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普通話有沒有可能恢復入聲 尖團 濁音?

時間 2021-05-07 04:41:18

1樓:杜若致遠

音譯上、可以在書面上作些區分。如lin、lim二音節、都對以普通話的lín音節、但可以分別選字為「麟」、「林」、當然還是都讀lín。si、hi、對以普通xī、選字「犀」、「希」。

這就對可以區分的方言語者更精確些、而對不能區分的亦不為妨礙。

至於語音上不宜改的理由、樓上都說得很充份了。

2樓:保質期內的貓

普通話沒必要單單採取京音,可以以京音為主(分陰陽入,通曾宕江入復化),融合十三朝古都當代洛下音的分尖團,老派入聲,影合微母對立,六朝古都當代金陵音的入聲,老派分尖團,形成新國語,其實普通話恢復尖團入聲這種說法不對,應該說普通話採納尖團入聲,尖團入聲本來就不是過去式,只不過普通話沒才用

3樓:學渣

我認為倉囹實而知禮節,經濟提公升上去之後,我們可以研究語言學,使普通話更利於創作歌曲,變得更好聽。因此,適當選取更有利於語言發展的入聲或其他方言特徵是有可能的。

4樓:大馬林將軍

恢復濁音基本上不可能,因為很多漢語方言完全不區分清濁音,除了吳語和閩南語。閩南語的清濁也不是嚴格上的清濁音,因為閩南語的濁音是鼻濁音,你發全濁音,閩南人也聽不出。

恢復入聲可行性很低,但比恢復濁音簡單多了,因為西南官話和江淮官話還有入聲,但不是全部都有子音韻尾(-p, -t, -k),所以恢復入聲(聲調)比恢復子音韻尾更可行。

恢復尖團最簡單,因為就算是官話區里,區分尖團的方言也是很多的,只有北京那一帶不區分尖團而已。

5樓:「已登出」

恢復完整的文白兩讀

牙音尾入聲白讀復母音文讀單元音

全清入聲字白讀三聲文讀二聲

次清入聲字白讀三聲文讀四聲

喉塞入聲就算了

尖團可以恢復

深臻曾梗攝取消前後鼻音對立,梗合與通攝不同音這樣是墜吼的

6樓:[已重置]

現在看來,我認為真正難於恢復的原因在於,主要是一些入聲字在普通話中成了雙母音(比如黑白麥拍等字),,那就只能連音節都改變,(以粵語為例只有a i o u e等單元音才能加上-k -p -t的韻尾),要想把這些字恢復入聲就得把ai ei這些雙母音都改變才行。那問題又來了:假如按這樣重新改革字音,那麼其他一些普通話和古音之間的問題呢?

比如一些jqx對應的聲母的字(如街界球起機)等是不是也該改回gkh聲母?ng聲母是否要恢復?如果你是字音改革方案的制定者,你將會面對這樣的問題:

改太少,不妥,因為改一些不改一些,改出來的字音方案會不倫不類,說不過去;都改,那就工程太大。你看知乎上其他人回答就懂了,你光是說恢復乙個入聲而已就有這麼多人不接受,那全盤恢復「古音」,這套方案推行起來阻力之大可想而知,這太不現實。

7樓:羅比塔

官話是中國的主流方言,所以普通話只能從這裡出。你加入入聲,濁音,尖團只能增加學習難度。平翹舌已經讓很多南方人感到吃力了,搞些入聲,尖團豈不是南北不討好?

還有濁音,很多方言已經沒有了,老師都不會,怎麼教學?

8樓:

「打破千年傳承的韻書系統」……

醉了,切韻音系本來就不是一時一地實際有人真正說用的,到了唐朝考試實用時就與實際語音脫節。自陸法言到許敬宗,前後不及百年。

到了宋代修廣韻的時候,類隔切保留在正文,音和切反而另立附錄。《集韻》倒是大膽改切語,增新字,於是就被愉快地踢出了切韻系的行列。

從切韻到集韻,也不過四百年上下。

其實就是泥古不化而已。

後世修訂的基本反映宋代語音的《詞林正韻》中,十九部中入聲只有五部,你猜猜是為什麼?

以古為好,有意義麼?

9樓:Tinmen Wong

普通話恢復入聲不是完全不可能,喉塞音在好多情況下都有出現,並不難學習,比如驚訝的時候「啊」的一聲就是喉塞音的表現。此外,對於入聲被保留的相當之完整的粵語、閩南語等南方方言來說,入聲更是小菜一碟。在漢語方言中吳語喉塞音屬於不完整型入聲,粵語、閩南語、客家語的入聲屬於完整型入聲,唇部、舌根的動作豐富,普通話要恢復入聲可折中取音,-k韻尾可以考慮,-?

韻尾應該是可以普及的。

10樓:

作為以西南官話為母語的孩子...

表示饒了我吧,讓我記憶乙個字是平翹舌,l還是n,前後鼻韻就已經夠痛苦了...

你還有加上尖團,入聲,濁音....

這是妥妥的高考語音題別想得分節奏...

11樓:Enterprise

諸多巧合造就了歷史上最慘不忍睹的通用語音系,加濁音入聲尖團還是理論上是可行的,而且難度也沒有樓上所說的那麼大,從易到難分別是尖團入聲濁音,而且優化後是功在千秋的。但是,目前階段是斷無希望的,關鍵還是成本太高,無論是學習成本還是執行成本。不過如果要優化,何不如一步到位直接用廣韻的中古音呢。。

12樓:潘望天

1.題主的第一句話,我沒能看懂……

2.您的第二句話,前半句我也同意,普通話確實「打破」了傳統的韻書系統,但這也是北方方言自然發展的結果,語言發展就是如此,不是人為力量能左右的。語言不存在脫不脫節,不同方言在發展中保留或放棄的特點各有不同。

而如果給普通話增加了入聲、尖團區分,您不覺得這也跟北方方言「脫節」嗎?(北方方言可是大部分都沒有入聲的喲,而且北方方言使用範圍很廣,您真的不考慮廣大北方方言區的人民嗎?真的嗎?

)3.也由於以上原因,語言只能自行發展,我們當然可以規定乙個「標準國語」,但一種語言能否被廣泛作為共同語,也不是人為規定就可以的,經濟、文化、或者政治上強勢的地區的方言,才有可能被長久地廣泛使用,目前看來,「南方漢語」恐怕沒什麼優勢。當然,如果某地區經濟飛速發展,文化也變得非常強勢,(政治上恐怕就不能指望了)那過若干年,說不定大家會自發地說那裡的話的喲。

當然咯,要靠人為規定,還是不現實的。

4.您說「南方方言」,實在不清楚是哪一種,即使以最粗放的分類來看,南方地區的方言也有許多種,用其中哪一種作為「新普通話」呢?如果您說的是直接在現在的普通話裡加入入聲、尖團區分,那很遺憾,人造語言往往沒有什麼生命力的哦。

13樓:鄭名

音位分化比較困難,目前看來除非受到足夠強勢的方言影響才可能實現;合併則要容易得多。試問乙個不懂語音、音韻的普通人,怎樣從讀音相同的字中分辨出入聲字、濁音字、尖音字來?

14樓:

純粹瞎折騰,而且還是很自私的想法。乙個從小普通話夾入聲的南方人飄過。

而且就算你要恢復也不會穩定,首先問你恢復哪一組入聲?廣府話的-p -t -k還是吳語的喉塞音?是不是要連同對稱的-n -gn -ng一道恢復了還是像吳語那樣把所有鼻音給鼻化了?

我相信哪怕對於乙個說吳語的人來說要去念-t -p -k會舌頭打結,反過來讓廣府人去念喉塞音估計也會崩潰到斷氣,所以就是瞎折騰。每個人都有可以熱愛自己的方言但這不是強迫別人去愛自己語言的理由。

15樓:蘓北電鑽殺人狂

靠改變普通話音系來恢復存古特徵是完全不可能的。

要改衹有換基礎方言音系,換的同時可以做適當音系改造。換基礎方言音系的錢可是千億級別的。相當於重新推普

造點航母、發點嫦娥、改善中小學教學環境,呃,公知隨便腦補點民生專案,幹什麼不好呢,非要換基礎方言,您說是不是。

普通話發音不標準,有沒有練習普通話免費軟體推薦鴨?

小白白 暢言普通話這個軟體挺好用的,我的普通話成績是二甲,還差一點分就是一乙,也是怪自己不認真,曬一下成績截圖哈哈,教資需要,有了證書,終於可以去認證了。從報名到練習和查成績都是通過這個軟體,挺方便的。作為東北人我一直覺得自己的普通話挺標準,對自己也挺有自信,但是當真正讀的時候還是會發現有很多讀音是...

普通話在台灣的正音與在大陸的正音有哪些發音不同的詞彙?

孫卉榮 看了很多回答,我嚴重懷疑台灣正音是北京官話和南方方言的雜揉體,編寫注音符號的是南方的知識分子。太多發音跟我們湖北方言很像,除了像馬麻之類稱呼,漢 和 刮 蝸 牛不一樣,很多北方人聽起來好笑的刮胡,義體,懸yai等等我們父輩或者祖輩都這麼說。 除開聲母韻母的審定不同外,如大陸偏重口語語音,台灣...

台灣人在聽大陸人講普通話時的感受有哪些?

上善若水 台灣人你們好,這邊給你們推薦乙個噴台灣搞地域黑的人 天津南柱赫 這是他說的話 鎮北 首先大部分台灣人說話不像林志玲。有時候看內地演藝工作者模仿的台灣腔很有創意。很明顯,蔡康永,大小S說話就和林志玲不同。同樣的大陸幅員廣闊,方言複雜影響了腔調。若是聽到福建人,特別是閩南人說普通話,忒是尋常。...