人聽的,只能借前人名氣。 得一 理想的統治者。目前中國歷史上出現的優秀帝王,只是部分地做到了老子說的聖人之治。文王和劉秀貌似接近。李世民,差點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